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刚过,各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不是又开始筹谋十一长假去哪里嗨了呢?话说这时间过得还真是快,转眼孩子们开学就要一个月了,上次聊了开学要为孩子们准备保驾护航的学平险,这次咱们来聊聊孩子们最关心的福利—零花钱。
由于工作的原因,同时也作为一名时而淡定时而抓狂的小学生家长,本人对儿童财商教育自然也是很感兴趣的。恰巧昨天听了简七老师的儿童财商教育课,有些收获,跟大家来聊一聊孩子们的零花钱。
关于给零花钱,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大概是这些:
1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零花钱了?
开始小学学习生活的孩子,具备了数字计算的能力,开始有他们的社交圈,就可能也会有了与钱相关的社交活动,例如相互之间的礼物交换或赠送。如果您之前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已经开始推进,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孩子零花钱了。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消费决策和预算管理能力。
我家的熊孩子今年9月上二年级了,去年此时刚刚进入小学,我与孩子郑重签署了他的零花钱协议,当月生效。对孩子来说,每月5元的零花钱听上去毫无吸引力,可是当他在妈妈的讲解下,仔细看完零花钱协议之后,孩子知道这笔钱可以自己自由支配,并且如果每月有结余的话还可以获得相应奖励,这听起来还不错,毕竟以前想要买什么都是要爸爸妈妈同意才可以的。其实,这个动作我是酝酿了一段时间的。这个动作里面,有关于仪式感、契约精神、储蓄与延迟满足、资源规划等等我想达到的教育目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点和参与的积极性。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第一份协议我拟定得比较简单,但是孩子看完后认为我给的每个季度的余额的奖励是复利增值的,虽然我不是这么考虑的,但我的协议拟定的确实不明确,可以说有歧义。以至于孩子给我算了一笔账之后,发现一年时间如果他坚持不使用他的零花钱,利滚利,我将支付给他一笔不小数目的奖励。我的天,简直不能小看他,还好协议还没有签,不然我可能面临“巨额的支出风险”o(╥﹏╥)o
所以说,零花钱一定要给,上了小学,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孩子零花钱同时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约定并执行。
2 到底给多少零花钱合适呢?
给多少零花钱关键不是金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对孩子金钱观的引导,让孩子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再根据孩子日常可能的需要来确定金额。简七老师课上给出了一个给零花钱的原则:定时、定量,并且这个“时”和“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改变呢,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发放周期短些,金额少一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财商的提高,周期可以变长,同时金额变大,让孩子具备更大的掌控机会,同时也会因为父母的信任而获得成就感。另外,严格按照约定定时定量发放零花钱,也能让孩子学会计划和等待。
3按时按点给了零花钱就万事大吉了吧?
零花钱的这些事儿其实是我们的财商课中的家庭场景教育,好的财商教育应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连动,有科学的体系,循序渐进地推进。但是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在这一块还是不完善的,我们这一代父母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财商教育。所以,你会发现,即便学习了很多财商教育的理论,也非常认可这些理论,但在实践中却总是收效甚微,甚至背道而驰。究其根本,财商并不只是知识和技术,它更是金钱观念、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生活习惯、环保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诚信与契约精神,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其实才是财商教育最要打下的扎实根基。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吗?一个积极向上的灵魂,应该可以埋下智慧和幸福的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有了这样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家庭在适当的生活场景中给与孩子有关钱的认知与练习,只有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才会让你放下焦虑,直面孩子的现在与未来。
前段时间,网络上这位家长吐槽,已经展现了身为家长的价值观和潜意识里无法直面孩子的焦虑。
所以,当孩子提出以下的问题时,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回答,不访来互动一下吧!
1.“爸爸,你和妈妈每个月挣多少钱?”
2.“为什么我们不能开跑车、住别墅?”
3.“妈妈,我帮你干家务,可以付钱给我吗?”
4.“爸爸,做什么职业可以挣到很多很多的钱?”
5.“爸爸,我可以给我喜欢的女孩儿买贵一点的礼物吗?”
6.“妈妈,你不工作为什么爸爸每个月都会把工资交给你呢?”
7.“妈妈,我的压岁钱为什么不能想怎么花怎么花?”
8.“爸爸,我们家是不是很穷?为什么我想要的东西你都不给我买?”
9.“妈妈,我的同学有一半都有苹果手机,我为什么不能有一个?”
10.“妈妈,亿万富豪的钱是不是怎么花都不会花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