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一
浪漫排箫
排箫是一种浪漫色彩很浓的器乐。说他浪漫主要是因为他音色迷人具有极大震撼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排箫的精彩演艺,大型超市、茶楼、影视作品中就随处可闻。
那天无意中在碟市看见了一本由排箫演艺的世界名曲。于是我毫不犹豫买了回去,反复的欣赏,听得我是如痴如醉,大长见识。不知是排箫的音色打动了我,还是世界名曲的旋律影响了我,从此我就与这二十余根竹子拼起来的乐器结下了不解的缘份。
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我购制了一支排箫。神奇般的音乐从何而来?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学习她。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公开发行专门为排箫所学习的专业教材。办法只有一个——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我终于练出了一首美国歌曲《回忆》。在随后的日子里,我练出了更多的曲目。如:《人鬼情未了》、《军港之夜》等。
从此排箫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心身疲惫时听排箫,春风得意时吹排箫,朋友聚会时谈排箫……轻年人喜欢排箫,因为她音色浪漫,激发热情;中年人喜欢排箫,因为她节奏稳重,抒情从容;老年人喜欢排箫,是因为她旋律柔和,净化心灵……
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排箫源于何处,有记载说是乌克兰,也有说是古印度,但更多的记载是在我国战国时期,我以为排箫源于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现代人还没有忘记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精神瑰宝,我们没有愧对祖先,先人是智慧的,我们是幸运的!
注:该文在2005年《株洲日报》发表。
作品集:二
古埙文化
六千多年前,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上,考古学家们从厚厚的淤泥中发掘出一枚小小的椭圆形陶器。从外形断定,这枚陶器既不便用作生活器皿,也不可能用于装饰。这枚神秘的陶器究竟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充当什么角色呢?考古学家们正疑惑之时,一位音乐人一眼认出:这是埙——一种古老的乐器。
无独有偶,在陕西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也发掘出一枚埙。这说明,六千多年前,华夏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都回荡着粗朴、浑厚的埙声。
埙声从历史深处奏响,今天仍然缭绕于我们耳际。只是埙有了很大的变化:外形由单一变得丰富,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结构由简单变得复杂,从无孔到形成完整的七声结构,历经漫长的岁月、无数代人的探索。现在的埙能吹出完整的半个音阶,表现力和感染力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独奏乐器。
埙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一支标准的专业用埙真可谓是百里挑一。关键是烧制过程中音准难于把握。十枚制作精细的生埙放入炉内烧制,出炉时也许是“全军覆没”,也许只余一两枚可用。埙的烧制技术到如今还是一个世界难题。正因如此,一枚形状精美、音阶完整的埙不仅价格昂贵,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正因如此,埙也成了人们热衷的收藏品。我有一个朋友,他不惜重金收购了许多各个时期、各种形态的埙。他自称每一枚埙都有一段佳话。在收购一枚明朝的鱼形埙时,他竟风尘仆仆跑了三个省,行程约三千多里,这股狂热劲真令人叹服。
我国所有高等音乐院校竹笛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副修埙的演奏。可见埙在业内早已是一件非常严肃高贵的乐器了。在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背景音乐中,大量使用埙演奏,把血淋淋的杀场和生离死别的感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如今人们在许多场合都可以欣赏到埙的演奏,那古朴的声音让人神游于遥远的历史中,充分领略了深邃的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的民族乐团出访国外,埙更是必带的乐器之一。埙那深沉古朴的神韵被演奏家细腻精湛的表演展示得淋漓尽致,令无数国外友人称好叫绝。
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注:该文在2004年《中国民乐》报发表。
作品集:三
口笛趣话
七千年前,我们还处在新石器时代的祖先就已经创造了口笛。但在漫漫岁月中,口笛曾一度失传,并从音乐王国中销声匿迹。到20世纪70年代,又由俞逊发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将它复活,并提高到较完美的程度。
专业用的口笛,管径为1厘米,吹孔直径为0.8厘米。壁厚为0.2厘米。右面横开两个小孔,左面横开一个小孔。整个口笛,形状小巧,可以藏于掌心。构造也简单。但它的振动方式却十分复杂,据文献记载,其拱宸管可以演奏84个调,今天人们一般用来模仿各种鸟鸣。看来口笛貌不惊人,却技惊四座。在它娇小的身躯里竟有如此魔力,于是有人把它称为最高音笛。
正因如此,口笛富于独特的音乐魅力。家喻户晓的口笛曲《苗岭的早晨》展现了清晨各种鸟儿竟相争鸣的喜人场面。口笛与交响乐团的合作令听众大开眼界,口笛演奏家自信的表演,伴奏者卖力的加盟,勾勒出一幅极为和谐的音乐图案,充分展示了民族管乐的无穷魁力,标志着中西音乐合作的成熟。
但要成功地驾驭口笛却非易事,夸张一点说:演奏口笛是向人类的极限发起挑战。口笛的演奏技巧主要是指法和气息的运用,要把它演奏成像样的音乐需要极好的音准概念和极强的运气能力,否则吹出来的只是噪声。口笛演奏者可以说都是“带师学艺”,首先得是一名优秀的竹笛演奏家,才能登堂入室。但并非所有的竹笛演奏者都能自如地吹奏口笛,其演奏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口笛的历史资料流传较少,需要今天的人们努力去发掘、整理并再创造,尤其是需要年青一代的演奏家付出毕生的精力与智慧去探索和研究,才能再现口笛灿烂的古代文明,重塑它今日的辉煌,确保它在未来岁月中长盛不衰。
注:该文在2004年《中国民乐》报发表。
作品集:四
听箫说箫
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由于它具有动人的音色和高雅的神韵,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讴歌吟咏。它维系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的喜爱。
箫通常分为两种,一种箫管稍粗一些,有六个孔(前五后一)叫做“洞箫”或“凤凰箫”,这种箫在民间最为流行。另一种箫管稍细一些,有八个孔(前七后一)叫做“琴萧”或“雅箫”是专门用来与古琴合奏的。
纵贯古今,萧与文人有一种不解之缘。曾有人把箫的声音比喻成书斋里的呻吟,我以为正是恰到好处。前人视吹箫为一种神圣的事务来对待,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对人心态的定位都注重之极,素有“敬香吹箫”之说,所以吹箫者一定要具备儒家的中庸世态,心平气合才行。
在箫还没有普及之前,只有那些书香门第,金粉世家才有可能弄笛吹箫,当然不泛一些侠客豪杰在江湖闯荡中随身携箫。金庸的不少作品里都有过吹箫的场景,特别是女子吹箫雅韵实足,箫声过后随之而来的也许是一场恶战也许是一场激动的情戏。
自古以来贵州的玉屏箫和福建的尺八箫在我国最负盛名。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的玉屏箫,福建的尺八箫较常见,但标价过高难以普及。江苏的紫竹箫现已占领全国大部分市场。
一般来说箫是成对出现的,上面还精刻有龙凤图案,正规字号打造的箫还属有制作人的姓氏及出厂日期等字样。
箫在民间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乐种中以及在古人、文人的琴箫合奏中,均有重要地位,但它很少作为独奏乐器来使用。我国笛箫界的前辈们,经过几十年的挖掘和整理终于把箫搬上了独奏的舞台。现已多次走出国门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亮相世人。
有关箫的名曲也是数不胜数如《梅花三弄》、《关山月》、《平沙落燕》、《春江花月夜》等都是千古绝唱。
箫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见证。
注:该文在2005年《株洲新区》报及《中国民乐》报发表。
作品集:五
葫芦丝风情
去过云南的人无不被那里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所折服,而稍懂音乐的人肯定会对那里的“土产”——葫芦丝感兴趣。葫芦丝为我国云南的傣族、哈尼族等民族广为流传,也许是竖吹的原因,人们也称它为葫芦萧,葫芦丝是以形取名,从外观看就是一只完整的葫芦,经过技术处理后,看上去更加精致美观,人见人爱。有不少国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云南,饱览了异族风光,还带上一两支葫芦丝作为纪念,当然外国人不是为了吹奏它,而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葫芦丝不但有一定的收藏、观赏价值,而让人更着迷的是那飘逸柔美的音色和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傣家姑娘和小伙一边跳着傣族舞蹈,一边吹起葫芦丝,前来参观的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赏,这种场面随处可见。用葫芦丝演奏出来的曲调,有胡琴的细腻流畅,也有笛子的欢快喜悦,更不泛古筝的情深意长。而当你闭目养神,尽情地欣赏一段《竹楼情歌》时,你会觉得全身高度放松,心中杂念立即消除,好像整个人都处于那旖旎的异族风情之中,让人感觉到如痴如醉,心旷神怡。
在当地,葫芦丝是传递爱情的工具,更是铸造婚姻的可靠信物。据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对傣家年轻人相爱了,小卜冒(傣语:小伙子)种竹子,小卜少(傣语:小姑娘)种葫芦,作为他们相爱的定情信物。有一年发洪水,村寨被洪水冲毁,为了逃生,小卜冒用竹子做成竹筏,小卜少拴上葫芦增加浮力,但还是难以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为了让心上人生还,小卜少毅然跳入洪水,小卜冒战胜洪魔活了下来,但对心上人的思念仍无法控制,他整日以泪洗面,于是用几节竹管和一个葫芦,做出乐器,用它来缅怀昔日的缠绵和爱恋。
葫芦丝其演奏方法较为简单,音域不宽,能被大众所接受。葫芦丝是我国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更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注:该文在2003年《株洲晚报》发表。
作品集:六
笛子漫谈
笛子又称横笛、横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在我国流传已有近八千年的历史。
笛子音色优美动听,通俗易懂,不但可以自娱自乐,陶冶情操,也可登大雅之堂,令人欣赏。独奏、重奏、合奏是笛子最基本的舞台表演形式,在各种戏曲音乐中笛子是不可缺少的成员,并常常担任领奏的角色。笛子的种类从音域和地域上分,大体可以分为:曲笛、梆笛,曲笛圆润、清脆,常用于演奏江南丝竹和昆曲等音乐;梆笛音色明亮、宽广。常用于“二人台”梆子戏等音乐。演奏技巧繁多是笛子的最大特点,有吐音、颤音、叠音、花舌、垛音、喉音、历音等十多种。笛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它可以模仿出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如各种鸟声、水声、风声、钟声等,当然这是笛子演奏的最高境界。有专家把笛子形象地描绘成“玉龙喷霜”,把其声音比喻“凤鸣”、“龙吟”。
“中国人学吹笛子很容易,一般一年半载就能够演奏得悠扬动听,不过如果你要攀登艺术高峰,精益求精,那么即使花一辈子的精力也是值得的”。这是我国健在的笛子界的泰山北斗赵松庭大师的一句很平常的话,意义深远。
注:该文在2003年《株洲日报》发表。
作品集:七
巴乌情缘
几年前,我随家人去云南旅游,带回一支紫竹巴乌,当时在我们内地那东西比较新鲜,至于她的声音我们也只能偶尔在一些云南民歌的片段中听到。把巴乌作为一门独奏乐器搬上舞台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巴乌凭着她独特的音色和富有人性的亲和力,很快流行于我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由于我会吹竹笛,也许是管乐的演奏有可借鉴性,也许是我对巴乌有着一种天赐的灵气和悟性,在很短的时间里我摸索出了巴乌的大部分演奏指法和技巧,也为我以后系统学习巴乌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一些资料的翻阅和与云南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交流得知,巴乌是云南省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主要流行于云南的彝族、傣族、哈呢族等民族,她发音主要靠簧片,音乐厚实,柔和淳朴、丰满、有着十足的异族风情。
有了巴乌的陪伴,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和活力,在舞台上、在餐巴里、在聚会上、在茶馆里、处处都扬溢着巴乌的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巴乌和我都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几年过去了,如今巴乌演奏及教学成为了我的工作和事业,我也把自己的的许多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巴乌的演奏、教学上。在2001年越南芽庄市代表团来株洲进行文化交流,我团义不容辞的接受了这次的对外演出活动,我以一首巴乌独奏《竹楼情歌》打动了外国朋友,得到了外宾的高度评价。在株洲市首届“人寿杯”器乐大赛中,我的学生程博一演奏的《侗乡之夜》荣获二等奖,我自己也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巴乌与我有了近十年的情缘,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听着悠扬的巴乌声一天天长大,青年们踏着明快的巴乌声走向恋爱、婚姻;老人们听着平静、浪漫的巴乌声回忆昔日的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