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幸福与价值观
现代人生活条件比起过去好了很多。
过去的人们,能够吃饱穿暖,能够有地方住就会感觉特别幸福。也就是所谓的温饱。
现在的人们,基本已经实现了温饱,甚至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比如,住更加宽敞的房屋,买更加漂亮的衣服,吃更多的优质的美食。
出行更加方便了,家家有小车,公交和地铁也很方便,打车也很方便,网约车和出租车随处可见,方便快捷。
只是人们还是焦虑,还是抑郁,还是不满足。
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在工作与创造价值之间产生了分歧。
有很多工作,如果只是为了谋生,只是为了赚点工资,并不能给做事的人带来任何成就感,甚至还会让做事的人感觉到压抑,甚至尊严被贬低,自我价值感降低。
这样的话,人们就只是在为钱而工作,为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时间,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尊严。
人们虽然有了钱,但是随之消费会增加,同时消费欲望随着收入快速扩张,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虚荣心,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陷入消费陷阱。
同时,如果工作的过程感觉不到意义,感觉不到成就感,就会心情压抑。
所以就会导致生活与工作的双重不满意。
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价值观。
也就是什么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如果你为了钱而工作,把钱当做工作的唯一目的,那么,工作就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毫无意义。
只有把创造价值放在第一位,提供服务放在第一位,那么,工作才是有意义的。
不要为钱而工作,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
你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了价值,那么,金钱作为回报是自然而然的。
那么,你的工作即具有价值,你的工作又可以获得金钱,就是双重快乐,工作就有了意义,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安排。
主动的做事,主动的决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就可以让自己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管理好自己的虚荣心与消费欲望。
分清楚什么是必要消费,什么是非必要的消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奢侈品。
认识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无法全部满足的。
要学会知足长乐。
生活简单一些,工作简单一些,日常必需品够用就好。
如果我们把外在的物质追求,转向内在的精神需求,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思想,不断的学习,就会在内心变得富裕,从而减少了外界的物欲的吸引。
如果内心是贫乏的,就会倾向于去追求外物,通过拥有更多外物,让自己显得更有价值。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如果把做有价值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做有用的人放在第一位,那么我想我们就不会过度焦虑。
做有用的人,首先需要对自己有用,管理好自己,不断地自学,不断的成长。
心理学很好,可以多多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
做有用的人,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优质服务,这就是对他人有用。
做有用的人,给家人支持,养家糊口,物质与精神上都给与支持,这就是对家人有用。
我们如果是一个有用的人,那么,就会被他人需要,就一定会感觉到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