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曾经放过我们摇篮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出生、成长。长大后,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远离故乡,去他乡发展。也许我们会学业有成、事业顺畅,也许我们会步履维艰,但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当告别父母离开家乡的那一天起,故乡就像打碎的花瓶,不再完整,但每一个碎片里都有故乡的气息。
端起那碗汤圆时,想起家乡元宵节的场景;喝起杯中甜酒,尝到母爱的味道 ;听到一声乡音时,仿佛回到故乡。
尝过千样美食,看过万种风景,只有家乡最美,故乡最亲。
忘不了那一缕饮烟,还有灶前忙碌的母亲;忘不了那一山松涛,还有荷锄收工的父亲;忘不了那一河碧波,还有水中嬉戏的姐妹。
低矮的老屋,破旧的小桥,成片的芦苇,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有着别样风情。
地里的野菜,树上的槐花,山间竹笋,随手可摘的果子,都有着别样味道。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这个故乡也许是现实中的,也许是想像中的,这并不防碍我们写故乡,思故乡。我们收录了一百名作者的乡情文章,大约二十万字左右,试图拼一幅故乡全图。全书共分为九辑:
一是写故乡的美食,如“汤圆,姑蔑美食里的终年愁”“快过年了,我想回家吃甜酒了”“记忆中的臭豆腐”等。我们可以染发,可以化妆来改变容颜,我们可以学习语言进行交流,但我们永远也改变不了对家乡美食的偏爱。
二是写故乡的美景,如“浮生若梦,那种怀念,那片土地”“哦,我的故乡”“远山”“青青西河堤”等。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描绘出我们最美的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那怕是苦井水,那怕是深山沟。
三是写故乡的风情,如“麦香”“惊艳了童年的那条青蛇”“红土地泥屋”“井”“一缕炊烟牵情思”等,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家乡那一种,普普通通的一座老屋、一条小河,因为有了感情而变得风情万种。
四是写风俗的乡情,如“社祭”“看大戏”“家乡的年味”“绝味”等,风俗是沉淀在文化中的传承,是留在民族中的记忆,清明寄哀思,中秋盼团圆,那种有仪式感谢的日子,像彩色的书签,镶嵌进岁月里,变平常的日子为值得纪念的日子。
五写故乡的人物,如“王二爷的故事 ”“父亲是邮递员”“妈妈很美”“故乡茅草屋的故事 ”等,那些人是我们的亲人,是乡亲,他们哺育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温暖,故乡因为有了他们,才与众不同。我们心底最柔软、最深情的地方就是故乡亲人。
六写故乡的事情,如“故乡的贡院”“南门口折迁记”“那年压岁钱的风波”“打麦场”,故乡的历史、名人、事迹都会让我们着迷,故乡的每一点改变都要会牵动我们的心,故乡的小路、故乡的渡口、故乡的老桥,就像老照片留在记忆中。
七写梦里的故乡,如“梦里依稀是故园”“魂牵梦萦我的故乡”“我的乡愁是个梦”“魂里梦里的那个名--阿吉拉”等,谁会不思念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的身体无法回到故乡,我们通过做梦,一次又一次梦回故乡。
八写海外的乡情,如“驻足吉隆坡”“漫步阿拉威运河堤岸”“风雨又清明”“总把异乡当故乡”等,身处海外,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怎及故乡的情深似海。那里的美食外表相似,而味道不同,那里的语言不及乡音亲切,那里的明月也少了家乡的韵味。
九写人在家乡,如“人在重庆”“南宁,我的家”“东莞,我的家”“我曾是个有矿的人”等,那些热爱家乡,从未想过离开过家乡的人,他们是家乡的建设者,为家乡的美好而自豪,家乡也因他们而美好。
我们收录精选了一百多篇乡情乡韵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感动,哪一篇也舍不得放弃,这样结集出版的图书也一定会让读者感动。假如能够得到简友的大力支持,我们就有信心把这件好事做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