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身体在支配你的生活,还是大脑在掌控?脱离于成长身身相授、习惯惯性、经验谈和自以为,思考中的你,也许是另一个脱离于你,的你。
这也许就是大家说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疫情期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的规律作息帮我校准24小时的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虽然白天还是开不完的会,解答不完的奇葩问题,晚上在父母熟睡的呼吸声中翻着电子书或碎片信息,偷食般享受着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家,最重要的是家人,家人对我的影响应该就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习惯于吃妈妈做的饭菜,习惯跟着爸爸喝茶,习惯午饭后和妈妈一起分喝一杯咖啡,习惯早饭前要吃一颗苹果。。。这些在我刚刚回到家里的时候是身体习惯之外的习惯,在与自己独自生活的习惯撕扯了一段时间后,大脑顺从了身体,渐渐融入了父母幸福的沉溺,任性的让体重长了14斤。
回到西安后,突然间的不适应,一个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起床时间,不再为和父母吃饭而早起,不再有早饭前的一颗苹果,每天在没有声音的房间可以昏睡到中午。没有了妈妈的饭,自己一个人的吃饭变成了麻烦,一份咖喱可以变着花样吃好几天,意面和快熟食材成了首选,计划中的减脂却迟迟不能开始。从讲究的茶海变成养生壶的煮茶,茯茶一壶喝一天,早晨又回到了只喝咖啡的样子。
对比起来就会思考,生活中身体和大脑真正需要面对的事情,那些沉溺在惯性中的不知不觉中流逝,那些麻痹在舒适中的且行且混且愧疚。总感觉自己的一天过得是那么快,10岁之前是0.5慢速,10-18岁是常规速,18-24岁是0.5快速,24-30岁是1倍速,30岁后的我已经进入了1.5倍速,时间的计量虽然是人类发明的单位,但是我的大脑告诉我,正是因为我的身体惯性吞噬着我的单位含量。
所以,我的大脑告诉我的身体,时间可以给你,但是决定由我来做。可掌控的感觉真的会很爽,但是从舒适的麻痹过度到掌控的爽,势必会经过一个漏斗。那些需要认真面对的事情,其实就是从核心的自我,为所有身体举动的出发点。
我要做什么呢,首先是早睡吧,一般晚上23点-2点之间是我身体最舒适沉溺脱离于大脑之外的时间,那么就缩短这段时间吧,让身体去休息就不会浪费时间的容量,一般需要睡9个小时以上的自己,23:00上床,24:00睡着,推算会在早上9点醒来。
早餐以为之前的赖床基本都是和晚餐一起吃的,大脑没有蛋白质补给会变傻吧,妈妈曾和我说。记得空腹喝石斛蜂蜜,学着冥想。
将晚上的有氧放到早上吧,10:30是个万事皆宜的好时间,让身体疲惫一些,有一点点的痛感应该不会趋于麻木吧。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在阳台站立办公2个小时,感觉比坐着的时候能更感觉得到时间的流失,很赞。
4月16日,让我的大脑开始控制身体,将另一个我经常忽略,却最最接近真我的我,唤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