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文学空间
志在四方先读书——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志在四方先读书——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作者: 木云枝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8:2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好男儿首先得多读书,书读的多了,即使“粗缯大布”气度也自然不凡。颜真卿《劝学诗》中说的好:“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不光“好男儿”要早起读书,“好女儿”也应如此,颜真卿的诗可以改成“正是‘儿女’读书时”,“儿女”大概意思也不对,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得信颜真卿的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的娱乐活动不比我们现在的五色光辉,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比不得现在多样,不禁让人感叹社会发展总是能造福于人的呢!古人志在仕途的,平时玩命儿地读书,苦于白天时间短,没关系,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捉萤火虫、孙康蹲大雪地里,西汉的匡衡家里太穷了,他竟然想办法把家里墙壁凿出一个洞来,偷邻居家的火光读书,读书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古人仕途无望或者志在山水的,平时也是苦读诗书,陶渊明一边扛着锄头回家,一边在路上想着诗句,孟浩然人生头几十年在鹿门山隐居,四十岁后还能去参加科举,白衣卿相柳永一生流连花丛,也留下了不少千古传唱的好词句。可见,古人中的知识分子无论前途命运如何,总丢不开“读书”二字。

但转念一想,那些与仕进无缘的知识分子为何还执着于读书呢?读书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陶渊明隐居期间生活贫困潦倒,亲自耕种尚不能解决全家温饱,哪还有时间去读书作诗呢?伟大诗人杜甫也是这样,颠沛流离中儿女甚至冻饿而死,但杜甫在此期间仍然留下大量诗歌。试猜想,如果他们抛开诗词歌赋,全心全力致力于解决吃穿用度问题的话,大概生活境况会好上很多。但这样中国文学史上可能就会陨落一批璀璨的诗人。这些诗人之所以流芳千古,大概也与他们不懈读书、不懈作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再来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读书、要作诗?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好笑,就像问坐在课堂里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一样。他们既然选择或被选择了与仕途无缘的道路,完全可以纵情山水或者致力于温饱才对,但现实却是这些诗人反而留下了更多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当然离不开多读书。有人说一流的作家即使不用读书也能写出华丽的句子,二流的作家必须多读书才有可能达到前者的高度。这个观点并不能使我完全信服,北宋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就写过一篇《伤仲永》的文章,讲述一个小时了了,大时却“泯然众人矣”的神童的故事。不读书不学习很快就会磨灭掉自己本身的天赋,天赋这种东西,只是上天给了你一个稍微高些的起点罢了,若想有更高的成就,还得多读书!

转念再想,那些古人读书作诗是为了将来有更高的成就吗?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如果用同一个标准看不同时期不同个性的人也是不科学的,只有深入到相应的时代,充分了解那个人的生平经历也许才能看出些端倪。话再说回来,虽说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但硬着头皮猜猜的话,估计这些诗人仍然孜孜不倦读书的原因大概有读书人的习惯、知识分子的自觉、才华使然、情感寄托、逃避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我的毫无考证的瞎猜,真实原因还有待专门的学者去研究。只是“情感寄托”的话我想大概是极有可能的,毕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书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大千世界,诸葛亮常年身处茅庐之中,却能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靠的是什么?我所能想到的也只有书。刘备又是怎么了解到“卧龙先生”智慧超群的?天下人盛传得卧龙凤雏其一者可得天下,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天下人又是如何信服的?大概一是名人高士的赞赏,一是诸葛亮确有一些独到的高论流传在外,总归是有流传出去的办法就是了,这个办法除了口口相传,应该还有诗书等确实的证据在。诸葛亮在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他的惊才绝艳,可以说,有他天赋过人的地方,但更多的应该还在于他后天的努力,这个努力大概就是博览群书了。诸葛亮把自己的感情、志向、理想寄托在书本中,读书学习又反馈给他的是功成名就。这就不能不说读书的重要性了。

图片来自网络

好男儿志在四方,但这个“志”不论大小,总得自己先盛一肚子墨水才行,即便是上述仕途无缘的诗人也不能说他们是没有“志”了,只是“志”不吊死在仕途这一棵树上罢了,也没有人规定只有做大官、挣大把银子才是实现人生价值。反观现代社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立志”的人却越来越多,譬如:“下次考试我要考一百分”、“先赚他个一个亿”,又或者是“明天我要……”、“后天我要……”所有的事情都停留在虚飘飘的口头承诺上,等到愿望或志向没实现时,又会悔不当初,但及至下次,仍然是重复之前的轨迹罢了。这样虽然立了一个又一个“志”,却是毫无用处的,唯一有用的大概就是当时骗骗自己,让自己一时蓬勃起无限的斗志,尽管这斗志也无非只有三分钟罢了,然而不管几分钟,也毕竟是“努力”过了啊!这么看来,又多了一条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了。立这种“志”的人一方面没有坚持的毅力,另一方面也没有通过读书学习来获得相关的理论支撑,结果自然都是失败的。

在我看来,无论立何“志”,都得先读书,读书是学习最基础也最根本的出发点,因为只有书读的愈多,眼睛才更明亮,心灵才更透彻,智慧才更卓越。就像一把生满铁锈的斧子,经历了千百次打磨,光彩才能现于人世。

在此劝君多读书,不为别的,只从本心尔。

相关文章

  • 志在四方先读书——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好男儿首先得多读书,书读的多了,即使“粗缯大布”气度也自然不凡。颜真卿《劝学诗》中说的好:“...

  •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

    关于阅读的一点思考 ——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之法无他,...

  • 关于读书一点思考

    读书和作者的关系几何? 读书就像是一场跟作者的对话,从明确作者要表达的观点,通过自己的想法和作者提出的观点进行批判...

  • 不喜欢学习,到底读不读书

    关于读不读书的一点思考。我身边很多辍学的人,每个不想读书的人身边都有一个不读书但是很有钱的人做例子,还有自主创业作...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看一本书看到不想吃饭。也许你体验过,比如,小说,尤其是言情、武侠小说 。 那么,对于一些严...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经常被整理电子书架搞得焦头烂额,想要所有的电子书都在一个平台上能够找到,追求已读、未读的完美记录…… 其实这些只是...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1. 不记得多久前买了陈果老师的一本【好的孤独】,正好在抖音上看到了她的一个视频,顺手给她留言回头去看看这本书。早...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傅彩,读书足以成才;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在与智者交流;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前几天在某个平台上看到这个一个视频,视频里博主的家里堆满了书,而他正在拆一个快递,快递里是刚买的十来本的书。另...

  • 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昨天拜读了李砍柴院长的文章,我仿佛能跟着他的视觉,看见了落在檐角的跳跃的阳光,仿佛穿越了千年看世事的变化。明白了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志在四方先读书——关于读书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al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