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人(今属河南)。
对于宋诗的发展,苏舜钦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与梅尧臣并称“苏梅”。一起被叶燮称为“开宋诗之一代面目”,也就是宋诗的开山祖师之意。
苏家原本是梓州人氏,到了他曾祖一代便迁到开封城,在开封城也算是书香世家。
苏舜钦的祖父在宋太宗时期任参知政事,父亲苏耆官至工部郎中和河东转运使一职。
到了苏舜钦一代,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官职,补太庙斋郎、荥县尉。景佑元年进士及第之后,历任蒙城、长垣县令。
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文学上背弃媚俗之学,提倡古文运动。在这方面,苏舜钦比尹洙、欧阳修等被称为北宋古文运动领头羊的两人还要早。
庆历四年,也就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年,范仲淹和杜衍等人准备招揽人才,开始实行新法。
苏舜钦因为坚决支持范仲淹的改革,同时又是杜衍的女婿,所以受到重用,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
这年秋冬,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苏舜钦按照惯例,卖了进奏院的废纸换钱置办酒席,唤了伎人,邀集进奏院同事和一干意气相投的朋友吃喝玩乐。
宴席未散,仁宗便收到王拱辰的举报,震怒之下将进奏院团团围了个严实,拿下所有人等。
苏舜钦的罪名是公费私用、与伎杂坐、席上有人“服惨未除”且唱反诗。
这件事情本来都是惯例,将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并不是什么大事。这些都是王拱辰等人的诬告,弹劾他监守自盗。
他们的目的显而易见,主要是当时范仲淹和杜衍要准备实行新法,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所以反对派为了打击二人,这才抓了苏舜钦当做突破口。
继滕宗谅被逐出汴京后,苏舜钦也被逐出汴京,并且是削籍为民,永不录用。
苏舜钦怀着愤怒的心情离开汴京,一路往南,直到在苏州停了下来。
他以四万钱买下废弃的沧浪亭,修好以后写了篇《沧浪亭记》,赌气隐居起来。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水调歌头 沧浪亭】
沧浪亭修好以后,欧阳修写信给他,笑他“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便和苏舜钦自己写的“近水远山皆有情”一起,刻在沧浪亭最高处,至今犹存。
苏舜钦被削籍之后便离开了开封,此后到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庆历八年,复官为湖州长史。可惜的是还没等他到任,就因病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
这里顺便再来个小插曲:
苏舜钦为人豪放,善饮酒。住在岳父杜衍家里的时候,几乎每晚都要喝下一斗酒。杜衍对此深感疑惑,如何能喝这么多酒呢?
于是便派人偷偷过去看,这才发现了原因。苏舜钦之所以每晚斗酒以饮,是因为有非常好的下酒物,那就是书。
原来苏舜钦每晚读书的时候,都会边读书边喝酒。杜衍派人去看他的时候,正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行刺秦始皇,当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随从车上时,他拍案叹息道:“真可惜呀!没有打中。”喝了好大一碗酒。
转头又读到张良言:“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意让我遇见陛下呀。”苏舜钦叹道:“这君臣相遇实在艰难,果是天意!”于是又喝了一大杯酒。
这样边读书边喝酒,兴致起来哪还有个尽头,所以才每晚都要喝那么多的酒。杜衍听到吓人回报之后,这下疑惑全解,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
正是在隐居沧浪亭期间,他写下《夏意》一诗,记录了他所感受到的夏天。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
这句的意思是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
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清:清凉。
“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
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
这句的意思是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
透帘:穿透帘子。
“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树阴满地日当午
这句是说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
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梦觉流莺时一声
最后一句是说午睡醒来,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
觉(jué):睡醒。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
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对罢官闲居的诗人来说,夏天或许有双关意,既指现实中的夏天,又指官场中的险恶。然而,不管面对哪一个层面的“夏天”,诗人都足够从容,因为他寻觅到了一处清幽之地,保持了一颗平静淡泊的心。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