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与放弃

作者: 王学富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1:19 被阅读1545次

    普遍的情况是:一个人拥有许多,但不让自己幸福,缺少一样,就一定要去痛苦

    人生要学的东西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学会放下。许多时候,我们就是放不下,也正是因为放不下,人生有了许多伤害和痛苦。有时候,因为放不下过去发生的某个事件,我们带着创伤,无法接受新的经验;有时候,面对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放不下手里的东西,不能做出新的选择;时机与条件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暂时放下,却要一味强求;知道自己还不足承担某事,我们却要逞强,不能先放下来,让自己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能的或不可改变的,我们还是不能放下,非要事情做出改变,而不是尝试改变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并不属于我们,或者根本也不符合我们,我们看到别人有,自己就一定要有,这也是放不下……生活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放不下”,结果会怎样?答案我放在文章最后说。

    在生命的某些时候,我们需要做到放下,但放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性内部有一个很深的阻碍,使人每每无法做到放下。这个阻碍是:我想得到一切。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或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如此),以为拥有一切就可以变得完美了。他们手里抱的、身上扛的好处已经够多了,却不觉得幸福。他们眼里看到的更多,只要有一件眼里看到但手里没有抓到,那一件就成了痛苦的理由。普遍的情况是:一个人拥有许多,但不让自己幸福,缺少一样,就一定要去痛苦。结果是,幸福的条件很多,幸福却很少;痛苦的理由很少,痛苦却很多。原因就在于,他们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应该拥有一切,而不允许自己放下一件——当然,在他们看来那没有得到的一件总是最重要的一件。因为放不下,就一定要得到,因为得不到这一件,就盯住它不放,再也看不到拥有的其它许多件了;或者,因为得不到这一件,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变得毫无价值了。或许,这一件只是今天不给他,明天就会放在他手里,那也不行,他现在就要。这样看来,从表面上看痛苦是因为“得不到”,本质上却是“放不下”。

    “放不下”的另一阻碍是:想承受一切。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以为,能够承受一切表明自己非常强大,因此,他们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能承受……我们看到,那些想集天下之美于一身的人,总在担心自己会失掉任何一样好的东西,而这些试图把一切都扛在自己身上的人,时时都在害怕生活中会出现一点问题。但是,除了神之外,没有人可以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我将替你们把一切都承担下来。如果一个人这样想、这样说和这样做,那就等于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他不知道人的限度,因而会去承受人承担不了的东西,以至他会被压垮,结果成了这样:做神不成,做人也难了。这大概是所谓强极易折吧。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长期使用“放不下”的应对模式,可能导致抑郁在内部不断累积。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如:来自专业的帮助,以及当事人有意识的个人改变等),抑郁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形成抑郁症,甚至导致自杀

    媒体经常报道一些成功人士表面光鲜惹人羡慕,却突然因郁症而自杀。有一则报道中的女经理拥有令人羡慕的物质条件,感情生活也不缺乏,与丈夫和母亲关系很好,自杀之前还对他们表达深切的关怀之情。可以肯定,他们在为人处事上也是非常认真的,甚至在她自杀的宾馆,她都支付了足够的预定金。一切安排得周周到到,然后她自杀了,把悲痛和不解留给了亲人。这到底是为什么?报道中的回答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症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抑郁症?为什么患了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人们无从了解。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的情绪体验,其中包括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一种来自生命内部的阻隔,它的作用表现在,不管你在生活中建立了多少幸福条件,它偏偏要从中作梗,不让你从中获得幸福体验。在抑郁症发生之前,总有一个内在的累积过程,而且往往是在当事人不知不觉中累积着;这种累积又总与当事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例如,从本文所提出的“放下与放弃”这一视角来看,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长期使用“放不下”的应对模式,可能导致抑郁在内部不断累积。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如:来自专业的帮助,以及当事人有意识的个人改变等),抑郁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形成抑郁症,甚至导致自杀。我们总看到,一个社会成功人士的自杀会在周围激起纷纭的惊讶:这怎么可能?是的,从外在条件看来,一点都不可能,因为那里堆积了各样的幸福条件,但在当事人的内部,有些因素早已在累积和酝酿,直到某一天爆发为一场个人悲剧。人们并不了解,这种潜隐的抑郁可能扎根很深,深到道理、亲情、高等教育、成功事业都不能触及,深到使各样的救助方式如隔靴搔痒,甚至让不能真正深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变得效力不济。

    当一个人把一切精力都投诸于某些极端的、不可能的事情,他/她无法得到,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渐渐地,他/她感到累了,承担不起了,觉得没有意义了,终于要放弃自己了

    每天,我就在这个咨询室里接待任何一位求助者,倾听他们讲述。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当事人,拥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幸福条件:她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年轻美貌,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在读),其个人素养、见识、能力更非其学历所能言说。大学毕业之后,她在母亲创办的家族企业中承担重要职位,表现出卓越的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除此之外,她还拥有美满的婚姻,与丈夫性格相投,关系稳固,事业上互相搭配;还能与家族其他成员融洽相处,包括跟公婆的关系也为人称道;在公司里更是颇具影响力,社会上还有不少优秀的朋友……我的感觉是,她和她的生活几乎是完美的。但长期从事心理咨询,使我有点害怕完美。特别是,当看到一个人非要让自己和生活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下他/她可真要为此而受许多无谓的苦了。在我的心理咨询经验里,许多人或因为过于强求某事而没有得到,变得一蹶不振;或因为忍受一切以至压力太大,变得逃避一切。这都与抑郁有关。抑郁是一种隐藏在生命内部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又是周围的人觉察不到的,包括亲人,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不大能真正意识到,因此需要来自专业的真正帮助。

    当事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母亲,是她自幼崇拜的偶像,她愿意一生都跟随在母亲巨大的身影后面,但在她内心里还有一个同样强烈的渴望:要成为自己。从外在条件来看,她发展了自身的各种素质和才能;但在个人成长上,她的内在自我还没有跟母亲真正分离开来。在意识层面,她看到自己跟母亲有不同之处,但又害怕它们会导致跟母亲的冲突,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它们压抑下去;在潜意识里,她会跟母亲比较,想超越母亲或取代母亲,但那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在她的期待里,母亲会让她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但她没有意识到时机还没有到来,条件还不够成熟,反而因为受到这个强烈期待的驱使,时时担心母亲会剥夺她的机会,以至于在母亲面前,她连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都不敢提出来了。跟随母亲的这些年里,她拼命努力,进修学业,发展能力,简直要具备一切的优点,要在事业上成功,要做母亲的乖女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肯定。甚至,对她来说,只有得到母亲的肯定,才表明她是有价值的。我在面谈中问了一个问题:“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对母亲没有用?”当事人立刻否定:“没有。”接着,她带着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恼意说:“我一点都不担心,现在对她(母亲)来说,最有用的就是我,也只有我。”

    这话的背后并不是一个自信的我,而是一个没有自我确认的自己。如果当事人以为只有得到母亲肯定才表明她是有价值的,在生活中她很可能会为了得到母亲的肯定而忽略自己的需求,以至失掉自己。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得不到母亲的肯定,她就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会倾向放弃一切,甚至放弃自己。在后来的咨询过程中,当事人的自我领悟慢慢浮现出来:“我‘有用’不是由母亲决定的,我的价值由我自己来决定。”接下来我跟当事人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让母亲成为母亲,让自己成为自己。具体来说,这是为了让当事人开启自身真实的力量,向母亲表露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让母亲真正的了解她。当事人表示:“我不会成为第二个我母亲,但我可以成为我自己。而且,我现在觉得,我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就像你所说的,让母亲成为母亲,就是让她用她的方式去做她的事,我可以用我的方式去做自己的事。母亲将来会给我什么,现在不去管它,也就是说,可以放下它。重要的是,我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我自己,成为我自己。事情是可以放下的,而自己是不可以放弃的。”这是何等好的领悟,它有助于消解当事人内心的抑郁。

    当事人身上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试图忍受一切,调和一切。她不能看到事情会有裂痕,不能接受人会有冲突,因而要把一切抚得平平整整。她说:“我从来不跟家人吵架,从小到大,我觉得吵架是一件可怕的事,因此,我跟老公从来都没红过脸。我的家庭很稳固、很和谐,在别人看来是无可挑剔的。我特别想表达的时候,因为担心表达出来会吵架,便都忍了下来。我跟我妈、我爸、姐妹之间也是这样,我能把一切都忍受下来。我也总在调和一切,在母亲的企业里工作了一些年,母亲的管理方式会得罪人、伤害人,我就去安抚。听到有人对公司有不利的评价,我立刻去调解,替母亲补漏子。我从小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件事情本来不是我干的,但母亲打我,我就承认是我干的,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当事人结婚后,夫妻各自忙于事业,长期分居。对此,她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呢?只要你不把性关系看得很重就行了。”这些年来,她怀孕、生子、带孩子,几乎没有丈夫陪伴,也都过来了。还有,一面承担公司里的事务,一面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学业,并进而修读博士。而且,身边也没有丈夫,孩子也放到丈夫那里去了。不管怎样,当事人都会说:“我一个人能行,我的独立能力是很强的,自幼都是这样。”

    我在咨询中试图让当事人意识到,她在用这种“不顾”自己的方式,试图把一切抚平,让生活变得完美。她总在对生活中的困难说:“我行,我能承受,我能化解。”我问:“你真的能承受和化解这一切,而不对自己造成某种内在的损伤吗?”当事人意识到:“其实我没有把它们洗掉,我总是耿耿于怀。那些东西只是被压抑下去了,沉淀在我的内部,后来它们时而会翻上来,这些翻上来的东西很恐怖,它们总在威胁我。”这又是很好的领悟,而这种领悟本身就是医治的一部分。的确,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从表面上看都这样过去了,但情绪被压抑下来了,后来又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就沉淀下去,渗透到我们的生命里,当它们累积到一定的贮量,就会从内部颠覆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积聚一切好条件来构建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使之简直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庞大结构,但那些在无意识中沉淀下去的抑郁会破坏这个建筑物的根基,它们会随时冒出来,让他们总觉得生活中总有什么不测,甚至最终觉得不管怎样做都没有什么意义。抑郁来自于:当一个人把一切精力都投诸于某些极端的、不可能的事情,他/她无法得到,又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渐渐地,他/她感到累了,承担不起了,觉得没有意义了,终于要放弃自己了。当事人说:“是的,其实几年前我内心里就开始放弃了。”

    关于放下与放弃,有一些方面需要弄清楚

    这里作一点总结。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合理放下,我们就能够获得成长并且成为自己;但那些在生活中一直放不下事情的人,最后只好放弃自己。放下是一种智慧,它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放下,以便成为你自己。

    关于放下与放弃,有一些方面需要弄清楚:

    一、什么是更为重要的。当一个人试图集一切好处于一身,他会不顾一切的寻找、搬移、积累和建造,终于建立起庞大的建筑,直到自己承受不了,以至被压垮。或者,一个人要忍受一切,以至内部累积了许多的抑郁,直到自己忍受不了,以至那庞大的建筑从内部被颠覆了。这一切反映的一个本质:人获得了一切,但丧失了生命。我们要问:如果你获得一切,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幸福和有价值,反而感到过度的压力和无意义,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事实是,不是事情让我们放不下,而是我们放不下事情。

    二、我们要放下什么。我在咨询过程中问当事人:“你有没有意识到,有些东西你管不了。”当事人说:“因为管不了,才抑郁。”这是许多抑郁者的情况,但实质却是:因为放不下,才抑郁。抑郁来自于一种狭窄的关注,即当事人只关注她管不了的某个方面,也就放不下这个方面,还非要去管这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他把那些本来管得了的方面放弃了,让自己通过抑郁的方式“殉情”于那个管不了的方面。如果放不下,我们就看不到那些管得了的方面,也不能去做那些能做的事情。

    三、“放下”和“放弃”的区别。伟大的宗教包含这个奥秘,智慧的人从它那里领取的是“放下”,而消极的人从这里得到的是“放弃”。这真的是完全不同的领受,它们的本质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宗教的基本精神倾向之一,是让人高于这个世界,从而做到放下世界的琐碎,但不是放下这个世界。“放下”是一个人寻找机会成长;“放弃”则表明一个人寻找地方逃避。“放下”是因为看到自己高于事情,因而放下事情;“放弃”是因为不能放下事情,最终只好放弃自己。

    四、强迫与抑郁的不同。放不下导致这样一种情况:你的手在做这一件事情,你的心却在牵挂另一件事情,结果,两件事情都不让你满意。对于这样的结果,完美苛求者不会接受,就容易陷入强迫,然后进而陷入抑郁。强迫症的本质是:放不下,因此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反复在细节上耗费生命,这种劳动如同在野草上施肥;而抑郁症的本质是:放弃,坚持说本来就没有意义,不管怎样,都没有意义的,这样就取消了行动的动力,让自己不再在任何事情上做任何努力。

    五、虚妄的态度。放不下和放弃其实源自我们内心的骄傲和好胜,由那里产生出来的欲求使我们变得不可餍足,而这种虚妄的欲求背后是过度的不安全感。我们相信,用极度的不安全感建立起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根基的。

    六、真实的态度。有句劝导人的话说:小处看透,大处不要看透。这句话里有实在的智慧。不然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小事放不下,大事看成空。这正是许多神经症者的态度:小处看不透,因而放不下,大处看透了。也就放弃了。

    七、心理咨询的本质。如果作一个冒险的论断,我们可以这样说:许多当事人前来咨询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没有放下的东西。这些放不下的东西就成了他们生命的遮蔽、控制和牵绕,以至他们在成长路上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了。

    八、我们的教育。需要提醒我们的教育,它正在用这种因为放不下而导致放弃的模式,举不胜举的伤害就表现在这里,许多的放不下导致了许多的放弃。

    九、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里也有这种极端的追求,要么是一百,要么是零。

    十、成熟与幼稚。学习放下是成长的要求,它让人变得成熟起来。得到一切是本能的要求,因而也是幼稚的表现,它的结果是放弃。

    十一、放下的几个基本点:1. 学会弄清放下什么;2. 学会弄清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境况下放下;3. 渐渐放下。

    十二、也是最后,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放不下,结果会怎样?其实答案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不能在过程中放下,就会导致在最后放弃。如果不能适当地放下事情,就会不适当地放弃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488ab40465e2:有一天我忘了一件事情,我站在走朗,走来走去,想寻求这个答案,我想了50个晚上都没想通,好想我想出了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王学富:@jacky辉 :sweat:
      • f341d541d85c:非常好的从心理上辨析了"放下‘’与‘放弃’这两个看起来差别不大的词语,却表明了大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得益匪浅。
      • Feng过有痕:写的很好,但是做还是要靠自己,做起来很痛苦。
      • 临界冰:写的太好了,有舍才会有得

      本文标题:放下与放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j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