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上的红色大字“毛主席万岁”,老房子里毛主席的挂像或石膏像,洋瓷缸或碗上印的红色标语,这些零散的记忆直到现在才拼凑起来,原来那都是文革时期留下来的。
对于文革我所知不多,只知道期间实施的一些政策和影响,如高考被中断,许多文人被冤死,知青下乡等,这场运动让中国落后了许多年。
文革中的知青下乡,倒是让我印象挺深,这源于看了几部相关的影视剧,如《山楂树之恋》、《狼图腾》、《天浴》,记得的就这几部,它们都是发生在文革时期知青下乡时期,时代背景相同,所侧重的点却不同。《山楂树之恋》主要讲述了凄美的爱情,《狼腾图》侧重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天浴》则让我真切的看到了,当时时代环境对知识青年的残害,影片的后面,看的我很压抑。
女主名叫文秀,生活在成都,家境普通。响应当时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下乡,假如她知道去时容易,回家难,估计就不会去了吧。
年轻的她单纯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富有一腔热情。记得她在剧中对倾慕她的男孩说,身边同学好多都报名参加了,所以她也参加了。
这让我不禁想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一个人融入到群体之后,智商会降低,会很容易盲从,像起义、游行、聚众闹事这类,他们中有多人是没有理性思考而参加进去的。当然,文秀的初衷是好的。
在乡下一待就是一年多,她被调去跟老金学牧马,老金独自一人生活,十几岁时跟人打架被伤害,不能生育。他待文秀非常好,对文秀来说,这算是不幸中的一幸吧。场办并未按说好的时间去接她,于是她只能在枯燥的生活中进行等待,这等待是那么的缥缈。渐渐地,她好像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但是内心对家的渴望,对回城的希冀仍是极大的。
人往往在极度渴望,又近乎绝望时,容易迷失,哪怕一丝丝的希望也像救命稻草一般。
文秀就是如此,从一开始的拉车男,到骑摩托车的,再到半夜开拖拉机来的男人,他们都占有了文秀的身体,在她身上肆意的发泄贪欲。而文秀也慢慢的从希望到失望这样一过程中,开始沉沦,破罐子破摔。直到怀孕都不知道孩子是谁的,流产还未恢复又被张三趾欺辱,卫生所门外,只有老金像疯了一样要阻止,其他人都是漠视的看笑话,文秀没有叫喊呼救,因为直到现在,她依然怀抱着回城的希望。老金在雪里抱起她,泪水滴到她脸上。
身体恢复后,她想学张三趾,通过自残来争取回城名额,即便这个方法不一定奏效。
诺大的草原白茫茫一片,打满补丁的帐篷,一棵秃树,老金坐在帐篷外,眼里满是无奈。他试图用帽子挡住眼睛,不去看文秀。此时的文秀,正拿枪对着自己的脚,并再三叮嘱老金,在她开枪后立即送她去医院,并为她作证是枪走火才伤到了自己。近乎疯狂的文秀,在经历如此多的不幸和坎坷之后,仍没有放弃回城。最终,她还是没有勇气开枪,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她求老金拿枪帮她。
老金拿着枪,并不是对准了她的脚,而是结束了她这悲惨而无望的生命。我在想,也许她在求老金时,并不是让打伤自己。因为在老金开枪之前,她稍稍的整理了下头发,面带微笑,脸上浮现的是从未出现的释然。
文秀死后,老金将她葬在了他为文秀修的池子里,然后开枪自尽,和文秀一起葬在了那里。
到处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池子被雪覆盖了,露出了文秀生前常带的红色丝巾,丝巾在风雪中飘动中。对文秀来说,这也许是解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经历那些遭遇之后,她仍是没有放弃回城的念想。对她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这是支撑她活着的唯一,假使她一直活着,也仍会不惜一切回城。她将经历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有心灵的摧残。
一个章,一份证明,这是她回城的保障。原本我想,回个城那么难嘛,是因为没有车的缘故吗?直到老金也问道她这个问题,她声嘶力竭道:不仅仅是人回去了,没有证明和章,就没有户口,就没有工作,会不被认可,就算回去了也没用。
场办那些人的嘴脸,让人看了,真是恶心。他们精神上贫瘠,只是享受身体上的肉欲。文秀就像他们的玩物,被传来传去。如果说贫穷使得他们如此,那么正直的老金又该作何解释呢?贫穷,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仗着仅有的不大不小的权利,加之没有严格的约束,才使他们内心的丑恶肆意泛滥,知青们便成了牺牲品。
在当时,类似文秀的事件应该还有很多,甚至比她更悲惨的比比皆是。我不明白此片为何被禁,若是因裸露镜头,删减即可。政策的不当,政府的黑暗,人性的丑恶,仅仅是影片表现出来而已。对于南京大屠杀,我们对日本人的态度:可以原谅,但不可以忘记。那么对于文革,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过度的掩饰,反而暴露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每当看到类似的苦难,无论是以前的现在的,国外的国内的。我都庆幸自己没有经历,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了,不会再诸多抱怨。
希望和平常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