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芦墟古镇行(一)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0:19 被阅读0次

朋友小陆他要请我吃饭,他说:“我们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从未请过你吃一次饭。”在他心里没有请我吃一次饭,好像是欠他一人情。其实朋友之间吃饭是小事,关键是要互相关心,在困难时能帮一把。

他是我当初学徒时交的朋友,在一起工作了四年,后来他离开了工厂,现在他在吴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平时我们互相问候,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把要请我吃饭的事,一直放在心上,我说等疫情好一点再见面。昨天是星期天,他问我空不空,我开心地答应了。

前天还下了一整天的雨,昨天却晴空万里,看来是他的真心打动了老天爷,就像愚人林老师说的一样,风也从远古赶来棒场了。老朋友小陆早早来到了我工厂,他说:“我在吴江工作这么多年,今天去吴江吧。”我说:“今天听你的。”

处理好了工厂里的事,我让老搭档张厂开车,一同前往吴江。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到了吴江黎里古镇旁的一家饭店,他说:“这家饭店生意特别的好,价廉物美。”

走进店里,只见客堂里已经坐满了许多客人,他们开心地喝着酒,春天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有一老大娘头裹着毛巾,在店堂里忙碌,那装扮是苏州农村老人特有的特色,忽然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打听老大娘原来是老板娘的母亲,在家闲不住,来帮忙的,一个多么勤劳的母亲。

朋友小陆点了店里的招牌菜。

响铃

虽然,我上个大大小小不少饭店,这个响铃菜我还是第一看到。我把照片分享到我自己的一个小群,群里吴江的汾湖秀老师,她开玩笑地说,来吴江也不通知她。我问老板娘怎么做的?她告诉我外面是蛋皮里面是菜肉馅,经过油里氽的。咬上一只又脆又香。

据说,古时这个菜初出现时,既不是这个形状,又不叫这个名称。后来被人赏识,头角崭露,到菜馆酒家赏味的越来越多。一次,有个英雄豪杰进店专点这个菜下酒。不巧豆腐皮原料刚刚用光。这个人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听说原料在四乡定制,返身出店跃马挥鞭,自己去把豆腐皮取来了。厨师为他这样钟爱此菜所感,为他更加精心烹制,并特意把菜形做成马铃状,来纪念他爱菜心切、驰马取料这件事。于是,后人才称此菜为"炸响铃”

相关文章

  • 吴江芦墟古镇行(一)

    朋友小陆他要请我吃饭,他说:“我们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从未请过你吃一次饭。”在他心里没有请我吃一次饭,好像是欠他...

  • 吴江芦墟古镇行(五)

    继续向北往回走,一处有红漆大门的老房子吸引了我们,里面有一师傅在修理旧农具。推开矮踏门,只见陈列着许多农具器,有水...

  • 吴江芦墟古镇行(三)

    过桥,在古桥的桥墩南边挂着简介牌和文保单位碑。 观音桥,原名泰生桥,初建无考。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里人吴之...

  • 吴江芦墟古镇行(二)

    老朋友小陆说:“这个饭店也是朋友介绍后才知道的。”他还点了几个菜,每只菜我都欢喜。一盘农家春香韮菜生青碧绿,吃到嘴...

  • 吴江芦墟古镇行(四)

    离开杨美英糕团店继续向南前行,右边又有一条小河与市河垂直相通,沿河边一排排房子体现了“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汾...

  • 援疆记忆之十——阿图什维族传统生活的缩影

    阿图什市区不大,也就是吴江同里、芦墟这些镇区的规模,最多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但与吴江的古镇所不同的是,一路上,在...

  •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五月,天开始渐热,又思念江南古镇五月的天。 探访芦墟老街一直未成行,正好,五一假期受一我未曾谋...

  • 凉床——阿图什维族传统生活的缩影

    阿图什市区不大,也就是同里、芦墟这些镇区的规模,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但与吴江的古镇所不同的是,一路上,在店门口、...

  • 苏州中行理财经理专岗辅导吴江芦墟支行

    今日驻点辅导走入吴江芦墟支行。 顾问师晨会前抵达芦墟支行,张老师与戴行长就网点目前情况进行了解,在 1.同业竞争情...

  • 那么认真也别太当真

    朋友圈里的雪,下得很认真…… 下午国画课时,小英说吴江下雪了,芦墟怎么没下。我说或许雪正从吴江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江芦墟古镇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sw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