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我每天都打开无数次,孩子听的音乐故事,自己听的晓说等等。记得有段时间首页有个标题一直闪,大概是说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
从没想过要去听,自觉一直就是不焦虑的家长,没这个需求。孩子上小学1年级了,除了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花着时间和精力(中文学习会写一篇或者几篇,这是海外华人的一大“痛”点),其他的从来没管,小孩子不就是多玩嘛。以前上的kindergarten学前班是犹太人的学校,会教一些数学阅读什么的,我觉得可有可无。上过的“课外”班就是滑冰和游泳,钢琴和功夫一直在学。平时就是玩玩乐高,看看书,周末就逛逛动物园,去去公园博物馆什么的。大人小孩都轻松愉快。
上个月学校open house(开放参观),之后好日子就结束了。
开学后,仔仔的一个反应就是一年级好简单啊,跟kindergarten学的一样。我看了的确如此: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阅读薄薄的一本书10几页,每页一到两个句子。美国的小学没有统一课本,是州里有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比如一年级的小孩数学,阅读要学什么,老师根据这些要求,自己准备材料。当然也不是漫无边际的准备,阅读材料已经有很好的分级系统,还有不少app,辅助阅读和数学。
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畅销书作者Einstein doesn’t need flashcard的作者Kathy Hirsh-Pasek女士和她的研究团队,对市面上的教育软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就是对教育有真正促进的app非常之少。去除外衣之后的本质并不会变。对教育软件我觉得是锦上添花,有选择性的使用软件是很好的,比如仔仔的中外历史故事都是从手机上听来的,之后再自己翻翻画本,因为识字量还不够。绘本倒是讲得多,那时候还小又是“独生子”,时间更加充裕,可以看着美丽的绘本讲讲故事。
再回到主题,简单介绍一下open house-学校开放日,先是校长给所有家长讲了学校的情况,之后家长到自己孩子的班里可以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况。当然进去之后就是乱糟糟的,乍一看一点都不像“上课”的样子,小朋友们一堆堆的,各干各的。
仔仔这个班这样的,26个学生分成了4组:
Chrome book time:每人一部电脑,可以阅读,做数学游戏等
Writing center:自己写日记或者别的想写的什么东西。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写几句话。
Read to yourself:自己默默安静地看书
Read to someone:跟老师围成一桌,轮着读课文,老师会进行提问。
教室就像一个大的空间站,每个组在其中一站,时间到了就换到下一站。我先是在教室里面东看西看,看到墙上贴着的小朋友的新作:
I think Ms. Degross should be a dolphin. Because she looks like a dolphin.(我觉得Ms.Degross老师应该是个海豚,因为她看起来像个海豚)。有的说老师应该是个猫咪,有好几个说老师应该是个海豚。
看到我们Ethan仔仔同学的大作:I think Ms. Degross should be a ghost, because she acts like a
ghost sometimes.(我觉得Ms. Degross老师应该是个鬼,因为她有时候的行动就像鬼)
我逛到read to someone的时候看到读书的小朋友拿的书都是一段段的。。。恩?我们Ethan仔仔同学的书怎么还是一两句的,别人家的孩子读的都是一段段的(chapter book)。于是我的焦虑播下了一粒小种子。
周末跟国内的朋友聊天,她的孩子上二年级,她说上小学之前已经认识百来字了,我一听觉得不错啊,百来字已经不少了,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觉得仔仔认识了百来字。就是这样她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比同班同学差了一些。也说起孩子的同班同学都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她还坚持没让孩子上。建议我孩子的数学还要抓一抓。于是我的焦虑的小种子又被浇了浇水。
某天跟在另外一州的朋友聊天,她的老大已经上小学高年级了,她的体会就是美国教的数学真的很差,学校很放松,孩子做的练习少,根本没有真正搞懂数学概念。她的经验就是从开始就得对数学上心。我焦虑的小苗又窜了一窜。
我觉得要“拉”仔仔同学一把。先买了本英文练习题,一段小小的话,再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做了两三周,每天爸爸回到家都很忙,悟空识字,英文练习和书写,还得练习钢琴。
想起朋友的建议,数学也要抓一抓,于是又买了新加坡数学练习。仔仔看到练习就很开心得自己做了起来。我翻了一下练习册,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决定自己教一下概念,不再花时间做练习册。
“我有12个东西,分成两堆,每堆多少?”
“恩?不知道?”
“我有12个苹果,给你一些,给豆豆一些,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公平?”
“豆豆6个,我6个”
“有20个饼干,分给你,球球,牛牛和豆豆,应该怎么分?”
。。。
“每个人5个”
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关乎自己能吃到几个饼干,立刻就算清楚了。
这周有一天回家比较早,看到了爸爸和仔仔在练琴,陪练过琴的家长都懂得其中的跌宕起伏。我的观察是,仔爸随时要抽打一下这个弹一会就要扭一扭的小琴童。其实仔仔同学从一开始就能够练习半个小时,这都是中文学习过程中练出来的功夫。已经很不错,仔爸也是很尽心的爸爸,只能说陪小孩子练琴不容易。
我和仔爸都不会弹琴,仔爸在陪着上课的过程中自己也学着弹琴。大写的赞!
我看到他们练琴的过程之后,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进行了反思。到底有没有必要在孩子还是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抓学习?老实讲,学校里真的很轻松,学习的东西真心不多,从学习内容上来讲,在家再学点东西,也不会从内容上增加负担。但是学习太多,就没有时间玩了。
跟仔爸商量了,如果不学钢琴了,一下时间就多了很多。于是我们分别问了仔仔,还要不要继续学钢琴,他说还想学。音乐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每次仔仔上课都很开心,所以他还是愿意学的。
我在摇摆之后再重新追问自己的初心:
孩子的成长是个过程,他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是个有情感有想法的人,我们能提供的是一个好的环境。希望他回忆起童年是满满的幸福和温暖。而不是回到家就要做练习!
想起以前看到的一本犹太拉比写的书,孩子就像小苗,需要的是好的环境和大人的适当的扶正。看了犹太教育的书籍,会发现跟我们东亚文化对教育的理念非常相似,犹太人和亚洲人一样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无比。以前住的地方,有很多拉美裔的孩子,一家子都是好几个孩子,总是在一起玩,那时候有个姐姐也总是喜欢跟仔仔一起玩。一大帮孩子一起玩,非常美好!世界上极少绝对的好坏,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讨论中等收入陷阱,说得是有的拉美国家就卡在了中等收入这个水平再也上不去了,文章的结论就是说中国不会陷入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因为拉美人高中毕业率很低,而中国的高中毕业率远在这几个中等收入的拉美国家以上。
周末去公园,总是看到一大帮子拉美人,带着音箱,挂着吊床,烤着香香的玉米,男人们和孩子们踢着球,在阳光下特别美好。在美国,很多劳动力集中不需要特别技能培训的行业比如清洁割草等等大部分是拉美人在做。(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想突破自己的“阶层”?)
当然拉美人不只是做这些工作,也跟华人一样,做什么工作的都有。
再回到我们东亚文化圈:
跟一个韩国朋友聊天,才知道朋友小时候也是“文武双全”,学过各种乐器,还是攀岩,滑冰高手。我们聊起家长为什么逼着孩子干这个干那个,她说那是因为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朋友还很年轻,还是单身。但是她说得这句话一语中的!
回到初心,重新整理了思路:
中文和历史文化教育,是做一个中国人之根本,每天早上和每周六的下午固定的时间做这件事情。
无忧无虑发呆疯跑的童年是重要的,每天4点放学回到家要先在外面玩。
学校必须完成的作业,要花个10几分钟做完。
学钢琴的初心也是为了体会音乐的美好,既然已经决定了继续学,就坚持练习!在觉得困难的时候是不该放弃的,起码过了一个坎,孩子真的不想学了,再考虑。弹的是琴,养的是坚韧的品格。
就是这样,我的一年级开学两个月的焦虑之旅到此暂时结束了,以后还会焦虑吗?当然会,谁让咱是人呢?焦虑是人类的本能。焦虑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作为在历史长河和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想想这个就释然很多。
经常想想自己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