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转呀转

作者: 远东_ | 来源:发表于2021-01-04 16:24 被阅读0次
网图

渭塘的水车转呀转——

转出了渭塘一家人的好风水;

滋养了渭塘这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与智慧;

传承了渭塘这家人永久不衰的家教与家风;

……

渭塘这家人,就是渭塘人心目中的好干部蒋荣根一家。

蒋荣根是蒋坤元老师的父亲。

蒋老师的书

《水车转呀转》,是蒋老师的一本书。书中以大幅章节描写了承受众多苦难百炼成钢的、只会奉献不知索取为何物的父亲蒋荣根先生。

“渭塘的蒋老师家,有好风水,好家风!”这是我读了《水车转呀转》后,第一时间发出的感慨。

01

蒋老师家祖上就是个大户人家。祖辈积德行善,为蒋家后代传承了丰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后因被小人诬陷,家境败落。但蒋家宽良仁德、高风亮节及大智大勇的家族好家风世代相传了下来。

祖父,虽然脾气不好,但骨子里传承着祖上的好品行。

那个年代,大队要办集体食堂,蒋父作为领导,应允了上级领导的要求——在自家房子里办食堂。祖父为支持儿子的工作,从自家房子搬出,住进了大队给他搭建的草棚!

作为一位老人,为了集体利益,舍弃小家顾大家,心甘情愿地天天餐宿在草棚,这是何等的高风与亮节!

祖母,坚忍、睿智、耐苦、能干,还很会持家;待人接物,真诚循礼,谦恭贤德。

她经常向穷苦人家伸出援助之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付出了满腔的热忱,想他人之想,做他人所做,替别人着想比替自己想的都周到!

祖母自身素养很高,对父亲的工作更是大力支持。

她经常教育家人:“我们是干部家属,不要往荣根(蒋父)脸上摸黑”;还经常教育父亲:“你是党员,你要跟着毛主席闹革命,心里要想着大伙儿,上级培养你做干部了,你的手不要伸,不要贪污,要清清白白做人,要对得起共产党!”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一心一意地跟着父亲走。

蒋父是这样评价蒋母的:“我家属不识字,但还蛮讲道理的。她明白我是共产党员,要时刻听从党的话,她支持我毫无怨言。”

父亲,他自律守道,清正循礼,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为官。

自青年时期,父亲就思想好,觉悟高,有信仰,思进取,一心想跟党走,为民谋福利,做个人民的好公仆。

在全家人的鼎力支持和良好的家风熏陶之下,父亲为党站好了每一道岗,成为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是上级领导最放心的得力干将。

02

随着我饱含敬仰的笔端,我们一同走进蒋老师的《水车转呀转》,走近蒋父蒋荣根先生,看看蒋家好家风在他这里是如何传承与发扬的——

A

罱河泥,是江南水乡农活当中最累最苦的活儿,一般不让十七八岁的青年去干,因为怕影响了身体发育。

然而,“父亲顾不了这些,为了追求上进,早日向党组织靠拢,他豁出去了”。

别人一天罱4船河泥,父亲一天至少至少罱6船河泥!

祖母心疼地说:“有哪个向你这样干活不要命的?”

听听青年时期的蒋父是怎样回答的:我与他们不一样,我要追求进步,我应该比他们跑在前面!

村里人都这样夸年轻的蒋父:思想觉悟高,是一个十分上进的青年,前程光明。

B

1954年6月,渭塘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当时还不是领导干部的年轻蒋父,冲在了最前面。

蒋父挨家挨户动员农户拿出农具来救灾。有的农户不情愿,担心农具被毁,无人赔偿。蒋父毅然说道:“村里如果不赔,我来赔!”

在蒋父的动员及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作战。蒋父竟三天三夜踏圩车不休息!

有人劝他睡一会儿,担心身体吃不消。蒋父说:“没有关系,我年纪轻,几天不睡觉挺得住,这个洪水不退去,我就不下战场!”

村领导与群众都夸他是一个有钢铁意志的年轻人。

C

蒋父入党时,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做一个优秀党员,一生为人民服务。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次,蒋父晚上从村里回来,看到有人偷鱼,他呵斥住了偷鱼贼。偷鱼贼仓皇逃跑,丢下了一篓鱼。

蒋父没有将这篓鱼提回家,而是交到了村委会。

村干部当时正在开会,他们却“大吃了一顿,父亲连一点鱼汤也没有喝。”

事后,母亲直说父亲很傻。

蒋父傻吗?

“父亲不傻,他给我们儿子一点点积累了好名声,这种好名声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这是现今的蒋老师回答母亲的声音,也是我们看到这一故事的读者共同的心声。

D

“父亲许多工作都冲锋在前,一直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有一天,蒋父去田头巡视,突然乌云滚滚,天昏地暗,狂风来袭。

可是,还有一台洋风车在转着……

如果不拉住洋风车,它上面的布蓬被雨水淋着,便毁了。

蒋父不顾一切去拉洋风车,不想一阵狂风吹来,蒋父随着洋风车转了上去,随后,从10多米的高度重重摔了下来……

蒋父的这种一心为公,置自己于不顾的大勇的高尚品德,是对蒋家家风最好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蒋家家风最好的诠释。

E

1973年,蒋父想拆了蒋家的老院,在原地盖四间平房。

当时,公社下拨给大队一批便宜木头。

蒋父把这些便宜的木头都批给了困难的群众,自己连一根也没留,而是四处借钱买了棺材板来做椽子。

到最后,还缺一扇门,可蒋父实在拿不出一分钱了。他就让木匠用家里的零碎小木板(盖房子剩下的边角料)拼凑成了一扇门。

蒋老师诙谐地叫它“百板门”,他说:“百板门至今我都保存着,它像文物一样告诉我们,父母亲当初真是穷造房子。”

……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蒋父作为领导,他一心为公,全心为民;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不慕奢华,不图富贵;安贫若素,无怨无悔。

他心甘情愿地为党为民做着一切,踏踏实实地当了一生的好领导、一辈子的好人。

他活得不愧祖先不愧心,活得踏实自在有尊严。

如此家风,岂是金钱能买得到的?!

03

“父亲这种大公无私的美德与勇敢精神传给了我们这一代人。”蒋老师在书中如是说。

是啊,“水车转呀转”,好家风传承到了蒋老师这一代。

再来看看蒋老师——

蒋老师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成为了上亿资产的企业家,可他从不贪慕虚荣,不花天酒地,跟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常人的小日子。

在辛勤经营企业的同时,蒋老师还不懈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想。他每天坚持写四五篇文章,往自己的简书“粮仓”里源源不断地供给着散文、小说、诗歌等“食粮”,使“粮仓”时刻保持有充裕的“存粮”,并坚持每天日更两篇。

为有时间写作,蒋老师克扣了自己的睡眠时间,每天凌晨两点五十分就起床写文章,并挤时挤点地阅读书籍。在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经常放着一本小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蒋老师已出版书籍四十部,企业和文学方面,他都成为了响当当的领军人物。

蒋老师成功了!

成功了的蒋老师,从不摆身份,也不端架子,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简书里,他经常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相助之手。

现今,蒋老师拥有一个响当当的美绰:企业家中笔耕不辍的作家,作家中乐善好施的企业家。

良好的家风在蒋老师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得以发扬光大。

蒋老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又以自己的良德敦厚、拼搏进取的好品行,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晴谷,将好家风融化在了儿子的心灵和血液之中,使得今天的晴谷做人做事更胜一筹。

网图

现如今,蒋老师与儿子所经营的事业风生水起。

修身,齐家,可谓是在蒋老师身上践履得十分到位。

04

家风,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美德,是传承文化中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

家风正,子孙兴。

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而在于良好的家风。

只有优良的家风,才能构造健康美好的家庭基因,也才能构建优秀的社会基因。

家风承,薪火传。

愿蒋老师家的良好家风世代传承,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子嗣。

相关文章

  • 水车转呀转

    渭塘的水车转呀转—— 转出了渭塘一家人的好风水; 滋养了渭塘这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与智慧; 传承了渭塘这家人永久不衰...

  • 《水车转呀转》快转到手了

    我的新书《水车转呀转》快转到手了,即将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发行。 烟雨江南,水车转啊转,面对潮湿的土地,父辈们懂...

  • 水车转呀转,家风永流传

    文/朋友是老酒 简书里面卧虎藏龙,有许多写作高手和作家,蒋坤元老师就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 当然,这不仅因为蒋老师...

  • 水车在转

    ——读蒋坤元老师《水车转啊转》有感 水车在转,因为有老牛牵着走动,老牛走了,水车却还在转。那是心中的水车,它永远...

  • 转呀,转呀,转呀转。

    如果养成了习惯, 那么就会在固定的时间去转。 就像我这样, 一不小心就这样了。 嘎嘎嘎, 笑出鸭叫声。 不是我有多...

  • 转呀转 转呀转

    看着闪闪的标识 脑子里真空的什么都不剩下 保鲜袋上的生产日期 怎么找也找不到 明天的气温貌似要下调 太阳要和月亮商...

  • 大风车 呀转呀转呀转

    上周末我们又带孩子们出去浪啦,周六下午两点,老公带着孩子们来接我下班,然后直接出发。 当天的目的地...

  • 今天,你转了吗

    转呀转呀,转呀,我的骄傲放纵,转呀转呀我的加成卡,转呀转呀我的四叶草…… 睁开眼,打开简书,发文,关注,点...

  • 《佛珠转呀转》

    一颗两颗十八颗,穿成一个一个圆,戴在手腕走天涯保佑我平安。 分享任妙音老师的《佛珠转呀转》请大家来聆听这一...

  • 风车转呀转

    那时的天空很蓝,就像你在我身边的温暖. ____题记 静静的时光开始流逝,就像那年夏天的风吹到哪里都是故事,这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车转呀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s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