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是内在自足的,
拥有自己的天性和天命。
我们要
爱她如她所是
信她向光生长
待之以时 育之以美
相互照亮
共同成长
——以上是我们“成长组”讨论时,生成的一段话,愿与大家分享。
在具体实践层面,伙伴们讨论出了一百多条。我选择其中的三条,作为自己近期的功课:
1.以最大善意去倾听彼此的不同,不把探寻当质疑
2. 接纳孩子的父母、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3. 用艺术来滋养情感(诗歌,画)
在工作周的讨论中,有很多真诚的分享,举两条我特别有感触的为例:
【爱的能力组】“接纳孩子的父母、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WX:清晰我们的使命,尽我们所能,不过度期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转化的力量。
SH:接纳孩子的由来,是理解孩子。如何行动和应对?因人而异,结合个体生命的特点因材施教。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也是爱自己,我们不可能帮助到所有人,也是一种真实。
CZ:理解和接纳是两回事。理解是在头脑层面,理解是走向接纳的一步,但仍然是离斥的力量,接纳是一瞬间的心动,那一刻并不总来,所有我们也要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XJ:理解是需要理解的能力的,没法往前就会卡住。而接纳是一种大爱的慈悲心。
WX:我们有时候感到痛苦和不能改变别人,是因为我们的念没有转。相信我们已经尽我所能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了。
CZ: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世界发展出仁慈,接纳不同,为这个世界尽我所有的能力
SW:我特别理解这个人当下的行为或选择,就是很难跨越到接纳
——接纳自己,放下期待,寻求团队帮助。
【勇于承担组】“容易用力过猛,对自己要求完美,对他人苛责,需要在做的过程中持续地对自我保持觉察。”
CZ:用力过猛,容易造成,我承担了,你也要承担。表象是觉得别人不承担。
CR:在所有行动和付出中不要有牺牲感,这样就会有期待。另一方面,停下来也是需要意志力的。
YL:力所不及,还要超越自己去承担更多,就过犹不及。
LD:容易死磕,别的事儿不管了,失去平衡。要往回收一收,同时要善于沟通。
WX:要看勇于承担是基于对自我目标的实现,还是基于更大的爱?如果爱里既有自己又有别人,基于正知正念去做,我的付出压根没有期待。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发心特别好,但条件和能力还不足,这时候可能会用力过猛。
DD:爱的能力(爱的能力,爱他如他所是)和节奏与平衡,能够避免出现过猛的情况
XJ:之前觉得自己在大学做研究很完美,也会有苛责,这学期和团队中很多人吵,自己很多执念会出来,很多事自己完成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