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雪松
1949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5月3日杭州解放,接管的监狱是国民党陆军监狱,有国民党直属,军统特务专管的监狱,现在的地点在望湖宾馆。然后最早成立的是乔司监狱,以关押政治犯,土匪,氓流为主。
这段历史发生了很多很多事,具体就不细说了,过去的几十年不只是监狱,全国人民都一样都是从苦难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监狱是在83年后重新成立的,浙江省第二监狱。
首先我先讲讲我们监狱民警一天的工作。
早上起床 6点15之前要到岗,罪犯开始刷牙洗脸,我要带他们去把饭车水车从食堂拉回宿舍,早饭可能是粥,可能米饭,可能是面包或包子。吃完早饭排好队伍边走边唱歌到出工场地进行劳动,整个劳动的过程可以参考服装厂的服装制作流程,基本一样,因为安全因素考虑,我们只做女装,像低中高端的女装我们都会做,作为民警我们一个要管理他们的劳动现场,督促他们完成劳动任务,一个要注意监管安全,因为我们看押的都是犯人。中午吃饭,下午再上班,晚上5点吃饭,看看新闻,到21点准时熄灯。
伙食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非常有规律,而且伙食搭配也非常合理,很多犯人进来之前很瘦的,来这里起码胖了10几斤,有的犯人进来之前身体很差的,来这里之后因为生活规律,身体被逐渐调理好了,每周必然有一天是全荤的菜,比如红烧肉,红烧鸭块什么的,因为是大锅烧的,所以味道非常不错,每逢节假日会有节假日加餐,有的时候出工路上突然下了雨,厨房还会烧上一碗姜汤给他们去去寒。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天天大鱼大肉,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份新年大礼包,里面有很多零食和饮料,而且过年放很多天假期,有很多活动可以参加,比如游园,气排球之类的户外活动,还有自己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所以过年对于他们来说乐趣满满。
身份
他们是犯人,犯了不同的罪,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身边这么多的犯人,而且都是重刑犯,心理是有些惶恐的,直到后来慢慢相处才逐步适应下来,因为通过相处的过程你能了解站在你面前的这个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犯过什么样的罪,以及在你面前会做什么样的事,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行为基本能够形成一个预判,所以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基本可以预知存在的危险。
待的时间久了就会觉得他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服装厂的工人而已,只是他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这里,一周劳动五天,周末有一天是可以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乐器,面点,棋类等等课程,另一天是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那一天他们一般就是看看电视,看看电影连续剧什么的,一般我们看什么他们就看什么,不过他们以看抗战剧为主,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层出不穷,百看不厌,偶尔他们会看些韩国偶像剧,古装剧。还有一部分人捧着书在看,基本都在看小说,还有一部分人,在下象棋,打牌,三国杀,围棋,军棋都有,自由活动的那一天对于他们总体是轻松的。
人性化
监狱的总体发展方向肯定是越来越人性化的,有的人可能就会想了,现在监狱这么人性化,对待犯人这么好了,会不会不太好。其实作为犯人虽然被关押起来了,但是他们的基本权利还是享有的,特殊的比如结婚也是有的,他们有免费的医疗,但是监狱的医疗条件是十分有限的,这会产生可能一些疾病难以及早的发现,但是小病的治疗一般是没问题的。然而这里毕竟是监狱,是他们失去自由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其实往往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刑期长的,婚姻肯定难以维系,特别是那些刑期长的,家里人天灾人祸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发生的,比如突然有一天亲生父母或者养育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去世了,自己是没有办法去见他们最后一面的,只能够打打电话,或者写信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减刑
作为犯人根据法律的规定他们是可以减刑的,减刑需要一个标准,就是分数,有多少分数可以减多少刑期,平时他们可以通过劳动赚取分数,当然他们的劳动可有工资的不过不多,就几百块钱,他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良好的表现赚取分数,对于犯人来说分数就相当于我们的金钱,一般来说他们心中最看重的就是分数,通过赚取尽可能多的分数早点回去。所以我们电视看看某某名人减刑了,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分数,然后用分数换取自己的减刑奖励的,当然目前来说不是所有的犯人都能用分数换取减刑奖励,比如贪污腐败的官员,国家抓的比较紧,因为毕竟减刑只是法律用来促进罪犯自我改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属于他们的权利。
改变
罪犯的本质改造是我们经常提出来的一个问题,通过常年累月的观察发现,刑期短的人想要获得改变其实是很难的,刑期长的人改变也很难,但刑期长的人出去了往往不会犯罪了,他们往往不是不想犯罪,而是不敢犯罪,毕竟失去自由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刑期长的人会潜移默化的习惯性的改变,所以一般来说刑期长的犯人出去以后的再犯罪率要比刑期短的犯人低,当然确实有一部分罪犯,在刑满释放之前就自我改变的比较多,他们真正在监狱里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我不能说他们是弃恶从善了,只能说他们确实成长了很多,但是真正的改变确实是很难的,这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都很难,但是虽然难,可以确定的是人可以改变。
犯罪
一般我们认为犯罪离我们并不远,其实不是,犯罪离我们很近,有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贪婪的念头,一个帮助朋友的热血,一个冲动你就成为了一名罪犯,一个云南籍的毒贩他说,在那里他们的毒品就和我们这里的菜市场是一样的,摆摊贩卖的,那一天他一个朋友说想吸毒,他就顺丰快递给了他一些,然后被抓了,判了15年。有一个安徽的犯人,因为朋友在大排档喝酒被人打了所以叫了几个朋友找回场子,一棍子下去被打的人颅内出血,死亡。一个正常上班的打工小青年在ktv请朋友唱歌,因为朋友起了冲突他去帮忙一拳把人打死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年轻人因为贪婪帮忙偷偷运了一点毒品被判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他知道贩毒会被判刑,但不知道会被判如此的严厉。梁文道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普通人离杀人有多远》,其实描述的就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般,所以到底人为什么会犯罪。这几年的工作我总结了很多,比如从小的教育,很多犯人从小亲情缺失,由父母爷爷奶奶带大,或独自流浪长大。又比如结交的朋友,朋友间的那种友情经过那一个年代“古惑仔”式的浸染之后得到了升华,他们属于真正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一代,但往往被插了之后,进了监狱了才发现之前的朋友或许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可靠。比如地域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来说,细看每个省份地区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而有的省份它的犯罪率就相对高一些,而且很明显的是犯罪类型也会不一样。再比如生活技能的缺乏,以及人类贪婪懒惰的天性等等。但是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制度问题,从某个方面讲,他们的犯罪,只是企图钻过制度的漏洞而不被发现,如果制度有足够的完善,他们大多数人的犯罪或许都可以避免。
而在这之前,我们永远不要自大的认为自己肯定不会犯罪,人类都有欲望和冲动,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不断补充自己的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自知力与自制力在某些关键点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亲情
对于罪犯来说亲情是他们心中的寄托和挂念,我管辖范围里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帮朋友出头,把一个日本人捅成了植物人,被判了无期,他年迈的母亲就从遥远的东北赶来,在杭州的某个角落里努力生活,她告诉自己儿子会一直陪着他,等着他,告诉儿子自己在杭州开了店每个月收入上万,让儿子在监狱里多花钱吃好穿好。但是据我估计她只是在店里打工,睡的是小区地下室,月收入过千而已,她只为离儿子近一点,每个月能够见上儿子一面。每个礼拜她都会写上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的信件寄给儿子,儿子也因为漫长的刑期在监狱里逐渐懂事。然而刑期漫漫,她需要等待的时间还很长,慈母多败儿,此话真不假,对待孩子一定要宽严相济并以严为主。别说是犯人一般的人也都需要有亲情的陪伴,一个人一旦亲情方面缺失结果往往是偏消极的。犯人在监狱里提到自己的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往往是,希望父母一定要活着等他出去,他出去了以后一定会好好尽孝。
关于写信
很多人觉得信件在这个时代已经没落了,人们不再通过写信来交流,但是对于监狱里的罪犯来说信件是他们和外界沟通的最多的联系方式,因为他们每次打电话的时间都是限制在5分钟的。信件我认为其实是一种很能表达个人心声的一种方式,我看过很多很多犯人写的信,抛开他们的犯罪身份光看信,你或许完全看不出他们是一个戴罪之身,或许他会每个礼拜都写给还在上小学的儿子,隐瞒自己在牢里的事实而说自己在遥远的地方当兵,为国家奉献,教给儿子无尽的做人道理,希望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看到儿子的成长,他们在信中往往能表达出细腻又朴素的情感,让亲人们耐心等待他们出去的那一天。
关于爱情。
对于当前形势下的重刑犯来说,他们的婚姻是难以维系的,因为刑期太长。然而也可能会有例外,有一个小伙子都已经在监狱里5年了,他依然拥有两份真挚的爱情,有两个姑娘都表示会等他出来,坐牢的小伙子也没钱,家里也没啥亲戚,非常瘦小的一个,但是我看了那姑娘的信,就感觉爱情的潮水滚滚向我袭来,不知道单身狗们听到了会不会受到伤害,插一句,信里还寄来了女孩的照片,挺好看的,希望大家不要羡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