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甯在节目里曾说过,她以前会觉得三十岁是个可怕的年龄,因为女生对于年龄会有不安全感。
等到真的到了30岁,她反而觉得那是个更好的年龄:
“因为30岁的我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然后我们更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截图来自综艺节目《锋味》
益美君看完节目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说的不就是宁远吗?!
对于女性的未来,宁远曾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发问:“一个生了两个孩子的30多岁的女人,还有什么未来呢。”
宁远参加演讲
现在,一脚迈入39岁,已经是三个孩子妈妈的宁远,每天把时间“浪费”在做衣服、种菜、带娃上,却把生活过成了诗。
她做“裁缝”,
试穿自家新衣的时候,
乐到走路的脚步都格外轻盈。
她喜欢乡下,
把草木染工房安在了自己喜欢的村子里,
给院子里的花浇水,
四季的花时,她都清楚。
染布的时候又一丝不苟,
染色,浆洗,晾晒……
享受双手劳作的乐趣。
她带两个女儿去果园里摘桔子,
玩得比孩子们还开心。
30多岁的的年纪,
仍然像18岁的小姑娘般轻盈、有趣,
对世界充满好奇。
这个曾拿下“金话筒奖”的前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在事业巅峰华丽转身,回归乡野做起了“裁缝”。
理由显得很叛逆——想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爱的人上。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01
她曾是明星
如今只想做一个手艺人
很多人对宁远的印象还停留在08年5月的“新闻事故”。
那一天,播报地震伤亡人数的宁远,声音突然开始颤抖,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时空,但声音仍然哽咽。
事后,她在博客上致歉:“今天在节目里哭了,抱歉我没有忍住。”
没有人因为她的情难自禁责备她,她的泪水,直到现在,仍然被我们所记住。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只是十年后,她已从电视台的主持人变成了一个手艺人。
很多人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包括宁远的父母:电视台主持人多么高大上啊,怎么就“沦落”到做衣服了呢?
她的业务能力那么强,既能当主持人,又能做制片人,主持过近十档新闻节目,同事评价她:“没有什么是宁远做不出来的。”
她还拿下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那一年一起评奖的是李湘和张泉灵。
她的未来是可预见的明星般的华丽和光明,只是光鲜地生活表象下有很多她的不喜欢。
她不喜欢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不喜欢去参加推杯换盏的饭局,不喜欢因为要合群而花很多时间和别人讨论时尚资讯,不喜欢把自己套进名牌套装里……
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做起了裁缝,做起了手艺人,她才发现做个老实的手艺人是她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年纪越大,越知道当个手艺人的好,只用打磨自己,只用做好分内事,无需讨好,无需谄媚,无须看人脸色。”
电影《七十七天》里有一句:“人生能有多少天,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年过30岁的宁远,终于想清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她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在意要放弃的是什么,因为她想要活出的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离开了电视台,也向工作了十年的大学提交了辞职书。
高跟鞋被脱去,
精致的妆容也卸掉,
穿着宽松的麻布衣裳。
不再有职业精英女性的样子,
而多了很多平凡女人的温柔,
坦率地暴露着脸上的雀斑,
脸上有毫不矜持的笑,
眼角有岁月静好的皱纹。
02
她把儿时的伙伴一个个捡回来
打造属于自己的阳光房
宁远总说自己是乡下孩子,而童年是她永远温柔的底色。
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一直在她的记忆里,儿时一起玩过的过家家,她总是开裁缝店的那个。
等她下定决心真要做个裁缝的时候,她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和儿时的伙伴一起。
宁远根据记忆中的童年画的画
然后也真的一个个找了回来。
慧子、贝壳、文娅、小喜……散落四方,做着不同的工作,有的是商场导购,有的是报社记者,她一个个找回来,成为一起做事的伙伴。
宁远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她说这都是她“捡”回来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一起从零开始,做起了“远远的阳光房”。
“远远”是她的昵称,“阳光“来自她记忆中的家乡。
“远远的阳光房”里每一件衣服都经历了提出想法,画图,找布,制版,修改,生产,拍照……每一步,每个人都走得踏踏实实。
九年时间,不曾分离,中间也有过烦恼,争吵,但大家都相互扶持,一路走过来,并且还要坚定不移地一路走下去。
去年,因为“大家一起努力做好衣服”这件事,宁远还带着小伙伴们一起上了央视,每个人在台上都散发着属于自己光芒。
上央视的小伙伴们~
每年年末,宁远都会召集阳光房的孩子们来拍一次新衣服的照片,对于阳光房的伙伴们来说,这件事早已超越了拍照本身。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年一个样儿,大家也读更明白了“在一起”的意义。
贝壳说:“做一个老实人,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感觉太好了。”
而这群老实人还要一起一直走下去。
03
离不开乡村
宁远离不开乡村,
索性在喜欢的村子里
找了个院子做自己的“草木染工房”。
建于1972年的土胚墙老房子重新改造,
仍完整保留着老房子的朴素肌理,
屋檐下放着老陶罐,
周围种上草木染用的植物,
和给月季搭的枝架。
屋后有个木栈道延伸至松林。
湛蓝天空,常有大朵的棉花云,
她在茶山下染布,与远山对话,
然后把蓝染布匹挂在高高的木架上,
看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还开辟了自己的菜地,
带着孩子浇水、锄草,种植瓜果蔬菜,
看菜地里的茼蒿老到开出花来。
工房里她还做了mini书店,
还有三个茶室。
染完布,可以喝杯茶,看几本闲书,
村中岁月长,不必太赶。
作为一个乡下来的孩子,她说那是她的宿命,也是幸运:“那是我生命的来处,我也终将回到那里。”
她并不觉得这是逃避,也不是隐居,而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它很普通,不过一日三餐四季,但却可以为自己而活。
宁远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每天在鸟鸣声中醒来,
从自家院子摘些蔬菜做一顿认真的早餐。
去看看明月村的四季,
村里的每一天都在悄悄变化着,
春天的雷笋,夏天总是湛蓝的天空,
秋天的金桂和丰收,
冬天,松果们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
做衣服的时候认真、仔细,
自己画设计图,认真挑选面料,
打版、剪裁,研究每一颗扣子。
她喜欢记录,
把生活的点滴汇总成书。
散文集《丰收》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有本事文艺一辈子》,
还有绘本《远远的村庄》。
04
她身上有无数身份
作家、服装设计师、还演过话剧...
但最喜欢的身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宁远有两个女儿,姐姐爱哭,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认真执着,乖;妹妹皮实,我行我素,天不怕地不怕,懵。
她说两个孩子就像是她的两面镜子,代表着她的两个阶段。
从一个拼命取悦世界的人逐渐变成一个拼命取悦自己的人。
平时的生活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会因为急着送孩子上学蓬头垢面就出门,也会突然有一天宣布“老娘今天不是妈”。
姐姐妹妹鸡飞狗跳的日常
现在第三个孩子也降临她的世界,偶尔她也会感叹,怎么就是三个娃儿的妈了呢?
有读者回复她说:“我一直认为一个女人一定得很幸福,才会甘愿生下三个娃。”
她也会害怕老去,害怕老了后没有跟年龄相配的智慧,怕老了后身体不好甚至患上痴呆,甚至怕老了想死没力气能自行了断。
也会少女心地想,老了后还想追韩剧,会不会被认为不体面。
但她对到来的39岁也坦然:“没觉得自己老,当然也没觉得还年轻,只是感觉随时可以重新开始,也随时可以结束。”
她也不是全无焦虑:“这个时代那么快,我们在做一件特别慢的事情,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就跟不上了?”
但她心里笃定,做衣服也罢,写字也罢,凭手艺吃饭。无论世界如何变,认真做事,做产品的人总会有回报,只要你不奢望太多。
宁远说:“到了这个年龄才明白,爱自己,接纳自己,能让自己快乐是多么了不起的品质。”
与其想尽办法取悦别人,
不如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身上,
不会有年龄的焦虑,
只会有越来越喜欢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