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之前,据说很多看过的观众是从影院哭着出来的;更有江湖传言,就连身经百战的有关部门,在审查该片时也曾热泪盈眶。
这等场面,与豆瓣9.2的评分相呼应,实在不能不让人充满期待。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会给出9.5的评分。另外0.5分,《寻梦环游记》这个中文译名起码要背0.4分的锅。这不是一个俗气的吐槽理由,而是事实。如果不是凭借超强的口碑传播和撩人的江湖传言,仅凭这个中文名,我真的有很大概率就会错过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最开始的原名是《Día de los Muertos》,即亡灵节派对,后引起争议,遂改为《Coco》。但原谅我阅读理解不过关,看到“寻梦环游记”这五个字,感觉就像一匹欢脱的野马看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草原。在观影途中,我心里不止一次冒出这么个想法,就算是翻译成十年前中学生笔记本上俗到满大街的《勿忘我》,也会更加贴切一些。
之所以花这么多功夫吐槽译名,是因为这几乎就是《Coco》这部影片唯一的缺点了,而且还不天生的。
客观来说,故事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胜在剧情设置极为巧妙,让人沉思,这是影片最具穿透力的内核;而外壳就更加添分了,如果说《Coco》赢得奥斯卡算十拿九稳的话,那么它获得墨西哥全国人民的鲜花和掌声、眼泪与勋章则是毫无悬念的。
《Coco》向全世界科普了墨西哥亡灵节,相信凭借此片,美墨两国作为依山傍水的邻邦,起码在文化上,会进入一段热泪盈眶的蜜恋期。
作为东方观众,来欣赏这部影片,我还是有很多特别的感触。
事实上这部电影我看了不止一遍,但依然没有传说中的掉出泪来,尽管今天风还不小。我是笑着走出影院的,平和中带着些许幸福,幸福中带着些许知足。
最让我触动的一点,就是墨西哥文化中对于“亡灵”、对于“死亡”的包容。
这是一个普世话题,在墨西哥也不例外。于是影片中当米格第一次进入到亡灵世界时,第一次见到骷髅,也的确真真切切地被吓坏了。这点真实很重要,它是立足人性的基础。当然影片中很可爱的点在于,逝去的先人们,也就是那些骷髅,看到活人小孩也一样被吓坏了。
这一来一去,就构建了一个平等的世界,也将人们对于逝去先人的冰冷恐惧,瞬间消融。
最让我感到冲击的是,这种对于死亡世界的态度,并非来自于影片编剧的奇思妙想,而是地球另一端美洲国家亡灵节的真实寓意。虽然我此前对亡灵节有所了解,但当它以这么丰富立体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时,还是大受震撼。
在我迄今接触到的文化里,还没有对死亡如此豁达、如此包容过。
我是乡间长大的孩子,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死亡”这个概念,是12岁的时候,我奶奶去世。庄重的风俗习惯,体现出对于“死亡”的态度,依然是讳莫如深。
我想,正是这一代代传承而来的风俗习惯,也一代代强化着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形成的是“骨子里的悲观”。直到,没有人再会去质疑,为什么人去世时亲人们一定就要哭丧着脸?
在《Coco》中,离世的亲人们并没有消失,他们生活在另外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那里依然有柴米油盐(来自在世亲人的奠送),也有爱恨情仇。一年一度,踏过花瓣桥,回到生前家里探亲。只要在世的亲人还惦记着你,你就不会消失。
亡灵节,欢迎先人们回家,全家来一场狂欢。
很难想象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由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过于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讲究。这种讲究一方面带来了井然的秩序,但也不可避免的充满距离感。在各大祖祠庙堂上,人们对于三辈以上的先祖,只有凝重的尊敬与陌生。
我们习惯于聆听先祖的故事,探寻自己身上的远祖记忆。我小时候常常问爷爷,咱们家从哪里来呢?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爷爷给我的回答是,“咱们这一脉来自于山西大槐树,到我这一辈,也算不清多少代了……”
你看,我更愿意听这样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故事,但面对那些冰冷的祠堂、肃穆的墓地,我就很难联想起这个人到底跟我有什么亲缘,我们之间这么有距离感,每次过节见面大家都冷冰冰板着脸,实在很难有什么好感。
其实到了这一步就发现,无论是墨西哥,还是中国,尽管大家文化基底差异巨大,但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上,人性其实是相通的。
我们天性里就更愿意记住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不一定喝酒但一定有醉人的故事,而一个板着正经脸、写满荣誉与标签的人,即便你再怎么礼仪性地强化子子孙孙去祭拜,也阻止不住他的流逝。
君不见上下五千年成千上百的皇帝们,你自己掰指头数一数,记住了几个?
所以,我很欣赏《Coco》影片里对于死亡这个宏大的主题所完成的精妙设计:活人离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没有人记住你。那才是真正的终极死亡。
这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构思,完美到放在现实世界里,你也不会觉得有任何违和感。
也许,正如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墨西哥人的亡灵节派对,是如此独树一帜。向死而生,才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