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产品创业
新时代的二次元文化,隐藏着马太效应下资本的角逐

新时代的二次元文化,隐藏着马太效应下资本的角逐

作者: 天涯等风小郎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7:03 被阅读49次

在2017年公布的十大热词中,“打call”成功上榜。这个带有满满应援文化的年度热词不难折射出社会新兴助力阶层的兴趣指向——AGC,二次元文化。

不过无独有偶,在这个偏安一隅的小众文化里面,同样沾染着着浓浓的资本味儿。经过了一年的热闹与动荡,在临近年末的时候,二次元市场还是上演了一出利害参半的年终大戏。

在11月25日至27日莫名“失联”三天,更新了“猴山倒闭”的日常新闻后,A站等到了久违一年的利好消息。据《财经》相关报道称,阿里巴巴正在谋求通过投资的方式对AcFun进行控股。如报道中所述,目前由马云参与创办的云锋基金正在与A站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洽谈,拟通过投资实现云锋基金与合一集团(阿里巴巴旗下全资子公司,前身为优酷土豆)对A站的控股。

入局文化市场,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云峰基金就开始与A站进行接触,投资方式是以1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对A站进行重组,重组之后其占股将超过20%。最终,云锋基金以及合一集团二者将总计持有超过A站50%的股份,从而获得A站的主控权。

选择A站的原因很简单,阿里旨在用A站积聚十年的文化沉淀来补齐自己目前在二次元ACG以及社区产品领域的空白,从而与腾讯实现正面交锋。众所周知,阿里的业务偏向于企业服务类,与腾讯天然社交产品自身延伸产生的个人服务与社区属性不同,它需要不断填丰满自己的羽翼进行不同行业的布局。这一次也是如此,重组一旦完成,阿里将在二次元市场拥有最起码在方向上可以与腾讯分庭抗礼的可能。

但回过头来好好看一看此次事件的主角,不得不说,这几年的A站可以称得上是一笔不能翻阅的烂账。截止2016年年底,根据中文在线财报显示,A站全年营收仅为71万,亏损1.46亿。截止2017年11月份,A站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量近一年持续出现下滑,现为188.73万;而腾讯押宝的B站的月活跃用户量则高达4941万,是前者26倍有余。可以说这是一笔短期内看不到希望的投资重组,同时外加一份超额的资产负债,但对阿里而言,这个“亏”不得不吃。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中国二次元行业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二次元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预计5年后将迎来10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虽然比不上3C的量级,但是资本方都能看到,文化层次的布局可谓是一劳永逸,一旦生态链完成闭环,文化将成为一个大的流量入口,为整个生态链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长期回报异常可观,这笔账,资本方门儿清。

资本加持下的文化稀释

如此一来,对于二次元市场来讲,头部种子将会被资本加速孵化,不论是从经营模式,还是从企业架构都会承接资本方的需求,虽说行业的进步少不了资本的注入,但一旦本质的文化属性被侵袭,那么之前的积淀便会成为无根之水。此刻在二次元市场上风雨飘摇的A站来说,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为最早的弹幕文化网站,A站发展至今已然经历了长达六次资本变动,单从近几年来看可见一斑,2014年,奥飞成为A站的最大股东;2015年6月,优酷土豆注资A站,获得A站18%的股权;2016年11月,中文互娱背后的中文在线入股A站,成为A站第二大股东。 每一次资本的注入都为其带来巨大的人事管理层变动,最初的原生态二次元文化社区属性也在一次次资本变动中受到削弱,从真正的二次元文化集中地到而今已然成为各方寻求资源的空壳,资本为其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已然成为不断的剩余价值榨取机。都说企业的核心要素是人,但在A站跌宕起伏的10年内,资本形态下的“人”已然成为它最大的掣肘。

相比于A站,B站对于资本的把控态度要谨慎的多,但从本质上看,在资本的裹挟下它的初衷也似有倾斜。在贴片广告与会员体系上线后,B站遭遇到广大二次元爱好者的一致反对,原因无他,这种做法会大幅稀释B站的二次元文化。

从运营模式上来看,B站很明显走了资本偏向的那条路——横向多元化发展。现今除了ACG的内容外,B站加大了对科技、生活等资讯类文章的投入,广泛的的信息流下,能看出其多方向尝试的无奈之举。但这也恰恰是资本乐于接受的,从多个角度进行布局,完成二次元文化市场的充分发掘,快速变现迭代。

但是很很显,这种做法,不但不能破局,实现流量的进一步牵引,同时其原本纯粹的二次元文化也在被一步步被淡化。尽管目前头上仍顶着二次元的标签,但在其布局的多项业务模块中,已然看不到二次元的影子。

但,文化这种东西,来不了半点的虚假。对于懂的人来说,它有着独一无二的衡量标准。

二次元文化诞生于最初的博客、贴吧、论坛,直至A站、B站,自始至终属于小众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次元文化一直以极浓的氛围、超强的浸入感让人们着迷。当年的核心消费主体90、00现今已经逐渐踏入社会,成为社会新兴的消费人群。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意识让他们不会屈身于虚假的文化氛围,对待二次元文化的本质他们更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更高的要求,没有一丝的趣味投机性,更多的是对过去年代的仪式感与传承性。

所以,这与其说是沉浸代入感,不如说是对二次元文化的一种信仰。

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的A站忙于自身的安危对于客户体验无暇顾及,B站基于网游、信息流资讯模式进行布局以迎合更大的资本诉求,致使社区内真正的二次元死忠粉被边缘化,不得不说是一种悖离初衷的悲哀。

在当下的中国市场,腾讯、阿里的黑洞效应已经屡见不鲜,头部流量的马太效应也早已经成为市场走向的大趋势。但对于一个行业来讲,头部种子只有能够秉持自身理念,不被资本的糖衣炮弹所俘虏,才能保证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同样的,对于二次元市场,也是如此。

只不过,它更多了一层文化的属性,一层代表归属与信仰的文化道路。

所以,前进的方向,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新时代的二次元文化,隐藏着马太效应下资本的角逐

    在2017年公布的十大热词中,“打call”成功上榜。这个带有满满应援文化的年度热词不难折射出社会新兴助力阶层的兴...

  • 七个产品的PM测评(七)——Bilibili

    文//张钰婉 弹幕文化,跟二次元文化同根同源,因此也具备了许多二次元文化的特色。二次元文化和二次元宅的存在才是弹幕...

  • 做校园市场后的一点思考

    互联网行业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在谈论资本寒冬。人人创业的热潮在资本市场的紧缩和马太效应的夹击下渐渐冷却,自从转做校园市...

  • 马太效应下的资本流向 与人才流向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

  • 新时代下的传统文化

    “当你的情人已更名为玛丽,你还怎能再送她一曲《菩萨蛮》”这是余光中在《逍遥游》里面对俩个人处在不同的文化...

  • 布尔迪厄的教育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初探

    文化资本——教育文凭和对资产阶级文化的熟悉,逐渐成为决定生活机遇的主要因素,在个人禀赋和学术精英的遮蔽下,文化资本...

  • 《刺客信条》与 文化创意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科技与文化深刻交融的新时代,新时代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渗透,凭借其多领域、多行业的辐射...

  • 角逐下的“自我放逐”

    人是怎样的情况下觉知到自己的孤独。以至于可以清醒、清晰的区分清楚在百感交集的彷徨中,矫情、失落。我无限将这些悲观的...

  • 二次元文化势必将成为下一个流行文化?

    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步深入,尤其是中日二次元文化交流,国内的二次元文化也不断发展,具有众多二次元IP粉丝。随着国内二次...

  • 爱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时代的二次元文化,隐藏着马太效应下资本的角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ar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