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营业收入净额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用来做什么的?
总资产周转率是用来反映企业通过运营总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就在于获取收入,所以通过营业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直观地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运营资产的能力越强,总资产周转率越低,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资产或者存在多余的、闲置的资产,企业应该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处置多余的、闲置的资产;
通过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能够了解目标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运营能力孰强孰弱,通过与目标企业以前年度数据比较,可以知道企业运营能力的变化情况。
在具体应用的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要注意资产总额的比较口径,我们用总资产报酬率同其他企业或者同以往期间数据进行比较时,如果计算的口径不一致,那么比较的结果参考价值就会降低,相对于营业收入净额,资产总额在计算时容易出现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因为企业资产的多样性和会计制度的不断拓展,目前企业总资产结构可能是复杂多样的,具体来说,资产总额包括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不同资产获取收益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比如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对外投资,获得的是投资收益,但是投资收益的盈利周期是不确定的,甚至结果可能是亏损,一般来说,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的日常营业项目运营周期是不一致的,所以如果总资产里面包含有长期股权投资,不管是同其他企业的比较还是和以前期间进行比较,如果总资产统计口径不一致,比如比较对象没有长期股权投资,或者以往期间没有长期股权投资,比较的结果就会失真。
财务指标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如果企业存在多种收益途径,十三觉得需要将不同收益途径的资产进行区分,对于资产总额的取数需要剔除干扰事项,这样比较的结果才更有可比性。
总结: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企业利用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在进行比较时需要注意总资产的口径要一致,剔除干扰事项。
这周做一个杜邦分析法的简单介绍,每天介绍其中的一部分要素。
声明:财经知识介绍系列是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出。
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经济财税知识,微信公众号:易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