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心理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了解越多,就越发见证到,我们身上的痛苦,最终都是在跟自己较劲。
我也愈清晰地认识到一点:这个世界上再亲密的关系,再深的爱,也要留出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再生自己,为能量充电。
这不是自私,这是自爱。
01
三天的时间会让人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吗?
是的。
两周前,我参加了一个线下课,见证这种“奇迹”的发生:
一位妈妈带着困惑来学习,她觉得她不爱自己的孩子,或者说她对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这件事特别无措。
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完全不敢确定她的年龄,因为她太憔悴了,整个人散发着沧桑,疲惫,所以她介绍自己的全程,我都毫无印象,心底只有一个她很累的画像。
事实上,她在课上的表现的确平常,没有存在感。
直到老师教我们学习去连接内在小孩,她抵触情绪非常强烈,并告诉老师:“这个练习我不做。”
所有人都在按要求做练习,她埋头在书桌上,看似睡着了。
练习做完,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内在小孩的模样和形态,她恍若无闻。
但是,继续进行其他的学习时,她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了。
她只能跟老师求助。
老师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她:“亲爱的,你压抑自己太久了,你要把它释放出来,任何方式都可以。”
她说,“我很想骂人。”
老师鼓励她:“那就骂出声来。”
可她却摇了摇头,“我很想骂人,可是却发现不知道该骂谁,也不知道骂他什么。”
然后,她又补充说:“我只能想骂自己,我太无能了!”
老师却笑着回应她:“亲爱的,你不断地学习,是为了什么?”
她回答:“为了我的孩子,我不知道怎么跟她相处。”
老师再次笑了,告诉她:“不,你很爱孩子,你害怕的是自己。”
她很疑惑,问老师:“为什么我感受不到爱?”
老师给出解答:“因为,你恨你妈!”
这位妈妈听完,直接怔住了,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
接着她本能地做出反驳:“不是的,我跟我妈关系很好,我很孝顺,我妈也关心我。”所有人都看着她,而她垂下了头,突然说不下去了。
不过片刻,她再次抬起头,回望着老师说:“是的,我恨我妈!”
02
堵塞的情绪打开了缺口,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老师问她:“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吗?”
她还有些不适应,以第三人称“她”去质问妈妈(妈妈的角色由老师扮演),她说:“你为什么恨她呀?刚生下来的她多无辜,她做错了什么?你不配当妈妈!”
慢慢在老师的提示下,她终于变得坦然,把“她”换成了“我”,直接去跟妈妈对话。
她对着妈妈大吼:“你懦弱,无能,不敢面对自己,你把愤怒转移给我,你让我承担了这些。而我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懂,本来是一张白纸,你就让我背负着你的痛苦。你恨不得我去死,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死呀!”
她一直在重复,你为什么不去死呢!强大的怨念传染了全场,很多人开始小声哭泣。她仍在继续,大概半小时后,她哭着对着妈妈吼出:“我恨你呀!我恨你!”情绪开始好转起来,整个人开始平静下来。
她告诉妈妈:“我跟你不一样,你是你,我是我。我爱我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抛弃我的孩子。”
最后,她在老师的指点下,跟妈妈做了最后的告别,“小时候的我,没办法去反抗,现在我长大了,你再也别想控制我了。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解决,我不会再回应了。”
然后,她对空中吹了一口气,平静地结束了一切。
03
事后,在这位妈妈的分享中,我们才知道事情的始末。
她的妈妈,年轻时心里没有做好准备就意外怀孕了,颇不情愿地生下了她。她妈妈以为自己会生个男孩,结果看到生下来的她是女生,简直就没办法忍受了。直接把她交给了她的奶奶抚养,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厌恶,妈妈甚至对刚出生的她放话说:“你还不如死掉算了!”
这句话,在她长大后,由奶奶口中得知。
在她三岁时,她妈妈生下了弟弟,童年最深的记忆就是看着妈妈对弟弟的百般宠爱,对她从来不闻不问。
直到他们都读小学,她学习成绩很好,才得到妈妈的关注,后来考了重点大学,找了不错的工作,过了几年,她嫁了很好的老公,生了可爱的女儿,妈妈主动提出帮她带孩子。
她特别感激,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对妈妈好,但凡能想到的都做了,平时只要觉得适合爸妈穿的用的一定买回家,假期送爸妈去旅行,帮着操心弟弟的各种事情。可是她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快乐,心里总是闷闷的,像一头挨了重锤的牛。
所以她越来越忙,渴望回家又不喜欢待在家,直到有天她看到女儿,心底生出一股厌恶,这种情绪把她吓坏了。
她买了很多书,反而越来越不知道怎么跟去孩子相处,她觉得她不爱自己的孩子。
04
在那天之后,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妈妈身上的惊奇变化。
她突然变得好看了,整个人容光焕发,笑容时刻挂在脸上,这种由心而发的喜悦感染着跟她交往的每个人。
她上课变得很活跃,主动又坦然,做分享的时候,对自己的形容也变得饱满有张力。
这样的她,跟第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形象,判若两人。
课程结束以后,老师在微信群让我们每天提交反馈,她发消息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女儿,越看越觉得可爱,然后忍不住亲吻孩子的额头,告诉她:“妈妈爱你!”
一直到现在,她每天的反馈,都是生活的各种美好,觉得自己特别幸福。至于她跟母亲的关系,也是很好,她依然很爱自己的父母。她说,放下情绪,再看待父母变得客观了,当看着年过半百的母亲仍在跟自己较劲,她很心疼,觉得母亲这一生过得很不容易。这份爱比以往更纯粹了,所以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从容了。
我觉得这样的人,真的很值得崇拜,爱憎分明,能坦然面对不被自己接受的一面,然后,接受它,放下它。
05
看着身边很多朋友,我常常会想,这个世界,没有人不存在痛苦。
我自己也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且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接受它,放下它。
关于对父母的情感,曾经看到一位作者说,“人最常犯的也不该犯的错就是,记亲人的仇,念坏人的好。因为你心心念念记着父母的错,最终惩罚的,必定是自己。”
我认可,也不认可。
因为拿道德来绑架自己,是一种可怕的行为。
我们所承受的来自父母的伤害与爱,是没办法相互抵消的。我们只有先允许自己恨,接受自己恨,释放了恨,我们之间的爱才会更好地流动。
来源:夏苏末在《阴影,属于你的生命礼物》作者黛比·福特写道: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中追求自己想要的,那么我们可能对某人或者某事心怀怨恨。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心中的全部愿望,我们会在某个方面自虐。如果我们开始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每个愿望,我们就用不着去证明他人是错误的,我们就摆脱了过去的困扰,可以自由地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放弃成为受害者的“权利”,我们就会理解我们的父母非常好,他们教给我们很多弥足珍贵的道理,无论他们怎样误导或者虐待我们,我们对他们不再有怨恨的感觉。
深以为然。
我们只有看见伤害并接受它,才能放下自己的受害者枷锁,会看见更纯粹的自己,会认可自己的每个决定,也有力量承担一切后果并心存感激自己的每一次经历。
我们会越来越爱这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