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倒计时100天,初春的阳光和煦,孔府文庙宁静肃穆,我一如往常来到这里礼拜孔子,心无旁骛,今天我为学生祈福——祝愿孩子们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心想事成!
真的相信这样的说法:老师,是那个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可以真的为你好的人。今天,我就这么平静地心无杂念地为学生祈福。
然而,六年前即2013年的高考前,我全然不是这样的平静。那时,我任实验班的班主任,学校给实验班下达的任务是当年高考必须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才算完成任务。于是,我一直有个“执念”——必须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否则我就前功尽弃了!那年我自己的孩子也正好是高三毕业班,也在另一个实验班就读。作为妈妈,肯定也是想着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
于是,每次在祈福时,我的内心就有两种声音在纠结:首先,我都是祈祷我班上能出清华北大生,然后,自然而然地祈祷我的孩子高考考出优异的成绩。这时,内在就有个声音评判自己:你怎么可以不专心为学生祈福?这样心意不诚。。。。
结果,那年高考,我任班主任的班级没出清北生,而我家孩子高考发挥很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这样的插曲,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清楚地看到了带那个实验班三年来必须出清华北大生的“我执”带给我的沉重负担以及负面影响。
破处我执,安在当下,做好自己,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