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的插科打诨艺术

作者: 花开彼岸会有时 | 来源:发表于2019-11-15 09:33 被阅读0次

      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写到:“科者: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这里的科诨,实指“诨”,说笑逗趣的意思.插科打诨.简称科诨,是中国戏曲普遍使用的,制造滑稽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顾名思义, 插科打诨在戏曲中的作用主要是制造滑稽,逗观众发笑,成为喜剧性的穿插;同时也发挥着好些戏剧功能,带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旨趣.本文就科诨在《西厢记》中的表现方式展开论述:

1、 利用宾白插科打诨

      科诨在元杂剧不同类型的宾白中均可见.宾白就是说白或道白叫白口或口白.如《西厢记》中第一本第一折中,张生见到红娘说的话,就是宾白.[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谁问你来?

        这里运用了对话,也就是宾白的表现方式,写出张生见到红娘时的失态, 滑稽可笑,达到逗乐观众的效果.

2、 利用唱曲插科打诨

      元杂剧每折一部套曲,由主角一人独唱,其余脚色皆只说不唱,惟有套曲例外,这些由配角主唱的插曲是出人意料的,因些往往带有胡闹嬉笑,插科打挥的性质,比如在第三本第四折中[小桃红.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

      这里红娘唱的插曲出人意料,用药名打诨,讽刺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不想让红娘知道,不想让夫人知道,可是又要娘当信使,帮助他们传情,红娘的这首插曲,一语双关,让人看了不觉会心一笑

3、 利用舞台动作插科打诨

      科指演员的舞台上的动作,凡介科在戏曲本子上都用括号标出,这在我们近代戏剧术语上称之为”舞台指示”,如《西厢记》中第一本第二折《借厢》中,当法本长老对红娘说,请夫人小姐十五日拈香后.剧本写到:

      [末哭科云]衰衰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望和尚慈悲为本,小生变备钱五千,怎生带得一份儿斋,追荐俺父母咱,咱便夫人知也不妨,以尽人子之心.

      这里,张生用哭的滑稽动作,和吟诵《诗经》中的诗句,冠冕堂皇的话语,与想再睹莺莺小姐风采的动机,提供了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

      品读《西厢记》,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本文就《西厢记》中的科诨艺术展开浅析.对于刚开始研究戏剧的我来说.也算是一大突破.

相关文章

  • 《西厢记》中的插科打诨艺术

    徐文长在《南词叙录》中写到:“科者: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这里的科诨,实...

  • 魂灵儿飞去半天,只将花笑拈,我谁想这里遇神仙!

    魂灵儿飞去半天,只将花笑拈,我谁想这里遇神仙! ——读《许渊冲译西厢记》 文/苇眉儿 《西厢记》艺术水平到底有多高...

  • 插科打诨

    坐在餐厅等人,人还没到,于是乎,顶着手机百分之五的电,开始码字,今日不卖流水账,讲讲淡定自若这件事。 自从喜欢看电...

  • 插科打诨

  • 插科打诨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早些时候爱看书也多思考,沉湎于孤独思想者的角色,给人距离感和'内涵',不乏身边多有朋友...

  • 插科打诨

    写了三天的防御机制才蒙喳喳问自己“不是在聊瘾吗,怎么跑防御机制了?”回忆了一圈才回忆起来,“瘾”的形成就来源于防御...

  • 插科打诨

    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达尔文 ...

  • 《西厢记》第4篇 | 红娘:心比天高,城府深沉

    红娘,即媒人,一般是指在婚姻嫁娶中给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人,此典故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西厢记》中,张生...

  • 養漁堂琐记:关于古代情色艺术的几则札记(二)

    情色艺术的高明,在于其“撩”,而不在其“露”。于文字、于画皆然。《西厢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

  • 插科打诨1

    出地铁站买了吐司面包,打算早上做三明治。 回到家,把因为阴雨天没有洗的衣服洗了,两件体恤,一件衬衫,四条内裤,四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中的插科打诨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sj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