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绘世间相—佛相

作者: 素岚 | 来源:发表于2021-02-01 18:32 被阅读0次

小小的前言: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至高无上的信仰,是世间万相的折射和融汇。而我对此亦不甚通透,只是有感而发。所以将此篇取名为/妄绘世间相/(出自小时姑娘的歌曲)

住在佛寺对面的我,自幼闻惯了寺庙里的香火味。在与家人一起去寺庙敬香时,曾经偶然窥见佛教徒专心致志地吟诵经书,虔诚地跪在佛像前,没有一人懈怠。整个寺庙里笼罩着庄严和肃穆。我曾一度嗤笑他们的迷信无能,疑惑他们到底为何坚守在这小小的寺庙中。

古寺

梵音绕耳,绕不开的是我心中长存的困惑。踏入三清殿,恍惚间闻道一丝古朴的香味,细细分辨,约摸是檀香吧!随着袅袅的白檀香雾,我见到一位僧侣,他焚着檀香一丝不苟地抄写佛经,脸上一派清净安宁辽远自如。我不禁深深呼吸几口,檀香沁入心脾,抚平了浮躁,不知不觉中外面街道上地喧嚣声似乎降低了不少。

香不熏人只静心,其实不只是香,佛法经文都使僧侣们在红尘之中觅得一方安宁与静谧之隅,许是他们向往内心的平静吧!

历史课上学到古印度文明时,老师便介绍了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在人类文明之初,由于社会各项制度的不完备,有很多人受到欺压与不公平对待,是佛教的兴起救赎了无数人的思想,找到出路。

自此,佛教越来越发扬光大,教义也越来越深刻丰富: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明辨是非;有“身自当之,无谁代者”的勇担责任;也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随遇而安……如此丰富的宗教文化凝结了前人的智慧与实践的结果。怎忍心就此泯灭?我折服于他们守护先人文化的初心。

坚守

青海的塔尔寺之行更是令我感怀。塔尔寺中游人如织,但更多的仍是佛教徒。我见到一位年迈花甲的奶奶背着厚重的包裹,一步一叩首,朝山顶走去。她每叩一个长头之后,还得重新爬起来礼拜后,复又再次蹲下叩首,五体投地。这对年事已高的她而言显然不是什么易事,但她却凭借着毅力这样走完了一段又一段崎岖的山路。

望着夕阳下她无悔坚定的背影,我终是相信了她们心中有佛,是这颗深沉的佛心,是这份毕生的宗教信仰,是这融入生命,随每一次脉搏而跳动的追求,让他们坚守着内心对佛教的虔诚。

/也许是他们内在安宁的静心,是他们守护前辈文化的决心,铸就了深沉的佛心,在菩提树下坚守对佛的诚心。/

佛心

相关文章

  • 妄绘世间相—佛相

    小小的前言: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至高无上的信仰,是世间万相的折射和融汇。而我对此亦不甚通透,只是有感而发。所以将此篇...

  • 着相即妄想

    心上加相,即为“想”,所以一想就着相了。和合妄生,和合妄灭,想像为尘,尘相唯缘。世间因果原本超出你想像,而出世间想...

  • 妄相

    把一片片情意化成一只只蝴蝶,放下,一挥手翩然而去。 把一缕缕思念翻成一朵朵浪涛,看破,一转身浪迹天涯。 把一段段时...

  • 佛众生无别,不念佛即众生

    《华严经》:“譬如诸世间,劫烧有终尽,虚空无损败,佛智亦如是。如十方众生,各取虚空相,诸佛亦如是,世间妄分别。” ...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四章

    凡所有相,皆是虑妄。住相就是住虑妄,若不住相,就是不为妄境所到,不为妄境所动,则就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本。“凡所有...

  • 《金刚经》如理实见分第五

    【序文】本分的主旨是破妄相。世间的一切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种种相,都是因缘生法,因缘会遇便产生种种相,因缘离散种种相...

  • 世间相

    那个样子模糊而清晰,嘈杂而安静,熙熙攘攘,浮沉落定,时而飞向天际,时而落入凡尘。或有冰冻三尺垂钓,或有炎炎烈日炙烤...

  • 世间相

    创作一篇学术文,从未有过的禅心,与忏悔心和偿心飞扬,相连。 在每天生活日子里,让自己保持一种向上的状态,于自己说是...

  • 【转】~鼎然~示根本谒

    用黄金铸造佛相,金体不坏,金是佛相之体,佛相是金之显用。佛相倒塌,霉烂,金本无变灭。犹如迷人见佛相,理应从见,明自...

  •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因机缘巧合,偶遇一修佛之士,遂荐《金刚经》,吴以数日以修之! 著相。 凡俗世间,众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妄绘世间相—佛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rs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