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一家人在海南旅游,租住的是临海的所谓民宿,虽平日里来来往往不少我们这样的个人或家庭,但可见的还是人烟相对稀少。不过这边环境确实还是不错,只是有的配套稍有欠缺。
临近中午时我陪女儿下楼走走,她要求我带她去买冰激凌并向我约定不能告诉妈妈,因为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当时想到人原来就是这样长大的。虽然我们知道现实中有许多事是不可以做的或有着前提才可以去实施,在我们对此无需求时我们乐意其存在,但一旦发觉禁止的事情恰恰是我们的需要则会想尽办法去突破约束规则更可怕的是还要想法设法使得台面上过得去。
我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这些社会属性的“伎俩”,或许因为生活中我们曾经的不经意吧。这使得我有些感慨又颇为无奈,想到孩子确如一页复写纸,大人们一不小心就将自己的恶习染写到了他们的记忆。
我带着她在小区里四处找便利店,最后无奈发现小区里确实没有。于是女儿对我说:“我就说没有便利店吧,你还用手机查那么久。你就没我聪明!”她很是得意洋洋,一时都忘记没有便利店就没有她要的冰激凌了。
我就问她为什么小区里不能安排便利店,她告诉我小区都是地上停车,要是再开便利店到时候车车可能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便利店,所以不能开便利店。
这是她一时能想到的前因后果,虽然实际上是小区内常住人口少使得便利店无法正常存续所致,但她能够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去思考从而解答问题则是非常有意义的进步。毕竟在她小一些的时候面对我们的提问她只会一直反问“什么呀什么呀”的,完全彼此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如今不但能就具体问题做出思考和回答还会衍生至其它层面,比如此次她就由此推断出一个结论:她比我聪明。这正是人区别于其它生命的一些重要因素:联想、推理、逻辑。当然这些都是需要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由输入再输出的,像近几年很热门的人工智能即类似这样的过程,只不过人类会在此过程成就人格性情,机器则永远难以获得。
机器永远只会复制我们的行为,从人类身上获得大数据再根据人类给它制定的算法运行。因此机器永远不会主动作恶,但人会。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算法驱使机器作恶,另一方面更大的恶则是人类累积的恶心不断地影响一部分人且这部分又发展了这些“恶”。
想到这些不由地深感为人父母责任的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美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保驾护航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作恶。
2019.04.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