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这方面,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是必须先构思好框架再写?
还是天马行空随性而至?
或是边构思边写?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跟我一样,写作前自我意识处于关闭状态,全力聚焦将要写的文字,很少留意自己的写作习惯。
最近看到一本写作工具书,我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是“混合型”的写作者。
本书把作者划为以下3类:
1、计划性:喜欢先构思完整的框架,再填充材料。
2、行动性:喜欢灵感至上,不管构思,先写起来再说,过后再修改。
3、混合型:边计划边行动。
建议你也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我猜你肯定会嘀咕:哪种类型有这么重要吗?
是的,非常重要。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对自己的写作习惯有所觉察,越了解自己的属性,越会顺势而为,而不是一味削足适履,逼自己去迎合各种套路,最后迷失在模仿中。
比如,你分明是行动型的,却逼迫自己分分钟成为计划型作者,非要弄个完美的框架出来,可能等你痛苦地把框架拉出来,黄花菜都凉了,写作的冲动早已被各种貌似正确的“计划”给折腾没了。
这也是长久以来,有人主张列提纲,有人主张跟着感觉走,两派相持不下的原因所在。你想,主体不同,方法自然也不同。
你是你自己,注定成不了别人,就要尊重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对自己因势利导。
事实上,3种类型的作者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各有利弊。
计划型作者思维缜密,做事有板有眼,但灵感也很容易被既定的框架框死。这样的文章可能非常符合规范,但读完像吃了一道菜,你知道它好看有营养,可就是没有余味。
行动型作者思维敏捷,喜欢灵感的碰撞和爆发,但思维过于发散,容易返工,书上称这种类型的作者为“呕吐草稿型”,顾名思义,自己脑补。
混合型作者介于计划型和行动型之间,尽管占了两种类型的优点,但缺点是内耗太大,规范和自由总在掐架,写出不伦不类的东西是常有的事。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不同类型的缺点呢?
你想,写作习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反映了大脑的思维习惯。要弥补写作习惯上的不足,还要从背后的思维习惯着手。
时刻觉察,磨炼和明晰思维,下意识去训练自己的大脑,才能抓住写作的本质。
至于写作习惯,无论哪一种都值得尊重。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问自己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