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43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43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7-01 18:01 被阅读0次

咨询室里,一位常年坚持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先生,跟我分享了一段宝贵经历——每天都会跑步的他,前几天出差在外,遇到当地举行的微型马拉松,于是也挤出时间参加。跑到一半,较高的海拔和出差的劳顿让他感觉坚持不下来了,就在要放弃的时候,他想起了正念。于是,先觉察自己身体的感受,然后把想要逃跑的心拉回到脚上来,只是关照着自己的脚“左-右-左”、一步步地踩下去、抬起来,慢慢地,累的感觉居然不见了,跑着跑着,就到了终点。

听着他的分享,我很感动、也很开心。十多年前,媒体邀请我讲一讲林紫机构的成长故事,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说:“走着走着、就到了。”

走着走着,就到了——不是因为路程缩短了,而是因为心专注了、事情就变简单了。

专注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品质。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说,专注,是一种很纯粹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源头是人们对自己做的事情,发自真心的热爱。专注无法伪装,热爱也是。每一个专注做事的当下,生命的价值都得到了无限提升。

我们在积极心理学的课程里、谈幸福的五因素时,学习过的“心流”,就是在全身心专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儿童、艺术家和科研工作者们在玩游戏、创作和研究时,最容易进入到这种专注、忘我的幸福状态。而在信息大爆炸、诱惑满天飞的时代,大多数人,则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才有可能管理好散乱的心、找回专注力。

我们的心究竟有多散乱呢?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打算查看微信上的工作消息,结果却开始刷朋友圈,刷着刷着,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于是顺着文章关注了一个新的公众号,去探索更多的内容……半个小时后,在没有看工作消息的情况下,就放下了手机。

这种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却频繁发生。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时代,媒体发达、互联网便捷,而专注力却变成了最稀缺的心理资源。

一方面,多线程工作越来越常态化。虽然正在创作新的文案,但你同时开启多个聊天窗口、还要一边回复邮件,并随时应对上司交付的临时任务……另一方面,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新闻、娱乐八卦、综艺时尚、学习资源,微博微信,我们的专注力随时会被新事物打断,而普遍的焦虑和浮躁,又让我们把思绪纷飞、情绪丛生的生活当作了常态,忘了专注是什么样子。

2010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人们已经有平均46.9%的时间无法专注。2016年,学者埃森哲针对新生代重新做了专注力测试,发现:这个数据已经上升到了70%。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说:“科技使得我们对那些要花几秒以上去完成的事物失去了耐心。”

碎片化,看起来让人更高效,实际上会得不偿失。因为散乱无法专注的心,体验不到深刻的幸福和意义感。大学生的“空心病”现象,在我来看,有一半的责任在于成人给孩子们制造的碎片化生存环境。

让心不再散乱、可以从正念着手、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jx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