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个人最大的无奈就是有两件对自己终身至关重要,却又肯定无法选择的事儿,一:性别。二:家庭。
在众说纷纭的家庭教育中,原生家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总觉得原生家庭起这主宰孩子未来的生杀大权。当然,原生家庭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无可替代的,却不是唯一的。
有一位搞教育的专家讲,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往往现象能看对,但是原因未必能说对。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上有问题,这是现象。但是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家长离婚,家庭不完整导致的,而真相未必如此。很多父母离婚的孩子,一点问题也没有啊。红遍大江南北的“娘娘”孙俪,就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可是,人家性格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正导致孩子最终性格的真正的原因是那位长期生活在孩子身边的父亲或者母亲!如果这位父亲或者母亲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整天抱怨和压抑甚至是攻击,给孩子带来的阴影才是最终导致孩子性格的嘴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父母离婚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离婚后和孩子一起生活的那个父亲或者母亲,才是孩子最终性格形成原因。
2
原生态的家庭,是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逃避的要去面对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遇到一个温暖而又稳定的原生家庭,无疑是中了大奖。可是,我们的身边,却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原生家庭。总是无可选择的必须要和那些性格有着严重缺陷的父母一起生活。
那么,是不是原生家庭的不尽人意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呢?当然不是!我们总爱把自己的个性归结到我们不快乐的童年,总觉得童年的阴影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最终影响一个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
每个人的性别天注定,每个人的家庭前辈子修成,都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给了很多人一个借口:如果我是个男孩子就太棒了,如果我是个女孩子该多好,如果我是个富二代那么......
不尽人意的童年,带给了我们伤害和自卑感,如果在整个童年中,既没有温暖的家庭庇护,又没有遇到让自己温暖的人,那么我们很容易觉得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甚至会自卑的认为,我们原本就不配得到美好。
纵观如今的问题少男少女,他们对自己的放纵,并不是真的从骨子里就是坏的,而是企图通过自己的离经叛道,引起父母的注意,毫无例外的,他们都觉得父母欠了自己的,他们企图通过他们的手段去或者让父母负罪,或者让父母屈从。
而所有的源头,都是来源于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感,然而,今天,我所说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贬义词,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把自己从这种自卑的泥沼中拯救出来,才有可能与过去和解,放眼于未来。
3
自卑感其实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同行的人的比对,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才有可能认识到并非只有自己才会看起来胆小、懦弱,而那些即使是表面上很强势甚至是很自负的人,内心也同样有自卑感。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表面自负,对于自己的做法绝对不容许他人置疑的人,其实这些都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童年经历的确会对人造成影响,但却不能决定人的行为。同一种经历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因此,真正束缚我们的不是环境,而是思想。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不幸福,并不意味着他长大后也得不到幸福。他既可能埋怨命运不公自暴自弃,也可能想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同的解读方式,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命运。
4
有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母亲成天的抱怨和攻击中,一直对自己的父亲心存怨恨,只要逮到机会就会攻击父亲和父亲现在的家庭,直到长大后,她才发现,原来母亲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孩子很是崩溃,一方面是自己长期憎恨的父亲,一方面是长期抱怨攻击的母亲。那这样的孩子能够得到幸福吗?当然可以!
童年不幸福的孩子,如何能够华丽蜕变成红遍大江南北的“娘娘”呢?个体心理学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现实,及时与过去和解,接受现实,然后着眼于未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样,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努力的过程中,改变自己,一旦校准目标之后,就要像弓箭手一样,绷紧身体和精神,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你锚定的这个目标来服务。这样,在一个个达成目标的成就中,就能拨开云雾见天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