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芦墟古镇行(五)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1:47 被阅读0次
水车 石磨

继续向北往回走,一处有红漆大门的老房子吸引了我们,里面有一师傅在修理旧农具。推开矮踏门,只见陈列着许多农具器,有水车、风车、石磨等。师傅好奇地打量着我们,我问:“是否是准备办农具展览馆?”师傅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回答。

长长的水车静静地躺在地上,让我想到了老同学蒋坤元的新书《水车转啊车》,我仿佛看到了父辈们踏水车的场景,每一滴水都是辛苦换来的。

墙边的石磨像油画里的景物,好多年没看到了,显得无比的亲切。此情此景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用石磨碾成的米粉是那么的细那么的糯,把它做成的廿四夜大团子,现在是很少能吃到了。

一群老年人,在凉亭中坐着喝茶聊天,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出似乎疫情从未发生过,从发出的一阵阵灿烂般的笑声中,岁月的沧桑也似乎从未经历过,他们退休后的日子正是人们所迫求的岁月静好。

大塊头馄饨店

对岸的大塊头馄饨店,汾湖秀费老师告诉我们是网红店,苏州的蔷薇花开金老师曾为这爿店发表过一篇文章,贴在店内的。可惜下午好像不在营业,否则去尝尝馄饨的味道。

生禄斋是糕团店门关着。费老师告诉我们古街上的是装场面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据传,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时到过芦墟,吃了生禄斋制作的月饼后赞不绝口,自此生禄斋月饼就成为清朝皇室的贡品。

我们立足在店前观望,一老先生,告诉我们现在里边是一户人家。他上前去帮我们敲了一下门,他笑着说:“人不在家里。”我们只能离开。

想着回去要带一点杨美英糕团店的酒酿饼,我们又来到这里。店里人员告诉我们早已卖完了。

麦芽塌饼

望着空空的盆子,有一点失落。这时大概是老板娘,对我说:“要不买几只麦芽塌饼尝尝。”她又说:“我们的麦芽草头是从安徽运来的。”说完她欣开了一锅麦芽草头的盖子,锅里墨绿的草头冒着热气,一股青香味扑鼻而来。

她拿了一只麦芽塌饼叫我们先尝尝,第一次吃到麦芽塌饼甜甜的糯糯的,有芝麻胡桃,来不及细细品味三口两口就没了。我们买了一点离开了杨美英糕团店,也踏上了回家的路。

芦墟古镇在我脑海里,她没有繁荣的商业氛围,确实是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相关文章

  • 吴江芦墟古镇行(五)

    继续向北往回走,一处有红漆大门的老房子吸引了我们,里面有一师傅在修理旧农具。推开矮踏门,只见陈列着许多农具器,有水...

  • 吴江芦墟古镇行(一)

    朋友小陆他要请我吃饭,他说:“我们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从未请过你吃一次饭。”在他心里没有请我吃一次饭,好像是欠他...

  • 吴江芦墟古镇行(三)

    过桥,在古桥的桥墩南边挂着简介牌和文保单位碑。 观音桥,原名泰生桥,初建无考。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里人吴之...

  • 吴江芦墟古镇行(二)

    老朋友小陆说:“这个饭店也是朋友介绍后才知道的。”他还点了几个菜,每只菜我都欢喜。一盘农家春香韮菜生青碧绿,吃到嘴...

  • 吴江芦墟古镇行(四)

    离开杨美英糕团店继续向南前行,右边又有一条小河与市河垂直相通,沿河边一排排房子体现了“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汾...

  •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时光隐处的芦墟古镇 五月,天开始渐热,又思念江南古镇五月的天。 探访芦墟老街一直未成行,正好,五一假期受一我未曾谋...

  • 援疆记忆之十——阿图什维族传统生活的缩影

    阿图什市区不大,也就是吴江同里、芦墟这些镇区的规模,最多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但与吴江的古镇所不同的是,一路上,在...

  • 苏州中行理财经理专岗辅导吴江芦墟支行

    今日驻点辅导走入吴江芦墟支行。 顾问师晨会前抵达芦墟支行,张老师与戴行长就网点目前情况进行了解,在 1.同业竞争情...

  • 那么认真也别太当真

    朋友圈里的雪,下得很认真…… 下午国画课时,小英说吴江下雪了,芦墟怎么没下。我说或许雪正从吴江走...

  • 凉床——阿图什维族传统生活的缩影

    阿图什市区不大,也就是同里、芦墟这些镇区的规模,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但与吴江的古镇所不同的是,一路上,在店门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江芦墟古镇行(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yj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