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个报道刷屏了,这样的一个场景:
一个记者来到火车站台上,随机询问,请问你买到火车票了吗?
一位大妈微微一愣,回答:“买到了”
记者又转向一位年轻人,问:“请问你买到火车票了吗?”
年轻人回答:“买到了”
随后记者又问了5个人,大家都回答:“买到了”
最后记者对着镜头说:“今年虽然火车票难买,但是通过采访我们发现,大家都买到了火车票,现在正满怀希望地赶回家乡,过个团圆年!”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还有一个说法是“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其实是因为运气差的,根本笑不出来,这也是幸存者偏差。
通俗地解释,幸存者偏差是你所看见的都是活下来了/成功了的,失败者根本没机会让你看见,实质是人们接受到的信息其实是经过筛选后的结果。原因是因为在大量的数据或样本被忽略了,导致基于生存者偏差的结论偏离实际。就像记者不应该在站台上采访,而是应该是火车站售票点,了解正在排队的人买票的经过,这样才更接近实际。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因为人倾向于从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世界做判断。比如这个记者可能刚好选择了在站台做采访,那里的人自然是买到票了,那既然自己身边的人都买到票了,说明火车票就是容易买到的啊。比如一个读了书却混得很差的人,郁郁寡欢,没有沉浸下来的耐心。往往会说大学里什么都没学到,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打工挣钱,却不知自己的学习永远浮在表面。因此,他会自动过滤掉班级里那个毕业5年已经做到总经理的优秀的同学。而看到那个没读书,但到了20多岁的时候父母拿存下来的钱买了一套房子的例子觉得很有共鸣。人其实是犯贱的,首要是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的行为开脱,之后才会应用逻辑。
而真正的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打拼过程的时候,是感谢自己过往的努力,一直在提高着成功的概率,最后达到了今天的高度。因为他一路打拼,看过很多成功的人, 也看到更多失败的人,所以眼界更为开阔。
信息的三个层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当看到一件事情或一个言论之后,因为信息太多,时间太紧,我们往往会记住结论而了事。但这个结论却在大脑当中留下了印记。在一段时间之后,再看到类似的观点时,因为自己见过,便倾向性地认为自己是认同的,其实你只不过记住了一个结论而已,至于背后的逻辑以及支撑数据便不再深究。
未来会怎么样?
以前人们生活在一个小世界当中,更多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当中做出判断,因为看不到更大的样本,容易造成幸存者偏差的问题。
而现在人们生活在网络世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其实同样容易发生幸存者偏差,一个是因为去接受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内容,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我们会有很多的固有观念,原因就是只记住了结论;二是因为网络上的信息太多,人自然会选择容易的东西,毕竟有那么多东西要看,而相比来说接受自己潜意识当中认可的东西就容易得多,懒惰是天性,并且接受了从短期来看对自己又不会有损失,还过得很舒服;三是网络上很多信息是经过处理,运用人的所处的立场,从情绪层面解释问题的情况很多,比如商家的广告。
以后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得更多,一定得擦亮眼睛,从论点-论据-数据三个层面去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