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上走,莫躺平|2023年第20次周复盘

向上走,莫躺平|2023年第20次周复盘

作者: 超叔成长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5-21 10:04 被阅读0次

这是2023年第20次周复盘。本周关键词:向上走。

有时候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奋斗的轨迹。

不管怎样,都能感受到向上走的精神流动。

不要试图去躺平,对于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没有条件和资格去躺平。

努力向前走,哪怕步子慢一点,也是一种进步。

本周复盘我想从工作、生活、学习、运动四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一、工作方面

这周挺忙的,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

一方面是项目收尾阶段,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己时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该做的事不能及时做完,不该花大量时间的事却长时间无法抽身。

这种拧巴的节奏,有时候让人身心疲惫。

应该如何做?

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过一个很有名的时间管理工具:四象限法。

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维度。

第一个,重要且紧急。

比如有个邮件马上回复、有个重要电话要打、有个变更要处理、答应别人的事抓紧办等等。

第二个,重要但不紧急。

比如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构建一个体系、跑步、减肥、自我提升、培养好习惯等。

第三个,不重要但紧急。

比如衣服还没洗、家务还没收拾、没在家但是需要收快递、朋友请你帮个小忙等等。

第四个,不重要也不紧急。

比如每天追剧、刷短视频、磕着瓜子聊大天等。

我们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上。

提前做好自己的时间规划和统筹,通过任务拆解,把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重要的情况进行消灭。

对不重要但紧急的“时间黑洞”和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减少精力投入。

当把时间实实在在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也会大大减少其他时间的消耗,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

纵看自己这一周的表现,甚至一段时间以来的基本事实,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导致长时间处在紧急且重要的时间状态里。

没有充分保证工作质量,也没有时间更好自我提升。

实在是很大的自我管理弊端。

针对这种情况,我准备做如下改进:

首先,尽可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拆解。

充分拆解工作任务,细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预留好机动时间,不要让当天的任务过夜。

其次,做完的事情要进行复盘和反思。

虽然自己每天都会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但是在工作上的复盘,显然少了很多。

也因为如此,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也并没有显著提升。

因此,必须的加强工作反思。

最后,不断调整状态,积极学习效率工具。

反思总结后发现的问题,一定要进行克服和消灭,而不是任由其存在。

如何消灭?

显然在自己当时情景状态下无法改变,此时只能积极学习高效工具去应对。

看看各种牛人是如何做的,看看高手们是如何做的。

学习他们的思路、方法、动作,进行像素级模仿。

不要觉得模仿低级,在自己没有能力做的更好,没有能力做出自己成绩的前提下,模仿是成长最快的方式。

根据上面的总结,在工作方面要学会多自我复盘反思,尤其注意要以项目为主。同时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输出自己的相关思考。

只有能真正思考到有价值的内容,才能真正深入理解一些东西。

二、生活方面

昨天周六,上午孩子们在家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因为当时自己思考问题,状态欠佳,对他们狠狠批评了一顿。

批评完其实是有一些后悔的。就像老婆说的,如果不能处理好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这是做父亲的失职。

企图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不是有价值的方式。

恍惚间有些感慨,自己在自我探索方面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己如何去更好改变和成长,倒是有了一些心得,可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职。

作为家长,如何才能与孩子更好相处呢?

《正面管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首先,家长与孩子划定边界。

家长给自己和孩子划定边界,比如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让孩子明白规则意识。

如果孩子越过了边界,作为父母,有权利对孩子表达不满和提出意见;当然,这也在提醒我们,不要逾越孩子的边界,不要试图控制孩子的想法、感受。

这一点实际做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尤其是对于喜欢把控孩子一切的家长。但是,为了孩子的更好成长,这一步不得不走。

可以跟孩子充分进行交流,征求孩子的同意和意见建议,共同制定一个规则。只要制定了规则,就一定要遵守。

其次,给予充分反馈和激励。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完成某件事后,会给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心得到加强,让自己产生正面积极的信念感。

当做的事,得到了正面反馈和激励时,自我效能感会持续加强,这种加强会反过来作用到做事的动力上。

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得到反馈和激励,更喜欢做某件事,更容易投入且获得成绩,更增加了反馈和激励的频率。

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同样如此。

当他们在自己的边界范围做出了好的改变,作为家长一定要给予积极地回应,适当的鼓励和反馈。

比如今天作业做的又快又好,那么可以奖励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今天自己把自己的书包、书桌、卧室整理的井井有条,可以给予更多言语上的支持;

等等。

作为家长,一定要适当关注孩子们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教育孩子,需要充分的互相尊重。

最后,倾听他们的需求。

倾听,在子女教育和陪伴方面,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包括我,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稍有质疑,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

其实,这样做很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感受。

真正需要做的是倾听,听听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在倾听和交流中,找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管是走神也好,不喜欢做作业也好,甚至各种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都可以在倾听中找到根源。

想解决问题,就要先找到问题的根源。而积极倾听孩子的需求,是找到根源的重要途径。

不要总是想当然,孩子的很多行为、想法,并不是凭空产生,往往是他们自己内心有所需求,而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所以才会有了很多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行为。

不要责备、不要训斥、更不要动手,当孩子表现出“不听话”时,不放沉下心,跟孩子好好交流一下,听听他们的内心想法。

只有学会跟孩子正确相处,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学习方面

本周读了两本书,看了多篇精华帖,感受到了内心被暴击的强烈焦虑感。

为什么呢?

自己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达克效应”,即人的认知高峰和低谷。

对于多数人,因为接触的东西少,经常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自己能理解的事物,无法接触到更多信息,认知比较闭塞,所以处在“达克效应”的愚昧之峰,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些人,接触了一些比较前卫的信息,认知开始打开,接触的很多东西,慢慢冲击了自己固有认知,信心遭受了暴击,自己感到焦虑和迷茫,此时处在了“达克效应”的绝望之谷,即“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部分人,因为缺乏行动意识和改变意识,可能就长期处在这个绝望低谷,无法自拔。而部分人,看到了差距,迎头猛追,慢慢地学习和改变了自己,最终爬上了开悟之坡,到了新的阶段,即到了“知道自己知道”;

最后,少部分人,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索和深入,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努力提升进化自己,最终达到了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此时已经处在认知的最高峰,很多行为、想法已经化为自己的生命,不再需要刻意去做,在这种潜意识习惯中,不断掘开新的世界,这就是最高级的阶段,即“不知道自己知道”;

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思维和态度上的变化,也慢慢从绝望之谷开始醒来,开始拥抱新事物,而不是天天自我幻想和自惭形秽。

分享这一周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如何向牛人问问题?

不要总是问低级问题。有些问题要擅长用互联网去解决,不要遇到问题就问,而是先自己思考和解决。

如果要问,也要问出高水平的问题,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尊重牛人。

02 学完一个内容和知识,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或者写出来。不要觉得眼睛会了,手就会了,这是很严重的认知错觉。

03 只打“甜蜜区的球”,只关注重点与核心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要什么事都做到100分,能都做到80分就足够。

04 很多人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导致经常出现认知误判。学会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是当下每个想要进步精进的人,都必须要完成的课题。

05 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恐惧,更不要退缩,这正好是改变自己的好机会。只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把它搞懂,就又是一个进步。

成功的人生,就是由若干个这种进步组成。

06 用是最好的学,任何知识,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会发挥威力。学到了方法,马上行动起来,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和尊重。

07 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一定要先搭建框架,从整体去把握。

08 看了N多成功牛人的经验方法,收集了无数的干货秘籍,塞满了几个T的硬盘的学习资料,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就是无法上手。

或许,你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迈出第一步,比任何事都重要。

学再多,不如上手一试。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知道到底哪些是自己需要的。

09 学习一个新的领域,不要想着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工具,这都属于自我加戏和自我感动。因为当你没有任何基础和不了解市场的前提下,这些做法都无异于盲人摸象,无法精准找到需求。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行业的100个问题,逐个去思考并且梳理出自己的思路。

当你写完这100个问题,很多东西,豁然开朗。

10 学到一个观点或知识,思考一下:这个内容对我有什么启发?让我想到了什么?我能用来改变自己哪方面?

学到任何东西,只有跟自己的认知、经验挂钩,这样的知识才有力量和价值。

无法唤起自己的认知,无法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哪怕是金科玉律,对你也没有任何用。

四、运动健身

过去的一周,运动依然保持自己的节奏进行。

有氧运动5天,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晚各骑行40分钟,上下班通勤和健身相互兼顾,同时在路上听讲书,一份时间,两个收货;

每天早起做30个俯卧撑和30个卷腹,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拖延的借口和因素,雷打不动。

充分感受到了习惯的强大,有时候就算自己不想做,习惯的力量也会推着你去做。

就像有一次晚上加班到11点,本来想打车回家,出来公司依然不加思考地去推自行车,没有半点迟疑。

这就是力量的强大之处,当我们把一个好习惯训练成习惯,这个习惯会反过来持续加强你的提升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五、最后

2023年马上快过一半了,梳理了一下自己年初制定的一些计划,有些还很遥远,有些在逐步实现中。

总体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向上的一个状态,虽然有时候感受不是那么明显,有时候甚至负面情绪会占据自己的思绪很久,但是最终都会被向上走的斗志和思维驱离。

很喜欢这种能为了一个想法和目标去冲的感受,希望自己能保持住这种感觉,到了年底复盘时,可以提升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

希望跟你一块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上走,莫躺平|2023年第20次周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y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