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知识是不同的,有些知识会比其他知识更加有威力,那是因为他们具有解释普遍性问题的能力,成甲称他们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就是我们讲的底层逻辑,无论是运营,还是设计,或者是写作,知识到了底层,就会发现,原来知识是个倒三角,越往下越少,越往下越凝练。
从骚杰的分享中,他设计海报里的思路,我看到了二八法则,看到了黄金思维圈,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自己处在一个空中楼阁,看似站的很高,其实垫底的东西,非常单薄。
我就纳闷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某一天,我灵光开窍,也许是我可以追逐临界知识过了头,导致知识全是顶层建筑,而下层基木却打得很少。导致现在浮着半空,总有一种恐慌感在威胁着我。
而骚杰不一样,他除了正确的思路以外,他对设计还了解非常基本的知识,比如讲四个基本原则,亲疏、对齐、重复、对比,除了这些十分凝聚的概念词,他还能够说出具体的意思,举出自己身边的事例。
他这个基木就很扎实,无论你怎么询问,用力去推他,他都能稳固地回答你的问题。特别是合适度+审美力,这两个词就贯穿起了骚杰对设计的理解,他这场分享基本上是围绕这两个词展开的。
那么,迁移到自己身上呢?
你想打造认知深度者标签,如果让你来一场分享,你对认知的两个关键词是什么呢?
问到这里,我猛地惊觉,自己居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我对深度认知怎么看待?怎么用两个关键词来囊括我对它的理解呢?
明白了自身的问题,还是基础知识不够过硬,再结合骚杰分享的思路,两个关键词,四个原则,每个原则解释含义和举例说明。
我的践行笔记如下:
01.你对深度认知的两个关键词是什么?
02.你的深度认知四个原则是什么?
03.请解释它们的含义以及举例说明。
践行时间:
2019.01.01-2019.03.03
践行目标+效果:
希望在牛人进化营进行一次关于深度认知的分享
动力机制:
01.简书公布
02.好友监督(发小浩托)
03.惩罚激励措施(没完成,给浩托买一箱三只松鼠干果,198大礼包)
04.奖励激励措施(完成梳理,奖自己10本书,完成梳理并进行分享,奖自己500元,吃大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