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作者: 静默如迷 | 来源:发表于2021-11-25 21:07 被阅读0次

这节课是在学校的安排之下准备的一节课,兴庆区教研员马老师和银川市教研员仇老师都来停课。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整体来说,这节课是挺不错的,两位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肯定,仇老师虽然没有主评我的课,但他从一个细节处肯定了我的用心:因为学校会议室的大屏幕比较低,几乎挨近地面,如果正常放课件的话,下面的部分除了前两排学生,后面的大多数学生几乎是看不到。所以,在前一个晚上试课件的时候,我将课件整体上移了三分之一,这样就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到课件内容。我觉这是很平常的事,没想到再上完课后,我的这个小小的做法竟然得到了仇老师的极大肯定和赞赏。仇老师讲到了家乡的一句俗语“有个歪木头没个歪木匠”,然后又讲了自己的时间木匠父亲顺着“8”字纹理的木头做床的事情,意思就是对于歪木头就应该有何歪木匠来治。而对于那个落地的大屏幕,我就是个“歪木匠”。

以上是题外话,但得到仇老师的肯定,我觉得应该记下来。

马老师主评我的课,先在根据马老师的评课,反思这节课,有以下改进之处。

一、导入、巩固基础环节也要注意学生四维的进阶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道题,如下:

在这个环节,再加一道判断题,如“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这句话中的“通常”可以去掉,改成“松鼠一胎生三四个”,让学生判断,通过判断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素养的提升。

在检测完学生的字词展示的时候,不要知道出示写得正确的学生的作业,应该出是有错误的,让学生纠错,再展示正确的。仇老师说:我们老师主要教学困生,好学生自己能学会,不需要老师花心思教。是的,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学困生,教会了学困生,何愁其他学生教不好呢?

二、自主学习体会语言环节

1. 课后题中的例句跟课文要对比学习,同时出示,在对比中体会说明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出示了课后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三个例句,进行学习,然后再进行学习课文的,我应该将每一个例句跟课文当中的相关句子同时出示,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说明文语言不同的风格。

2.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还要向前迈一步,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松鼠的尾巴描写的特别详细,是因为松鼠的尾巴是最有特点的。课文是这样写的“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其实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说到了前一句,这个时候我可以稍加引导,比如“关于松鼠的尾巴,还有一句精彩的描写,我们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要抓住事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进行细致描写。

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松鼠的一句话,这样的要求不具体太泛。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应该是任务驱动,要明确、聚焦,不要空泛。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涉及问题涉及学习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具体的指向性,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学习,具有可操作性。

三、学法迁移、合作学习环节

马老师指出,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还要重视小组合作的文化建设,注意学生语言的规范,方法的指导和分工的明确等。

这也让我意识到,平时的小组合作有些过于流于形式,而没有做到真正的指导,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上,一定要对小组合作加以规范和指导。

四、当堂反馈环节

在当堂反馈环节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介绍宁夏的枸杞,马老师和仇老师建议我不要写宁夏的枸杞,而是用课本上交流平台里面的练笔,进行《白鹭》的改写,先扎实落实课本上的习题,实现在“双减”政策下的精准教学。

其实这个环节一开始我的设计就是改写《白鹭》,但因为之前听过马老师的讲座,为了突出宁夏特色,我又改成了写宁夏的枸杞,觉得这样肯定能得到马老师的肯定,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想着投其所好,去迎合他人。

虽然这个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上不太出彩,但是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尤其是在设计作业或者练笔的时候,一定要先解决书上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双减”政策下的精准课堂教学。

相关文章

  •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校的安排之下准备的一节课,兴庆区教研员马老师和银川市教研员仇老师都来停课。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整体来说...

  • 《磨课2》

    2018.08.08 汝外教育叙事 009 五上第一单元《看海》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 《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 《松鼠》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松鼠》一课,在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到课后一的分条梳理信息上,我先让学生进行自读思考,并试着自己梳...

  • 《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

  • 《松鼠》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简单介绍本课的作者,本文是一篇法文著作...

  • 《松鼠》(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环节一 了解作者,检查词语 两张词语,都是先请一位学生读,然后纠错,最后齐读。用时较多。 改进:这个环节中的生字词...

  • 聆听文字的声音——寻找木兰

    聆听文字的声音——寻找木兰 ——《木兰诗》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课时: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1. 学习通过分析文...

  •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体会课文是怎样准确、清楚、有条理地介绍明白松鼠的特点...

  • Are you feeling bored?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Are you feeling bored?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再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松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ba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