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第二次作业】
情境创设下的语文实践活动
提交人:23G0432 李丽娟
一、学习心得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它需要在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想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在高中阶段: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占据主导。教师应该具备资源开发意识,明确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来教?教到什么程度?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将教课文、教阅读、满堂讲变为用课文教、教写作、自主学。
“学习任务群”打破了以往课程内容中零碎、不系统的学习情境设计。它要求学生需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体会语文学习的意义与乐趣。同时,“学习任务群”的出现也要求教师在评价、交流以及情境创设等言语实践活动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重视。
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与项目化学习不谋而合,诸如整合课程 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合作探究等方面二者都有着近似的表述。
蔡可教授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规划了 18 个语 文学习任务群,从言语实践活动的角度,语文学习任务群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根据蔡可教授的关于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可以归纳与总结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整合学习素材—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学习—监控教学活动—学习成果评价分享。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该从现实出发为学生拟建出基于真实生活的情境,并且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个具有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动机的学习任务,或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方向任务进行学习探索。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学习。语文学习任务群所要创设的情境可以参考王宁教授的观点:
“这种语境对学生而言是真实的,是他们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也就是能引起他们联想,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二、单元目标及教学内容
针对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笔者拟设定以下单元教学目标:
[if !supportLists]1.[endif]梳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构建整本书的阅读经验;
[if !supportLists]2.[endif]通过筛选整合信息,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if !supportLists]3.[endif]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教学内容:
[if !supportLists]1.[endif]梳理《红楼梦》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if !supportLists]2.[endif]梳理筛选红楼梦中重要词语(如:量词、语气词)探究《红楼梦》中关键人物形象
[if !supportLists]3.[endif]鉴赏红楼梦诗词,洞悉人物命运变化,探究作品主题
三、教学活动设计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准备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契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红楼梦》将作为中华文化经典进入文化展厅进行展览,请设计四字词“宝钗印象”,向外国友人隆重推介薛宝钗。
提示:可重点研读宝钗出场(第4回)、暗示“金玉良缘”(第8回)、宝钗生日(第22回)、宝钗扑蝶(第27回)、宝钗劝谏宝玉(第34回、36回)、宝钗体恤湘云(第37回)、宝钗规诫黛玉(第42回、45回)、宝钗协理大观园(第56回)、宝钗成婚(第97回)等情节。
2024年3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