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刚
2016年11月14日,寒意正浓的时候,我回家了,回到了西安,没有等到春节。其实西安不是家,那里最多只是我读过大学的地方。我的家在距离西安100多公里的一个小乡村,那里已经很冷了,村里人早早都窝在了暖炕上,他们迟滞于外边的消息。我回西安,没有同亲人提起,只是静悄悄回来。
在外不过一年半时间,却辗转了几个地方。苏州,七都,崇明,贵阳,最后还是回西安了。每一个地方无疑是仓促的,寂寞的,还有一些无可奈何。短短一年半时间,如此倒腾,任何一个人力资源看了都会摇头的,但这就是我的轨迹,并不好掌控的轨迹。
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接纳了那么多人。他们宁愿在这个城市一月挣着3000出头的工资,他们宁愿在大冷的晚上挤着公交地铁,他们宁愿在城中村租着房子过着月光生活,他们谁也不愿回到那空虚寒冷的农村。
落脚的地方是学生宿舍,这是大学同学现在的研究生宿舍。住在学校宿舍,进出楼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楼管大爷发现我不是楼里的学生。每当经过楼管门口,脚步急匆匆的,极力避开楼管目光。曾经很不喜欢的学生宿舍,依旧是往昔的拥挤,邋遢,本以为在外边工作,单位宿舍住惯了,还不习惯学生宿舍,没想到住下来心里竟然感到踏实。
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望着灰蒙蒙的天,呼吸总感到不舒服。在南方呼吸了一年多的空气之后,再也不喜欢西安这样的天气,天始终灰蒙蒙的,整座城市仿佛浸泡在迷雾里一样。
一
如果我要是老老实实干着我的第一份工作,那我现在也算个工程师了。但是,没有如果。
2015年7月1日,我大学毕业。简单休整两个礼拜,就要上班报道。公司在江南苏州,是客车行业的佼佼者。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新员工车间实习是很重要的一关。试用期三个月,大部分时间在车间,在车间我要熟悉各种车的装置,线路,管路,生产工序,生产工艺,还要帮师傅干活。
不同车间,工作面貌都不一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想着法儿偷懒的人,有的人一小时可以做的活,偏偏要磨一上午才完成,同样你也会看到忙忙碌碌停歇不下的人,有的师傅一干就是一上午,忘记喝水,忘记上厕所。在饭堂,你会看到有的工人为了一勺菜和打饭师傅吵吵闹闹,有的工人吃完饭随手就把餐具给回收处一摔。在这里,你会听到各种乌七八糟的脏话,越脏越让师傅们觉得兴奋。
车间管理粗放简单,那种口号式的打鸡血,很容易让工人感到满足。当时我被分配到成车一工位,主要是组装电机,安装车上的安全锤,灭火器及D柱。这些活对师傅来说,都是小儿科,到了我这里,却忙得顾此失彼。每天8点上班,5点下班,晚上常常还要和师傅一起加班,回到宿舍已经9点多,洗完澡,立马上床,什么都不想做了。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车间那种饥饿感,每顿饭似乎都吃不饱,常常不到下班就饿了。每餐8元标准的菜就那些,不经吃就完了,可米饭还剩不少,然后我把米饭和在菜汤里拌着继续吃,尽量多吃点米饭。那时候,我很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工人要和打饭师傅为一勺菜而斤斤计较。午饭加午休一个小时,饭点要排好长的队,等排到自己时,好些菜都没了,仓惶吃完饭,回到车间拉几个硬纸箱就地铺开,躺下不到20分钟,又要起来上班。后来多亏公司举办大学生中秋晚会,我果断报名参加排练节目,才得以避免冗长而辛苦的加班。那段时间,每天的饥饿感,劳累感,特别让我体验到底层劳动者的辛苦,有时也会产生一种想要逃离的念头。
好些的是,师傅对我很好,常会给我帮衬。师傅大我不过三岁,却已工作快10年。他早早结婚,小孩都四岁了。师傅乐观开朗,见人总笑嘻嘻的,干起活来干脆利索,整个生产线上的工序师傅都做过,算个全能把式。看我做不动了,师傅就过来给我搭把手。车间发冷饮,汽水,师傅也会带给我。身在底层,我能感受到师傅的善意和友好。
三个月实习过后,我转正了,根据专业方向,我被分到了底盘动力组,属于技术部门。真正进了部门,才发现自己是个零,学校里学的都是皮毛,好多东西还用不上,一切都要从头学。部门总共50多号人,办公场地占了一层楼。同事们都坐在一个大办公室,上班都各行其是,不停地画图改图,还要不时去车间处理各种问题,大家打电话也小心翼翼的。上班我的工作内容就是电脑画图,用citia或者CAD画各种零件图。画图本来就是我的弱项,我空间想象力不好,一些立体零件没有实物根本想象不来,画得很费劲,别人一上午就可以画三个图,我一上午才出一个图,还画得有漏洞。每天从早上坐到下班,在电脑前画得眼睛发花,想起身动动,看周围人都静悄悄做事情,一副很专注的样子,搞得自己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后面多认识些在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对公司又有了看法。学长学姐都在技术部门工作,有的和我还是老乡。一些学长工作三年了,混得好的,一月不过也拿5000多块工资。他们和我一样,也是远离家乡,来到外地求得一份工作。岁月不饶人,再过三四年他们就到而立之年,他们要担负更多,可他们拿什么来支撑这些担负。有时候他们也想回家,可他们回不去,家那边很少有车企,也少有对口的工作。
“能离开就离开吧,现在你还年轻,还可以去选择,当你真的在一个行业干了五年,你就无法选择了,你只能去适应。”有学长这么说。
“我们也是在熬时间,等到工作经验丰富点,就要离开这里,去离家近点的地方工作。”
学长学姐说得我心绪飘乱起来,我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在这个行业继续待下去。就目前工作内容来讲,我很不能适应,我并不擅长画图。虽然我是理工科专业,但实际上我的文科功底更好一些,这些年,一直是我的文科优势在淡化理科弱势。大学选专业时,自己就很盲目。四年大学上完了,对自己的专业谈不上喜欢,只能说够应付考试而已。现在工作了,越发确信,自己很不适合这个专业。真要在这个行业做下去,对自己对公司都是一种麻烦。那些日子,内心焦虑不安,刚离开学校才三个多月,在社会上还没站住呢,就想要逃离这份工作。自己现在就是白纸一张,又能到哪里去呢?一方面不想继续在一份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里消磨自己,一方面又恐惧自己迈出这一步后不知会落到哪里,自己是否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而无法承受。
二
“如今,找个能写点文字的年轻人真少,80年代遍地可都是文学青年呢!”先生的动态冒了这么一句。
先生,我们素不相识,只是加了QQ,怎么加的,我也忘记了。先生动态多是关乎文学和历史名人,看到有感触的,我会转发,先生会给我转发的点赞,我和先生联系大抵如此。
那天看了先生这条动态,心下好奇,就多问了几句。这才知道,先生是给他们部门招人。先生部门所提供的岗位是新闻专员,名字听起来还挺洋气,具体做什么,我还不知道。先生说,“只要你有文字功底,这就差不多了。”
我寻思,“我还算读了点书的,也一直比较喜欢写东西,还有些文笔的。”仔细又向先生了解一些情况,最后先生说,“你把你的文学作品编辑几篇发我看看。”
我很认真整理了自己的几篇小说,散文,诗歌,发给先生,不久先生来电,“你这年轻人挺认真的,诗歌,散文,小说分得很清楚。你找个时间来一趟,我们聊聊。”然后先生主动给我讲了他那边的情况,好的方面,坏的方面都说明了,显得很有诚意。
被先生看中那一刻,我还是很激动的。从没想到,这样一条意外的说说能给我带来一次工作机会,而且是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这对我这个爱好了多年文学的工科男来说真是一件幸事,激动和欣喜是不可言说的。很快我就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由于刚转正,手上也没什么工作需要交接,所以办理手续挺顺利。
就这样,匆忙着,激动着,我离开了苏州的车企,同时也离开了一起来的大学同学,我要一个人去工作了。
辞去技术岗位那份工作转行到文字工作,我没敢告诉家人。母亲的心很小,除了村庄,她去外面很少,什么涟漪都会激起她心中恐惧的波浪。
三
其实,要工作的地方距离苏州不远,它属于吴江的一个小镇,叫作七都,但七都较偏僻,从苏州坐车去七都至少得两个半小时。坐车一路驶向七都,途中的繁华和喧闹一点点消逝,涌现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工厂,越来越人迹罕至的路途。
七都客运站,一个陈旧又荒凉的汽车站,整个车站看起来还是90年代的那种风格,我才感到,七都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刚下车,一群蹬三轮的女人就冲围上来,“帅哥,去哪里?去哪里?”
初见先生,先生一身轻便的运动装,说话也从容和蔼。先生很高兴地同我握手,欢迎我到来。与先生详谈后,我才知道先生阅历丰富,还曾做过文联主席,也曾做过某公司副总裁,现在七都这家公司担任品牌顾问。我不禁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暗下决心要好好干。
先生负责企划部,下面有三人,一个是刘主管,一个是平面设计师小玲,再有一个就是新闻专员。主管和平面设计师都比较年轻,他们一起工作的氛围很宽松,先生还给他们开玩笑说他给部门引进了一枚小鲜肉。
新闻专员工作就是负责公司微信公众号和公司官网及公司各大门户网站编辑发稿,再就是配合其它部门做一些宣传工作。工作量不算多,但压力比较大。每篇稿件都要在公司企划群里发,请公司高层审阅公司。公司总经理是清华高材生,董事长秘书是名校博士,他们对于文章质量要求挺高,所以企划部压力很大,。
开始,我上手很慢,因为自媒体完全没接触过,而且我的文字功底偏向传统文学方面,对新闻性质和营销性质的文章写作,我并不擅长。好在先生很有耐心,部门同事也尽力帮我。先生常给我说,“我对你有耐心,也有信心,毕竟你一个理科生,要完全转变过思维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进公司一个月的时候,公司要去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家级展会,届时行业大佬都会亮相展会。起初,先生安排部门所有人出动,后来由于公司规定,所有部门参加重大活动时必须留一人值班,最后只好安排我留下来值班。先生和主管还有小玲前后陆续去北京参展了,临走前,先生还给我叮咛这次展会要多报道,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预热。
那会正是十二月下旬,天气已经很冷了,北京那边还下了雪。为做好这次报道,我翻阅了公司历年展会报道,也参考了行业其他几家大佬展会报道,还阅览了行业协会的公众号,自己提前准备了相关材料。
展会第一天一大早,先生在北京7点钟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办公室做事。宿舍和办公室也就5分钟路程。按照我之前的思路,稿件模板已完成,就剩给里面加一些细节和照片。上午9点我给先生发去我自认为写得差不多的稿件,很快先生在电话那头批评了我,说我写的大而不当,没有实用价值,要我重新修改。10点半先生又来电话,要我把改好的稿件发给他,可我还没改好。11点我小心翼翼给先生发过去,先生在电话上气得要骂人了,“哎呀,你到底在搞什么?搞了半天你就搞了这么一个鬼?你这样搞会搞死人的,知道吗···我要自己写半个小时就搞定,哪有你这么费劲?你看你,这一上午白搞了,真是的!”我连连给先生认错,也有些不知所措。最后先生叹气,“算了,你就在办公室呆着,我写好了发你,你负责配图。”
中午12点先生发来稿件,电话里又是一通叮咛,什么样的内容要配什么样的图片。没想到我做事这样的让先生不放心。
公司电脑里能配的图都配完了,就剩下小玲传现场图。小玲在那边不光要拍照,P图,还要发宣传资料。
等小玲把图片传来,我速度编辑好微信链接,发到企划部群请公司高层审阅,在这个敏感时段,大半天没人反应。好一会,先生来电话了,“陈可啊,董事长刚跟我讲了,这次展会是咱们参加的极为盛大的行业展会,很有影响力,要多搞几条报道,一条太单薄了,所以再加两篇报道。我会找北京这边的记者帮忙写,写好你就负责配图。”后来先生又发了两篇稿件给我,我重新编辑好链接,检查两遍没有问题,才发到群里,群里一时半会也没人反应,我请示先生,先生说你检查没问题就发吧。就在我准备在公众号发布时,突然一个领导说了一句,“图片有问题。”我赶紧点开所有图片翻看,紧紧张张看完三十多张图片,还是没发现有什么问题,我急得赶紧给小玲和主管打电话,让他们看有什么问题,结果他们也没看出来。那个领导只在群里那么一说,又不说明确,让我们干着急没办法。一会先生电话来了,“你们搞什么啊?好好的图片P它做什么?越P越错!董事长领奖的照片上,旁边其它人的奖牌上也写了我们公司名字?这么严重的问题,要是发出去了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赶紧给我改!”
慌忙点进去,我的天哪,怎么别人家的奖牌上也写着我们公司名字,刹那间,我感到额头一片冷汗。
这时候小玲赶紧在群里认错,“各位领导,这次图片问题全是我个人造成,请各位领导处罚。”跟着,我也坦白,“图片没有发现错误,是我的过失,请领导处罚。”我们这么说了,群里没有任何反应。
重新换上原来的图片,我,小玲,主管都确认没有问题,最后才在公众号推送。区区一篇稿件,让我突然意识到:职场分分钟会要命。
四
七都,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小得让人感到冷清和寂寞,听说,在另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八都。
公司在小镇通往市里的公路边上,去哪里都不方便。每天吃饭住宿都在公司,吃饭要按点去,前后一个小时,去晚了就没饭了。要是想外出吃顿饭,还得走半小时才到镇上,要是去七都客运站,还得花10块钱坐三轮车。公司很多员工家在七都,上下班都开车回家,而我总是一个人。
本以为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会适合自己,但现在做得却很累。虽然关注了不少行业公众号,营销性质大号,还经常翻看领导和前任新闻专员的文章,甚至我还添加前任新闻专员为好友,有不懂的问题请教他,但是我的努力并没获得明显的成绩,我做的公众号还是稀松平常,说不上好。
先生为我也感到头疼,我是他推荐来的,他为我还在人资那里争取了薪酬,可我现在在工作上毫无提升,先生也感到丢面子。在公司碰见高层,尽管我努力保持微笑,但我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卑微,对同事们,我也感到了紧张。
眼看着试用期快完了,试用期一完也该放假过年了,我还忖度能不能在过年前转正。当人资找到我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要转正了,有些激动。人资先是铺陈说了一堆肯定我工作的话,然后很中肯地告诉我,要延长我一个月试用期。
我接受了。回到办公室,内心有一种坍塌的感觉,一种无力感,一种困倦感,突然对一切都感到了空白。
剩下十天就要过年了,部门同事陆续请假提前回家了,先生最后也走了,最后一天,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要在公众号发新年祝福稿。
新年快乐!我把所有祝福发给了微信那端的人。第二天,早早起床,出门来,才发现外面已白雪皑皑。举目望去,一切都是白的,茫茫的,一种让人进入虚空的感觉。在公司门口叫了三轮车,车子缓缓驶向了客运站。素来窄小的客运站,现在更显拥挤了,车站涌着很多人,一看就是在外打工的异乡人,他们提着大包小包,目光呆滞,表情茫然。
辗转到了火车站,第一次我感受了春运。窄小的车厢,连通道都挤满了人,门口给箱子和包裹堵实了,气得列车员不停地训斥,要求把通道让开。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动弹,他们依然站着,靠着,吵吵闹闹的,窗外的静物渐行渐远。如此密集的人流挤在一起,车厢很快就爆发出难闻的味道。人身上散发的体味,和着车上热烘烘的空气,让人感到恶心,眩晕。
归家是艰难的,近乎24个小时站立,才回到西安,还要四次倒车才能回到村里。到了村里也羞于同那些长辈长谈,一句问候就匆忙走掉了。见到母亲,看着她怎么也收不住的笑容,看着她因我的归来而显得手忙脚乱的样子,我真想哭。母亲嘘寒问暖起来,而我只能一一敷衍。现在母亲还不知道,我已离开了原先的单位,去了另一家公司。她只知道,我在苏州一家车企,以后要做工程师的。
五
纷纷一村小,茫茫天地轻。
佳节正好处,风雪千里行。
离开的时候,雪又飘了起来,去往苏州的火车,依旧拥挤,漫长。
到公司后,主管交给我新年来的第一个任务。原来安排主管要去参加公司元宵节在湖南一个地级市的推介会,现在由于3月初公司在合肥要召开的经销商年会进度很赶,主管得去现场做对接,所以主管就把推介会要做的工作转交给我。推介会企划部要在现场做宣传墙,发放公司宣传资料,微信报道,这些都要由我一个人来完成。出差对我来说,还是头一次,更何况是陪总经理呢!临走前,主管仔细交代,“这是你小子好好表现的一次机会,你可要加油!这么多人都看着呢!”
临走前我和公司长沙办事处的人联系,后来一个经理接了我,这样对路还算熟悉。要做的事情,他也见识过,多少还能给我一些意见。
到了那边,我第一时间联系物料,以确保物料及早到达,然后我和经理开始找广告门面做宣传墙。说这边是一个地级市,其实就是一个小县城,还是一个很落后的小县城。辗转好几家,才找到一家能做宣传墙的门面店。直到展会前一天下午,我们才把物料落实到位。忙完去吃饭的时候,结果主办方已经开吃了,连位子也没有了。临时他们叫人加了凳子和碗筷,我和经理将就吃一下就离开了。
总经理行程很忙,他在推介会当天凌晨才到酒店,早上七点他就给我打电话,我赶紧赶过去给他汇报会议流程。上午忙活拍照,到中午吃饭我还得忙,200多套宣传册由我一个人挨桌子挨桌子去发,发完了,回到原先饭桌,座位已被人占了,我只好找一个没坐满的桌子塞进去。
下午开完会总经理就离场了,临走前他要求我把他演讲的内容做成稿件在公众号发布,然后他告诉我他会把录音和ppt钉钉传我。总经理一走,我就赶紧收拾物料,晚上还有晚宴,我没吃就离开了。傍晚下起了大雨,路况也不好,车子开得很慢,车外淅淅沥沥一片白花花,什么也看不清楚。等坐经理车回长沙已经9点了,当晚赶不回苏州。第二天依旧大雨沥沥,早早坐车出发,等赶到苏州汽车站已没车回七都了。那一晚,正是元宵节,苏州的街巷并不热闹,不过零星可以听见一些炮仗烟火的声光。在苏州暂住下来,一边听录音,一边做笔录,我开始整理起总经理要求的稿件,做得成形了才休息。
第二天起早赶车,上午九点我就到了单位,刚进办公室,主管就说,“总经理刚来找你了!”
“什么事?”
“他说要你快点把编辑好的文章链接发给他!”
速度掏出电脑,我把编辑好的文章先发给先生过目。先生读了几句,就把我叫过去了,“你长点心,好不好?一篇微信文章,你整3000多字要人怎么看?”
先生一下把我问住了。“你知道总经理想要你做什么吗?”先生看了我一眼,“你呀,脑袋放灵活点!总经理是要你把他讲的经典话语记录下来,不是叙事,你唠唠叨叨说这么多干嘛!”
我又埋头重新修改,仔细听总经理录音,不懂的技术语言请教技术部门同事。这样反复折腾到下班前才把微信内容编辑好。我发给总经理,直到六点,总经理才回复,“每张图片打上公司logo。”他还指出文中几处关乎技术方面的语言表达不严谨。技术部门同事5点下班,现在想问人也不知道问谁去。
第二天一早跑去技术中心请教同事,才把总经理指出的问题改正过来。微信推送总算发出去了,但距离事件发生已是第三天,很滞后了。
六
我还是离开了公司,不得不,必须要离开公司。离开公司是在开完经销商年会后,发布完最后一篇公众号文章,我回到公司,主管找我谈话了。
他说,“你现在咋回事啊?状态不好吗?”
“没有啊,好着呢!”我还没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
“可是,你看你做的工作,大家没人看得到啊!”
主管这么一说,我心头一下凉了半截子,我不知道如何回应。
他很无奈地望着我,“但凡你只要做好一件事,让大家看到,大家都会记住你的!”
好像主管说得有道理,我真没做下什么有水平的事情。
“你得知道,你要有存在感啊!尤其你是新闻专员这样一个角色,公司的公众号各个领导都盯着呢!虽然你做人低调,但咱也得把事情做漂亮!”
“现在你进公司三个多月了,你想想自己都做了什么?”
“以前下班,晚上我还会待在办公室练书法,现在下班也不练了,就忙着看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也不断更新着公司在各大门户网站报道,现在公司在百度的搜索词条有100多万条呢!”我还想为自己辩解一点。
“那我问你,谁看见了?你的努力并没让大家看到啊!人家前任新闻专员做了什么,好歹也会在群里给领导们展示一下,可你就搞个微信公众号,搞得领导们也不满意。你说,你自己现在要怎么办?”
我实在说不出话来,特别有一种无力感,主管半天盯着我,也不说话,场面陷入了僵死的氛围,最后我说出了那句话,“那我离职吧!”
“好,我回头通知人事那边和你办手续。”主管很干脆和我终结了谈话,走出会议室。
一刹那我脑海一片白茫茫的,也不知道后面要怎么办,但话已说出去,也没余地了。无精打采回到办公室,突然感到很冷很冷,久久地坐在电脑前不知接下来要做什么,我感到两行冰凉流了下来。
几乎是颤抖着,我开始打字:
领导,实在抱歉,承蒙厚爱,拖累你这么久。虽然很想做好这份工作,但自己做得并不好,我还是离开吧,后面不会再给大家添麻烦了,谢谢大家长久的陪伴和关心。你也不用担心我的去向,我还年轻,会努力的,会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的。
最后,我给先生发了消息,两行冰凉又止不住地流下。
一会,先生回我,“好的,我在开会,中午和你谈谈。”
谈话是在办公室旁边一个大的会议室,里面没开空调,冷冷的。
先生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他慢悠悠地说道,“陈可,现在我想以一个父亲的角度,来和你谈这个事情。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也不愿意让你继续待在这里。因为这份工作可能真不适合你。你离开,在我个人看来,也是一件好事,你也不用太难过。”
“领导,没事。”说着我却哽咽了。
“当时也怪我,部门人手不够,急需要人,看你还能写点东西,想着培养一下,应该可以胜任工作。可没想到理科生和文科生的思维还是很不一样,你虽然很努力,可还不够。要是在其他公司,你做这个工作也许可以,可咱们公司总经理是清华高材生,董事长秘书是名校博士,他们要求高。企划部成立一年多,新闻专员这个岗位到你这里已经是第四任了。你还年轻,还可以有很多选择,以你的努力和踏实会找到合适你的工作的。”
很快,我递交了离职申请。3月16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悄然无声离开了公司。
莫道流寓苦,天涯一客孤。
举杯祝远道,万里四行书。
离开,不由想起这些句子。
去往哪里,只能是苏州。悄悄联系苏州的大学同学,最后暂住小伟那里。
回到苏州,无限尴尬,难受,没脸和曾经的同学同事见面。想我当时离开,是何等的兴奋和称心,现在却只能暂住同学那里。
每天刷简历,早出晚归去大大小小单位面试,看那些陌生面孔,小心微笑,回答那些官方问题,谦虚谨慎。
七
面试半个月,还是很难做决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一个朋友得知我情况,电话里一通细问,最后他问我,“你要不要尝试一下当老师?”
老师?我从来没起过当老师这个念头。当年高考完报专业,我爷还说过,“教师太清贫了,当老师干啥!”
“其实,老师这个行业,还是可以的。你现在要是还去做新闻专员的工作,你会和以前一样累,一样压抑。”
他说得很对,可是,“我可以吗?”我反问着,“我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的!”
“没事,没有教师资格证也可以当老师的!学校里面做老师才要证,机构老师大多数都没证,他们只在乎你能不能教!”
“这样也行?”
“我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行业。做老师压力不大,人际关系也简单,应该挺适合你的性格。”
在朋友的分析和建议下,最后我选择了带化学科目。
他是杨康,在上海一个教育机构带高中语文,也是网上认识的朋友,因文学而相识。我们没见过面,彼此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没想到我又要通过网上朋友帮我找一份工作。
在杨康指导和帮助下,我很顺利进入了机构。机构在上海崇明,成立时间也才两年,规模不大,所有老师算下来15人。老师都偏年轻,年龄最大的30出头,最小的24岁。
在机构时间比较自由,起初没课的时候,我常去旁听杨老师上课。杨老师在机构算很厉害了,他带高中语文已有6年,上课幽默风趣,旁征博引,很受学生喜欢,他的课是机构所有科目中最饱和的一门,平时周末其他老师正常上八节课,杨老师要上十二节课。周三机构会集体磨课,由于我是新人,所以经常被拉出来过课,每次课后,杨老师都会给我不少意见和建议。在各位老师帮助下,专业能力上我成长很快,一个月后就可以带初三学生,三个多月就可以接高中课程。
杨老师在机构多劳多得,是大家膜拜的对象。虽然机构给杨老师提供了单人宿舍,可杨老师不习惯宿舍生活,自己在外边租房子,光房租一月就2500。杨老师平素和我关系很好,有空就喊我去他家吃饭。杨老师老家在湖北,他自己在外边飘荡七年,现在手里攒了些钱,可年龄也快30。他还没结婚,又不想回老家,他现在只想多挣钱。
八
“我想创业了,陈老师。”一天,杨老师突然告诉我。
我一下就绷住了。
“我都想好了,要去哪里做。”杨老师一脸认真说着,“我有认识的朋友,他们六个人一起在贵阳开补习机构,现在开了两年,人均一年净挣40万。”
“40万?”这个数字把我砸晕了,“有这么挣钱?”。
杨老师仔细讲了他的想法,“那边市场比较大,也比较原始,做起来成本不高,只要在那边站稳脚跟,挣钱还是比较容易。现在英语老师,数学老师,我都物色到了合适人选,他们是我以前在广东工作认识的朋友,人挺靠谱,现在物理老师还空缺,化学老师这边,我觉得你挺踏实认真,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想法想和我们一起做?”
“我···我···我没钱啊!我拿什么和你们一起做?”
杨老师笑了一下,“要不了多少钱的,目前也没打算让大家出钱。”他顿了顿,“我和其他两个老师商量,我们先去那边其他机构兼职做着,也可以去我朋友机构代课,那边兼职课时费挺高。咱们头半年先去熟悉当地教育市场和学生情况,补课班的高峰期都是从下半年开始,那时候大家准备差不多了,咱们可以开办自己的培训班。”
“听起来进度比较缓和,还可以接受。”
“就是想慢一点做,前期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做充分,后面做起来才顺当。根据我的经验,前半年应该是比较难熬的,挣钱不会有上海这么多,而且会辛苦得多,要给后半年大量备课,所以这个时间段我们一定要挺住,这半年熬过去,后面就会好一点。”
杨老师很客观分析着,我也认同他的想法。对于另外两个老师,我还有些担心,专门要了他们身份证照片,他们也自觉给了,我才打消疑虑。在杨老师引导下,大家一起谋划起来。
一想起自己要去做培训班,还有些激动,可又怕万一做不好,一下子就啥都没了。前后咨询好些朋友,几乎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和那些老师去贵阳办补习班。他们说我刚进入这个行业,还很需要时间成长,还是先在上海这个机构好好做着,等经验丰富了再自己做,这样稳妥些。尽管许多朋友反对,可我还是不愿错过这次机会。杨老师知道我的为难,他说,“你朋友的担心有道理,你自己也考虑一下,不要一味认可我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
我能判断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是杨老师的指引,在专业能力上的进步也得益于杨老师指点,现在他要办培训班,我相信他,凭他的经验和能力,他会把大家带得更好。
8月底,上完暑假课,我跟杨老师一起去贵阳,其他两个老师早在七月底抵达贵阳,他们提前找好了落脚地方。
九
曲曲折折的坡路上,不见平地,两旁是低矮的店铺,店家皆把桌子摆出来,小圆桌子,低矮凳子,桌间放一口锅,一头连着煤气罐。围桌而坐的,尽是些精壮青年和年轻女人。这里一摊,那里一摊,整条街给他们占完了,路人,车子走着都得小心了。
烤鱼,烤鸡蛋,烤土豆,刺人的油烟味,辛辣的佐料味,漫散在曲折的街道。背着竹篓的农夫,三五成群就地坐下打扑克,他们等着客人来寻···
这是我对贵阳的第一印象:不发达,喜吃喝。
小区盖在山坡上,要上十几层台阶。进屋看一圈,我有些傻眼:怎么我的房间和杨老师房间连着,中间只隔一道门?卫生间是那种蹲式的,看着好脏,味道还很大,淋浴还要站到浴盆去洗。洗衣机很小,一次只能洗两件衣服。小区挨着夜市,晚上吵哄哄的。
问题一下子都蹦出来了,虽然对此不满,但已交了房钱,房子是另外两个老师找的,不好再说什么。
最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连着一个礼拜,我一直失眠。外面夜市实在太嚣张,到了凌晨一点都消停不下来,而且这里的人骑起摩托来好像很疯狂,他们把油门加得老高,摩托车“嘟嘟”粗壮响着。尽管我买了隔音耳塞,分明还可以听到外边声音。连日失眠,让我焦虑恐慌,我还专门请教懂医药的朋友,他建议我买维生素E,谷维素,B1一起搭配吃。连吃三天,似乎并没什么效果,我继续失眠。
这边吃食,也难适应。早饭这边流行吃面吃粉,量不大,一碗要10块钱。当地人顿顿吃饭不离辣椒,这是我一点都不能忍受的。挑来选去,我勉强只能吃这边的豆花面,然后自己在网上买些饼干零食,这样才算一日三餐有着落。
没想到自己对环境适应能力这么差,饮食不适加上睡眠不好,身体很快就不舒畅起来,先是上火,烧得一嘴口疮溃疡,后面是肠胃敏感拉肚子,搞得整个人心绪都不好了。
本想着撑一下,身体也许会适应些,不想后面没能撑下来。经常早上上厕所,发现自己大便都是积食,没有消化,明显可以看到前一天吃的东西。内心的恐惧和烦躁让我感到痛苦,尽管去药店买回一大堆药,但一想到只出不进的经济状况,心情就特别忧郁。
杨老师除了对这里住宿条件不满,剩下的也勉强适应,不过他没我表现得这么明显。其他两个老师,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也许提前来了两个月,他们已经适应了。
来的第一个月,大小机构我都跑去面试一遍。在跑了快20家机构之后,我得到第一个结论,这边的课时费并不如杨老师之前告诉我的那样高。像杨老师说的兼职老师那么高的课时费,也只有他朋友的机构能给到吧。现在才9月份,正是补课淡季,很多机构目前并不缺老师,他们招聘老师的目的就是备胎,以便后面课多时能联系到老师。多半个月跑下来,我得到第二个结论,我的专业能力还不够。这边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和上海的教材不一样,知识点要求和题型也不一样,而且这边面试一上来就做高考题,甚至比高考题还难,这也暴露了我知识点还不全面,做题能力还不到位。
这两个结论让我感到沮丧,现在没有工作,每月还要支付各种生活费用,还要忍受各种不适应,每天烦躁和不安都折磨着自己。
另外两个老师年龄大我五岁,他们家庭条件好得多,是城里户口,他们一天也不怎么出门,除了零散带几节课,也不多出去找机构面试,他们喜欢泡在宿舍打游戏,追剧。我丝毫没有感到这两位老师的焦虑和紧张。他们难道是跑到这里来享受的吗?杨老师也失算了,他没想到这边这样地没有语文市场,好多机构就一个语文老师,补习语文的学生很少。于是杨老师转变方向,他通过QQ在电脑上视频给学生上课。杨老师带了六年高中,积攒下不少生源,现在他把自己以前的学生转化成视频课学员。上视频课,是在客厅进行的,周六周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全天屋里都是杨老师的声音。其他人要么把房门关了在自己屋里待着,要么出去溜达一天,憋着憋着,裂痕就出来了。
最先有意见的是英语老师,他周六周日进出门会把门磕得很响,明显对杨老师喋喋不休的上课感到厌烦。起初杨老师还安抚大家,告诉大家熬过这段时间就会好的,后面发现事实远比想象来得不如人意。看着大家状态坏了,杨老师也就任由大家抱怨,不愿多说。一开始大家还设想到这边以后,每周每个老师要讲几次课,要准备几个专题讲义,现在这些设想随着大家状态不好全都没实施起来。
慢慢地,我也熬不下去了,想搬出去。搬出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实在不喜欢那个住处,又吵又乱又不方便,做讲义的效率很低,一个是我兼职的机构距离我当前住的地方比较远,我不想在路上浪费时间。告诉杨老师我的想法,他显得特别淡然,啥也没说。
离开是轻率的,再回头是艰难的。很快我搬到新住处,但内心并不轻松。在我搬出来一个礼拜,我才发现一个残酷现实:QQ,微信,杨老师把我删掉了。内心的震动难以言表,久久望着手机,突然觉得一切好可怕,为什么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曾经的信任在现实面前就这样地经不起考验吗?
我算是被出局,我认了。现在我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再找更多兼职。真正一个人住,虽然清静,生活却变得慵懒起来,常常一个人睡得昏天黑地,早上起来已九点多,早饭也懒得吃。这样空虚的日子让人变得臃肿,浮躁。后来又找到一份兼职,现在手上有两份兼职,这两份兼职起码可以让自己生活下去。要是把这两份兼职干得漂亮,那自己还会收入更多。
心慢慢定下来的时候,一个电话打碎了稀松往常。
“你在哪里?”母亲那头问着。
“妈,我在上班。”
“你在哪里上班?”
“我在公司上班。”
“你上什么班?”
“就是上班嘛,在单位···”
“陈可!”母亲大吼一声,“你还要瞒着我?你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那头母亲说得很激动的样子,声音也有些哽咽。
看来,母亲知道了。
“你给我回来!回来!”母亲命令道。
“妈,你听我说···”不等我解释,母亲就把我打断了。
“你有什么可说的?啥都别说了,要说就回来说!”
母亲气呼呼的,丝毫不肯相让,我没法也没脸辩解什么。
母亲经见的事少,几年前邻居婶婶的儿子大学毕业被骗进传销组织,多年来音信全无,不知死活,村里人把婶婶的脸皮都能笑掉。母亲对这件事一直引以为戒,她担心这样的不幸万一哪一天降临到她的身上。
突然觉得自己愧为人子,工作这么久,还这样波动不安,让母亲操心挂念。
怎么也没想到,到了十月底,杨老师就离开了贵阳。另外两个老师告诉我消息时,内心久久难以平复。曾经的信任,曾经的理想抱负,在现实面前真如狗屎一样。现在撇下那两个老师还要待在那里。听他们说,他们在那里也不会待长久,年底前肯定要离开的。
十一月,贵阳确确实实冷下来,街上的小摊收了,路上的行人少了。一场雨落下来,让人不由打寒颤。
一个凉雨清晨,拖拉着大包小包,仿佛一个民工,我离开了贵阳,不觉怆然泪下。
十
归来的火车,乘客不多,很多座位空着,略显些冷清,但车厢里那个乘务员阿姨,却一路大嗓门,一会和这个人谝几下,一会和那个人顺两句,仿佛和谁都是自来熟似的。看见我一个人在默默看讲义时,她竟凑到我的跟前,和我仔细聊了起来。
“小伙子,你这看啥书呢?”
“看看教案。”我笑了笑。
“啊,你是老师啊?这么年轻就当老师了?”她显得有些惊讶,也有些敬佩。
“我在机构代课呢。”
“厉害!”说着她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那你在哪个机构呢?”
我磕巴了一下,还没想到要怎么回答,她又接上来了,“我知道,在机构代课的老师,可挣钱了,几年就能挣一套房子。”
我内心不敢苟同,却还给她点头默认。
“啊,那你不错啊!你老家哪的?今年多大了?有对象没?没对象的话,姨给你说个对象。”
面对阿姨的热情,我实在难以接受,只好欺骗她,“我有对象了,今年年底订婚。”
阿姨听了,略微有那么一丝失望,可她还是很有兴趣地问我很多问题,问我孩子学习该如何指导,学校要如何报考。
没想到,一路时间,被阿姨占去差不多两个小时。一路乘客上上下下,越来越多地听到家乡方言,倍感熟悉。
二十三个小时零十分的火车,终于回到西安。满眼的灯火,满目的熟悉,静悄悄地回来,谁人都不敢告诉。
刚下火车,母亲就来电话,她前前后后问着,生怕我有什么差错。
“你现在回西安,先去看看你大伯(大伯在西安大医院工作20来年,现在是医院教授级人物,很经见世面),凡事和你大伯多商量,不要一个人自拿主意。工作的事情,慢慢来,一时间也急不得,心一定要稳下来。今天你爸给你大伯打电话了,告诉他你回西安了。”
母亲连连叮嘱,我也说不出来什么,内心只是一阵阵酸痛。
回来,心已经很寡淡了,还强撑着笑脸去见大伯。谈话简单而僵硬,大伯不时唏嘘,觉得我倒腾了好多工作,把自己时间耽搁好多。我应着大伯数说,坦诚自己确实走了很多弯路,许多事情做得欠思考。明里我尽量把事情给好处说,不敢说实情,内心的窘迫和尴尬难为人言,一切的选择后果,自己必须承担。
回来,落脚到大学同学那里,他当年考取了我们学校研究生,现在已经研二,宿舍有空床位,就借他那里住下来。在楼里不时还能遇见一些曾经的大学同学,我只是羞于再去和他们招呼。一个人悄悄住下来,不去惊扰一切人物。
回到西安,看着整座城市每日被雾霾笼罩,连呼吸都让人感到恐惧。每天,在雾霾中穿行奔波,面试一家家机构,然后回到宿舍专题练习,恶补知识漏洞。
仓惶一年,不堪回首,年轻的时候太年轻,不可一世地想要改变,结果迷失得越来越远。未来的路漫长无期,唯有更加地努力,追悔错失的岁月,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