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是经济学家罗斯高对于“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的思考和总结。这是个严肃的科学研究,罗斯高教授和他的团队(包括斯坦福、清华大学、北大、中科院、陕师大等在内的工作人员)想要通过行动研究来识别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城市和农村教育的鸿沟,他表示农村明显落后的教育水平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一个经济学家不去研究经济发展,怎么就研究到了农村教育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了解几个概念。
一、名词解释
1.中等收入陷阱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2.高中
演讲中的高中包括普高、职高、中专等初中后再教育。
演讲者罗斯高将高中作为一个节点,认为高中毕业的人具有基础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智慧型社会中实现职业转换,可以在重复劳动工资下降的时候帮助国家经济逃离“中等收入陷阱”。
3.1000天假设
罗斯高认为婴幼儿的认知水平在0-3岁的第一个1000天里就已基本建立,此后的养育、学习对认知水平的提高都不会太显著。若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好的教育干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他认为0-3岁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0b82572199426c42.png)
二、演讲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176a24011326aef5.png)
开篇,罗斯高解释了他为什么会关注农村教育。
所有国家的经济的变化都可以用在下图中表示出来。纵轴是现在的收入,横轴是五六十年以前的收入,每一个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69b5760b8f3d2baf.png)
图表上可以看出,在3、5、7这条对角上的国家经济,在最近50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原先是高等收入国家,现在依然领先全球;以前很穷的国家现在照样穷。而中等收入的国家也一直没有实现从中等收入跨进高等收入,这些国家就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罗斯高通过调查发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高中毕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4,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只能接受重复劳动性质的工作,收入很低,很容易犯罪,让社会变得混乱,无法缩短贫富差距,更无法帮助国家实现产业转型。
而高等收入的国家,高中以上的教育占比为74%,民众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可以在成熟的知识型社会找到工作,贫富差距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也就是说,如果提高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国家的经济转型就有很可能实现。
随即,罗斯高调查了中国的教育状况,发现其与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高度一致——4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上过高中。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中等收入,但教育水平一直不提上去,中国将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将会停滞徘徊。
中国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是城市的3倍之多,其中,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就有63%,所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
于是,罗斯高调查了农村13万的中学生、小学生以及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发现导致农村孩子不能上高中的最大原因是家长忽略了0-3岁启蒙阶段的教育。
根据前面提到的“1000假设”,在农村长大的婴幼儿由于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导致认知能力低下,且很难通过后期的成长提高,所以很难坚持到高中毕业,也看不到高中毕业给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带来的优势。
根据这一发现,罗斯高提出了两条方案:一是提倡妈妈回归农村,认真教育自己的孩子;二是呼吁政府、企业家认识到这个问题,增加农村婴幼儿教育和小学健康项目的投入。
三、我有话说
这份演讲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讨论,反对的声音尤其响亮:
凭什么是妈妈回农村照顾留守儿童,而不是冠其姓的爸爸?我们女性就要为家庭牺牲自己吗?你这是对我们女性的不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1c8a2903656a0ce1.png)
63%的人没上过高中?怎么可能这么多呢。首先,高中年龄以下的孩子都不止63%了吧,怎么上高中。其次,我周围很少有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哪怕考不上普高都会去读个职高中专啥的,而且差学校的升学率也有60-70%,更何况还有很多好学校。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4d00bae523ae5ce1.png)
没上高中就会犯罪么?没上过高中就只能一直生活在底层么?我爸爸也没上过高中,他现在不也挺好的。
看到这些评论,我就真的笑了。
首先,大声呼吁女权的那位,你是没有去过农村吧。真正的农村,哪里有爸爸、爷爷亲自来带孩子的,还是照顾不会自己吃饭穿衣的婴幼儿。罗斯高在中国做了三十几年研究,走访过数百个不同地区的农村,对于中国农村民情的了解,不知比我们这些电脑前的键盘侠不知道高出多少。而且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不是人文学家,也不是教育家,他只提出能提高经济的有效方案,而让妈妈回归农村加强幼儿教育无疑是可行且高效的。
其次,63%是2010年经过全国普查得出的结果,调查对象是20岁到60岁的人口,所以“中国农村有63%的孩子没上过高中”这句话是完全可信的。
他还调查了农村初中生对上高中的态度,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将来想上高中,随着年级的增加,这个数据还会递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83ca9d8978b47a6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528/9c48ddc537817d4e.png)
至于升学率,我们都知道,升学率=上线人数/总高考人数。而只要不报名高考,就不算进总人数里。所以临近高考之前,总有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被劝退,这样升学率自然就上去了。
举父辈的例子来辩驳的,他犯了一个常见的逻辑错误——因为A和B同时发生或存在,便认为有A便会有B——许多成功的父辈都是低学历,便认为即使有低学历也会有成功。但低学历人士的成功纯属巧合,是特殊的时代造就的。
但中国在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进步,当更多的工厂迁到成本更低的国家,纯体力的劳动力需求会缩水很多,由于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民众学习能力很差,无法学习职业转换所需的能力,便很难再找到工作。
至于说开店铺、直播挣钱的,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能做到这样的比例依然很低。大部分人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能力做直播,不达标的学习能力,谈何成功。
看看你周围提早辍学的人吧,一年没翻过几本书,逻辑混乱、眼界局限、存在阅读障碍,一旦出现大规模失业(若国家想要跨入高等收入,产业转型是必需的,纯体力的劳动需求减少是必然的现象,此时极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就只能靠国家养着。就算是国家花钱给他们培训,也比培养一个大学生困难的多,难道要指望国家一直养着他们吗?
还是那句话,读高中并不在于高中那些知识多有用,而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能够胜任一个有序社会的成员所需的基本标准。
总结来看,罗斯高教授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0-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基于这一点提出了让妈妈回归农村和加强农村幼儿教育这两条执行方案,而他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农村育儿教育。
教授这样的品质是可敬的,这样品质的人提出的方案也是可行的。最简单的,像他在视频里提到的营养问题,多花几块钱买些打虫药、眼镜,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