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明朝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这个案子呢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朝廷为了防止贪污,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每年都要审核各地方政府例行上报的财务报表,而且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当时没有现在的高铁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近的省份还好说,远的省份来回一趟京城需要几个月,好不容易到了京城,户部一查帐,老哥这帐对不上,你还是重新写吧。
重新写就重新写吧,也不是多大的事,可关键是这重新写的账目要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某某地方政府印。问题来了,这印在县老爷那里,所以你得回去重新盖印啊,怎么来的怎么回去,你花了几个月过来,现在需要花几个回去然后再过来,够麻烦吧?有人说把印章也带去,那县老爷不办公了?你把县印拿走了,来去京城一趟好几个月。你说一个县印不够用,那就造俩呗,那你想想传国玉玺为啥只有一个。
这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苦不堪言,有的人他一年到头都在路上,够惨了吧?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于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为了少折腾,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在进京时携带多份盖好了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在与户部反复核对数字后,即可重新填制。不能把印带去,那我可以把盖好印的纸带去啊。这个对各方都有利的“空印”招数被各方所默认接受。
明太祖朱元璋偶然知道了这件事件后,认为此是个官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的惊天大案,于是皇威震怒,下令将全国十三个省、一百四十一个府、一千多个县的主印官(一把手)共一千三百多人(其中包括监督不力者),不论清贪良莠全部处死,副职以下官员打一百棍,充军流放。
这事放到今天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对朱元璋来说真的是个大事,很大的事。首先,朱元璋是皇帝,这件事底下所有人都知道,就他一个人不知道,他还是皇帝吗?朱元璋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了忧虑,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事也被瞒着。
第二,朱元璋从小也是贫困出生,最后也是不得已才造的反。当了皇帝,也是深知这些官员的贪污之类的种种令人痛恨之处,所以财务方面定下了这样的政策,而底下的官员竟然都给他耍心眼,他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
第三,朱元璋会想,这天下是我打下来的,你们这些官员对我开国皇帝都这样不放在眼里,那我的儿子孙子继承皇位之后,你们这些官员岂不反了天?
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政策执行起来太麻烦了,官员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以为大家有问题就会跟领导反应清楚的,可是底下官员心里也清楚,谁去麻烦皇帝让皇帝不爽倒霉的还不是自己,还是瞒着吧。由此,空印案发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此是个官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的惊天大案,于是皇威震怒,下令将全国十三个省、一百四十一个府、一千多个县的主印官(一把手)共一千三百多人(其中包括监督不力者),不论清贪良莠全部处死,副职以下官员打一百棍,充军流放。
从立场上看,官员们没错,朱元璋也没错。只是这个皇帝太狠了点,杀的人太多了,基本上县市级的一把手全都被送上路了,而且这里面不乏许多好官被杀,真的是够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