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11e939ac1c8428a2.jpg)
宝产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路西,东起新街口南街,东口与护国寺街相对,西至赵登禹路,全长385米。明代称宝禅寺胡同,因内有宝禅寺而得名。1949年以后,宝禅寺改为工厂。1997年前后,宝禅寺被拆掉,其大殿斗拱被保存在北京建工学院建筑系内。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d4ce9c050379b5f9.jpg)
从东口走进宝产胡同,墙上挂着这样一个简介牌,对宝产胡同进行了介绍。但简介里有一句话“与护国寺东口相对”,这是不对的。护国寺街在新街口南街东侧,宝产胡同在新街口南街西侧,只能是宝产胡同东口与护国寺街西口相对,这句“与护国寺街东口相对”怎么理解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41e10d407e09a4ef.jpg)
宝产胡同23-29号、赵登禹路58号和60号、四根柏胡同18号,为魁公府。魁公府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47c4e182f9cdf75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599a190d9c8c7348.jpg)
魁公府,为清裕亲王后裔魁璋之府,魁公即魁璋,为裕亲王福全的九世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沿袭镇国公。裕亲王府原在台基厂二条,清末被划入使馆界内,王府被拆除建奥*地*利使馆,魁璋迁居于此。府宅坐北朝南,自东向西共分六路,每路各有三至四进院落,格局基本保存完整。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0d45cba466349db9.jpg)
进入魁公府中路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影壁。看这情形,这里已经成为大杂院。从左边往里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c8a39a50eba484c7.jpg)
保存完好,但已当民宅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9ea6a7f4278f9d14.jpg)
这是院内一处过廊。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8d43cf243a8e174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c477f8f31b74faac.jpg)
这应该是魁公府另一路的大门,因不便进入,里边什么情形,不得而知。
胡同因宝禅寺得名为宝禅胡同,后谐音为宝产胡同。进入胡同东口路北的3号,就是建于1926年的苍圣祠。
宝产胡同15号,占地面积颇大,原址即是以前的宝禅寺。明成化六年(1470)时,宫内太监麻俊为了给自己建造宅院,就买下了这块地。在建造的过程中,竟然挖出了一块赵孟頫的石碑。根据这块石碑的记载,这里曾是元朝皇家大寺——大承华普庆寺的遗址。元武宗登基后,命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太子)主持在大都城南兴建了包括普庆寺在内的一系列寺庙。普庆寺占地广阔,规模宏大,精工细作,建造之坚固、工艺之精美可与皇宫媲美。遗憾的是到元末时普庆寺已荡然无存。
太监麻俊得知他的宅院竟然是普庆寺遗址后,便不再修建住宅,而改建寺庙,当然规模与当年的普庆寺不能相提并论。建成后,麻俊上奏明宪宗,宪宗“改赐额曰宝禅寺”。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07de11071a495490.png)
宝产胡同19号原是建于明朝的正觉寺,现在也是大杂院了。
应该说,宝产胡同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底蕴十足的胡同,有兴趣的都可以过去逛一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