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书中从社会因素和非社会因素两方面解释了自杀的原因,大量的数据是构成这本书的基础,作者通过各种因素间的对比想要找出其最根本原因。
首先,我认为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认为造成自杀这个现象的因素更多是社会因素,而并非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认为的精神疾病。
当然作者采取了大量的细致的证据来说明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自杀,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自杀,自然环境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男女性别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词“仿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如果有一个人自杀,那么以这个地区为中心,越靠近这个地点的地区就会有越多的人模仿自杀,这就像是打哈欠一样,传染。
活着确实不易,但我们很少想到自杀,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的整合度,如果一个地区社会整合度高,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的密切,自由意志就会更少的占领你的大脑。整合度高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密切,甚至于你的每一个决定会经过无数人的思考,而你面临生活的绝望时,也会有更多的事情来转移你的注意力。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