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高考作文真题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13:13 被阅读0次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1

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看这一道高考作文真题,我感受到国家文化战略在此题中的深意。文化自信的建立,需要我们沉浸在中国文学经典《红楼梦》的深度鉴赏之中。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优雅精致,体会到中华民族绵亘至今的东方美学传统。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1
2022年全国新课标甲卷语文作文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 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指导

①从选材来看,选段具有传统文化韵味;从命题来看,切入角度比较新颖,真正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联系现实的迁移能力;从难度来看,具有一定审题难度的,但是,学生一旦找到了三者之间“继承”“改造”“创新”之间的隐含关联,又属于比较常规的话题,学生是有话可说的。

②该命题表现出了加强教考衔接,有效服务“双减”,切实引导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的典型特征,意在引导学生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该作文命题从情景与应用、借鉴与创新的角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思辨性、独立思考的价值性在今年作文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该作文命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殷切诉求。

④该材料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这都是一个围绕着“学以致用”的问题。

⑤这三个不同的取名方法,代表了做任何事情的三个境界:学——思——悟。这样一看,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可从个人切入也可从国家社会大角度切入。

相关文章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1

    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看这一道高考作文真题,我感受到国家文化战略在此题中的深意。文化自信的建立,需要我们沉浸在中国文学...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3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学习强调基础要扎实。习总书记曾勉励青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打牢知识功底、积蓄...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4

    2022年5月,适逢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的成长,反映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2

    天行健,君子以令自强不息。不断地完成对自我的超越。跨越,再跨越,这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最强的时代之呼声。新时代,新高度...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6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有关“烟火气”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该作文题由考生熟悉的“烟火气”入手,以浓郁的...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5

    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题,一直以来都追求明确的命题意识,大多以命题作文为主,文体明确,一个议论思辨,一个联想感悟,不在审...

  • 热点:高考作文真题7

    今年是浙江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这道作文题目一改浙江省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风格,与全国卷(新高考)接轨了。这...

  • 2020高考作文之我见

    2020年高考第一天落幕,随之高考作文题就成了今天最大热点。老树蹭一下热点,谈谈浙江卷与全国卷1作文题。 浙江卷 ...

  • 徐心老师: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大语文老师

    高考已经结束,最为热点的话题就是作文了。 去年的高考作文是大国崛起,我还试着写了一篇高考作文。看到今年的题...

  • 「必备」能否拿下作文高分,就看这三项技能了

    今天是简书写作的第67天。 昨天,高考作文题热度碾压粽子节。高考作文题一直是每年必抛出来的热点话题。 今年的全国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热点:高考作文真题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ce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