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立秋的前两天周末,去了从化徒步。
一起的还有丽香,一个爱读书又负责组织读书会活动的姑娘。
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分享碎片:
丽香:
1,山上基本上都是竹子,沿乡村公路走的时候看到的竹子是带点黄色,青中带黄。但走山路的时候,走在竹子下面的时候,完全没有站在外面看全局的那种朦胧感。一个是走在森林里面,一个是在森林外面看风景,给人的视觉感受完全不一样。
2,地衣和苔藓,它们的颜色有层次感。根部的颜色深,越到叶尖的地方颜色是越来越浅,接近于黄色和白色,颜色的层次感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
稻子:
颜色是我们这次的活动主题之一,你观察到了竹子颜色的变化,也关联了自己的感受。
每天,我们都会产生一些模棱两可的感受,即使觉得有趣但往往处于浅浅的状态,这时自己不去有意关照,风一吹可能也就忘了。我们鼓励关注身边日常,你可以继续追问自己感受的“不同”到底是怎样的?并尝试把它描述出来。你可以继续寻找更多和颜色有关的发现。你可以继续追问你既往的经验和颜色之间的关系。
你也可以发问土壤、植物、天空颜色之间的关联,颜色和腐败之间的关联等等。或者,你可以尝试眼睛里全是颜色组成而暂不在乎附着在具体事物上的方式。先去搜集大量的颜色,把搜集到的这些色彩做一些分类。分类的方式也很多,你可以用常见的如:喜欢和不喜欢分类,深浅、冷暖分类,也可以换其他更加有趣的方式。这时我们对颜色可能会有新的认知,也自然会延伸到另一个层面上去了。放下既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认识下颜色,这同样适用于你们其他几个人。
芒:
1,我在观察这个环境中少什么颜色,不包括天空的话少了蓝色,我是在只蜻蜓上面看到了。
2,自然环境中的颜色饱和度都不高,人造物颜色大多饱和度会较高。人的衣服也好,标识牌也好总是比自然的颜色要艳丽一点。就算是原料取自于自然的红砖,经过人的加工颜色也比自然环境的饱和度高一些。也可以发现,长时间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人造物,饱和度在自然的侵蚀之下也降低了,颜色饱和度的变化,也是融入自然的一个过程。
3,温度
我在行走的时候身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大,身体往外发散热量,就像是一层薄膜把自己和外界世界隔绝一样,即使我努力感受周围的环境,也只能看在眼里,却感受不到。但当你坐下来的时候,热量消散,这层薄膜也渐渐褪去,我开始能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划过皮肤,窸窸窣窣的自然之声传入耳中,即使我想视而不见,也总是能切身感受到。
讨论:
稻子:先说温度吧,你是怎么界定外界的?
芒: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以外的环境。当身体的温度升高的时候,即使我努力去在意环境,但我的身体感受不到。但是当你坐下来的时候,身体的温度降下来,就很自然的感受到了。
稻子:那在空调房里呢?
芒:空调房间可能是个太熟悉,太安逸的环境,即使我的温度和环境一致,但我还是会忽略掉周围环境。
稻子:你说的感受对象是指的空气吧。你提到了自身体温的变化对触觉认知产生的影响。可以继续体验如从阳光下突然走到树荫下的感受,在空调房中突然关掉空调后的感受,你可以思考你觉得热的判断是周围空气温度高还是自己体温高?热的感受是怎样产生的?你身上的这层薄膜还可以怎样的方式生成?你本已感受到身边薄膜的热,而你期待感受到更远处空气的不同?
你也可以尝试把这种感受继续延伸下去,看看这种认知下你对世界的感知是否有很大的不同。
小文:自然界颜色饱和度低的特点我也觉得特别明显。找来一片绿色的叶子,仔细看我们会发现上面的绿色并不是一种鲜艳的、无参杂的绿。新长的叶子绿色比较浅,掺杂着白色略带透明;时间长的叶子绿色比较暗,掺杂着些黑色,时间再长还会掺杂着黄色、红色。
很多颜色会跟旁边的颜色关联,一眼略过,很难发现饱和度特别高的颜色。
芒:人造物在自然中饱和度会降低,我看到灯笼,雨水刷过跟环境颜色反而越来越接近。
小文:像这个地面也是啊,开始是水泥原地,慢慢的渐变,泡得久的特别绿,泡得少的还是原来的颜色,过渡其实很多种颜色的。
Echo:跟大小,面积有关
丽香: 跟大自然的光线也有关系
稻子:在现代技术之前,颜料往往来自于植物和矿物,来源于自然。
颜色的选择,饱和度的选择和人的关系很大。比如造颜色的技术和能力、实际需求、审美习惯以及消费逻辑有关,这其中也和人性中的敬畏和倔强等等有关。自然有自然的逻辑,人对人造物有自己的逻辑,这几年不是也在流行高级灰吗?自然和人造物饱和度上的差异不是绝对的。
其次,我们和观察的对象之间是有介质存在的。比如阳光和空气改变了颜色和眼睛之间的关系,把色彩塑造得更立体和丰富。(介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常常被忽略,往往因不被我们觉察而不忽略,这其中也包括观念层面上的介质。)就像丽香之前提到的竹林。
最后还有就是时间,持续的、循环的外界条件作用于颜色,从而改变了颜色的饱和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