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至放假已四周多,昨天到今天才想到可以听名师课例,不然就浪费了我的会员了。打开名师在线,随手打开张学伟老师名师研修坊,听过很多次名字却没听过课,先听听看。听了两节课,收获特别多,已经默默地把他列为个人最喜欢名师序列中的一位。简单记录一下两节课的听课感受。
《鹬蚌相争》一课,先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导入,并通过趣味猜测让学生明白寓言通常是虚构的故事说明真实的道理。接着,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出故事的两个部分。在“鹬蚌相争”环节,从“威胁”和“毫不示弱”两个词入手,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引导学生琢磨“吵架”的秘密,也就是有狠话,短句子,针锋相对。在“渔人得利”环节,充分体现了老师对于语言运用的指导,同时体现了知识的迁移,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景阳冈》一课,老师从自己表演快板导入,梳理武松打虎的故事环节,即“喝酒”“上冈”“打虎”三部分。在“喝酒”环节,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抓住语言,体会武松的倔强与酒量。在“上冈”环节,抓住武松的心理描写,体会他的纠结与胆量。在“打虎”环节,抓住动作描写,体会其紧张与力量。最后,点出一波三折才能使故事精彩,同时通过“武松只打了一只虎吗?”引发学生对武松打虎的思考,并引出《水浒传》中其他人物故事,引发学生好奇心。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或者说张老师授课的高明之处在于:
1.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整个课堂氛围轻松走有趣,张老师的幽默风趣,经常让学生恍然明白后大笑。如分角色表演前,直接问“你是谁”,武松打虎教学中,讲了武松问学生“如果是张老师会怎么样”,满满的画面感让大家捧腹大笑。
2.朗读指导细致。张老师对分角色朗读的指导特别细致,通常是让学生想象进入情境后感受并朗读,同时再补充一些肢体语言,让朗读更有角色感。
3.不放过对每一位学生的指导。张老师的课堂似乎从来没有大家主动举手的机会,张老师总是把话筒随意递给一位同学,然后就开始了临场发挥。在学生朗读或者回答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张老师总是会引导学生重新读重新思考,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
4.生成的精彩。每节课似乎都是临场发挥,师生都是临场发挥,老师对于每一个“临场发挥”都能妥妥地接住,并妥妥地再发挥。
5.开门见山导入。两节课的导入都是直奔梳理课文框架,两三分钟看似随意的聊天或者表演,帮助学生梳理了框架。
6.大道至简的疏朗。删繁就简,抓着要点展开,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整节课疏朗有序,重点突出,又不觉得繁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