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百度百科定义为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谦逊,百度百科定义为谦虚、不浮夸、低调、为人低调,不自满。是一种自我的认识和良好的品德。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态度谦逊的意思也非常明显,但我今天想说的态度谦逊,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能否理性认识自我的问题,一是能否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外在表现就是面对任何事情、任何个人,都会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对待,去观察,去思考,就是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无论是上级领导自己父母,或者是街上路人甚至街上乞丐,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公平心,始终保持不傲不媚。
记得以前在工作中有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越是职级低的人,越是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人,越是颐指气使,越是在任何时候都感觉特牛;而对于那些级别高的人,那些在大机关高层机关工作的人,反而普遍态度好,人也谦虚。
对于这种情况,曾经也有身边的人进行过评价,说颐指气使才是真实的人,那才符合一个正常人正常的状态,那帮大机关的人就是会装,别看表面上可能对你客客气气,实际上心里不定怎么想你呢。
由于工作原因,我也多次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所以也花过一些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这个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而且非常普遍,那为什么呢?
首先是眼界问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由于看到的接触到的,封闭了人的见识,同时也封闭了人的思维,井底之蛙也更容易出现自我满足,更容易出现自我膨胀。而对于那些长期职级更高、所在机关更大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所谓登高望远,身边拥有理性思维的人更多,高水平的人更多,这些人非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他们看待问题不会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为了全面掌握情况,他们会进行大量地基础调研工作,他们会大量征求周边人的意见建议,他们会聘请大量专家学者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力求得到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看法。
第二是责任问题。他们启动的每个报告,提出的每个建议都关系重大,尽管他们不是决策者,但领导不可能对所有事情都掌握了解,领导的很多判断都来源于他们提供的素材,来自于他们提供的建议,所以他们对最终的决策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如果没有非常客观的处事方式,没有非常公正合理客观的思维方式,可能对领导造成误导,可能造成临到发出错误的指令,进而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第三是压力问题。身处高位,不只是看起来那么光鲜,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是很多机关干部的真实写照。由于他们责任重大,所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而一旦因为他们的建议导致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他们肯定属于第一个挨板子的人,所以他们任何时刻必须做到谦逊,必须做到任何时刻都能否听取周边人的意见,听取基层的意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他们提的建议才可能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
第四是管理需要。高层机关对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要求,设置机关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体现领导意志,二是服务基层。那么,做好服务的首要前提就是态度,对于基层来的人员必须态度谦逊,必须让基层人员有种到家的感觉。机关里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你别觉得好像自己挺厉害的,说句话好像别人赶紧听,有个事别人赶紧帮你办,你要认清自己,之所以别人尊重你,敬着你,不是你自己多牛,不是你自己水平多高,是你骑的马比别人大,你下了马,什么都不是,可能很多人都比你强,别人看的你你骑的马,是你马上驮的东西,跟具体人没啥关系。
当然,还存在很多原因,比如机关工作的一些通病,也许因为某句话没说好,甚至脸色不够好看,无意识得罪了人,导致黑枪不知道什么时候打来,因为太多的教训,所以出于自保,很多人养成了这样看起来不错的习惯。
其实,分析大机关高层机关工作人员的态度谦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说明,态度谦逊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不管是因为出于自保还是因为眼界压力和责任,态度谦逊都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必备素质。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需要态度谦逊,比如大街上不小心踩了人一脚,真不是特疼,关键是你得有个好的态度。再比如,两辆车狭路相逢,如果都坚持自己先过,那只可能造成堵车,造成生气吵架乃至打架,如果一方主动谦让,马路一路畅通,双方心情愉快,这就是态度谦逊的厉害之处。
总之,无论从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角度,态度谦逊很重要很有必要。从功利的角度来说,态度谦逊可以确保不吃大亏,可以确保事业上绊脚石更少;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只有时刻保持态度谦逊,才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才能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看待别人,才能让自己处于一种更加有利的地位。
态度谦逊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境,但愿每个人都能够时刻保持态度谦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