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

作者: 取经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1-14 23:27 被阅读0次

本方出自金代著名医学家张元素的原方,记载于学生王好古所撰的《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5g,细辛1g,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甘草各3g。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方解:本方主治证由风寒湿邪侵于肌表经络,皮毛闭塞,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皮毛闭塞,阳气不得外达,可引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若寒湿伤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是里有蕴热;若苔白、脉浮,则是邪在其表。治宜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方中羌活祛风散寒,除湿镇痛,除在表之风寒湿邪最宜,为主药;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除湿散寒止痛,又助羌活解表,为辅药;生地黄、黄芩清泄里热,兼以制约上述诸药辛温香燥之弊,以防过燥伤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配伍恰当,不但可祛风散寒,除湿镇痛,兼清里热,而且温散不助里热,清热不恋表邪,实乃解表剂中一首良方。

加减:本方证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口苦微 渴为辨证要点。临床应用时,若肢体酸痛较剧,可重用羌活以加强通痹止痛之力;若湿邪较轻,肢体酸痛不甚,可去苍术、细辛,以减轻温燥之性;若湿重胸满,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厚朴、枳壳以行气祛湿;如无内热,则生地黄、黄芩又应减去;里热甚者,可加石膏、知母;如无头痛,可去细辛。

注解:

1.张元素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服,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

2.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指出九味羌活汤为“易老解利法”,“增损用之,其效如神”,并谓“此老师是口传心授”。

同时指出:“九味羌活汤不独解利伤寒,治杂病有神。”

“中风并三气合而成痹等证,各随十二经上、下、内、外、寒、热、温、凉、四时、六气,加减补泻用之。”

3.陶华:在《伤寒六书》中说到“此方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汤,此太阳经之神药也....此方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治杂病亦有神也。

相关文章

  • 九味羌活汤

    我们今天来继续讨论解表剂。看九味羌活汤,首先看九味羌活汤的方源。九味羌活汤不是《伤寒论》的方子,不是张仲景先生的经...

  • 九味羌活汤

    本方出自金代著名医学家张元素的原方,记载于学生王好古所撰的《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5g,细辛1g,...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二)临证谈三仁汤治持续发热

    九味羌活汤里面的细辛,白芷,川芎,是为头痛而设的。而我们用苍耳子散来铺垫,也就能明白细辛,白芷,川芎和羌活,独活,...

  • 九味羌活丸

    方歌: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

  • 中医考研 | 重点方剂记忆要点

    1、九味羌活汤:此方的配伍意义中提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

  • 四、九味羌活丸

    九味羌活丸《中国药典》 【组成】羌活150g 防风150g 苍术150g 细辛50g 川芎100g 白芷100g ...

  • 六经分治理论代表方:九味羌活汤

    1.歌诀: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2.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

  • 人参败毒散方解

    人参败毒散,又名败毒散、羌活汤、十味汤、人参前胡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

  • 趣味方歌

    记不住方歌的,试试趣味方歌吧 解表剂 麻黄汤干妈贵姓?――甘麻桂杏 桂枝汤桂芝要炒姜枣。――桂枝药草姜枣 九味羌活...

  • 第5组(2味)——羌活、藁本

    第5组(2味)——羌活、藁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味羌活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ad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