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阅罪犯信件的时候,看到一位80多岁的母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书信,隽秀的字迹、简短的内容、无奈的语气,让我隔着信笺,看到了那位戴着老花眼镜、伏案认真写信的银发老人!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讲述了她和老伴及孙子的情况,和对正在坐牢的女儿的关心和鼓励,可信中有几句话,却一直冲击着我的思绪。
“没事就不要写信回来,我和你爸每次看到信几天都平静不下来。”
“我没有教育好你,现在这些,也是我应该承受的。”
“曾经我唠叨,你不听,如今,你想听,我也不想唠叨了。”
我把书信给那个女犯人时,跟她聊天,她坦言: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的她,一直都很优秀,留学英国、执教英语讲堂,曾经忙碌优越的生活,从未在意过父母的关心和惦记,没事几乎不跟父母写信,父母写给她的信件也都是“一目十行”,从未走心!如今,她恨不得每天、每周都想给父母亲人写信,更想每周、每月都能收到父母的来信,可母亲却白纸黑字的要求她“没有事儿不要写信回家”……
天下哪有做母亲的不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近况?是怎样的伤心难过,才会让一位母亲主动放下对孩子的关注、拒孩子于千里之外?
孩子犯错,大多数母亲总是会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这种自责夹杂着后悔、无奈、无助甚至对整个生活的否定。
这位写信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我并不能完全体会,但自责的成份我还是看出来了。据我了解,她的女儿、如今我管的女犯人,35岁之前,一直都是个优秀的人,也从未做过让他们“医生夫妻”觉得出格的事情,之所以会变成阶下囚,是一个成年人自己的选择,更是她从小到大父母教育的隐性结果。
跟这个女犯人聊过几次后,才发现她人生的大反转,和她父母的教育真的脱不了干系。她说:父母对她的包办太多了,从上学穿衣到吃饭睡觉,从报考大学到专业选择,从谈朋友到结婚生子,所有的大小事几乎都是父母的指定和要求,她只需要按父母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达到父母规定的目标,生活里就不会有任何的不如意,她从来没有体会过“自己做主,自己承担后果”的全过程。结婚后自己开始做主、开始折腾,却把自己折腾得离了婚、进了监狱,这一蹲,就是十年。她在改造周记里写道:我从未觉得“五年规划”有什么意义,现在,我却迫切的要规划一下了,还有7年10个月的刑期,我计划……
当母亲的,除非是哑巴,就没有不唠叨的,只是每个母亲的唠叨程度不同、每个孩子的体验不同而已。而做子女的,几乎人人都不喜欢母亲的唠叨,小时候会以反驳、顶撞、屏蔽、逃离等各种方式去抵御来自亲妈的唠叨,成年后,会以调侃、敷衍、忽略、出差等手段来远离来自老母亲的唠叨,总觉得“妈妈的话都是废话”!
大多数人都会一边声讨着母亲的唠叨,一边享受着母亲的爱护,无法想象有一天自己的妈妈真的不再唠叨了,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我没去观察那个女犯人在读到她母亲那句“曾经我唠叨,你不听,如今,你想听,我也不想唠叨了”时的情景。我只是在想:如果她的母亲在她小时候不唠叨,她如今会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她想听母亲的唠叨了,可她母亲却选择了沉默,这是她母亲对自己的惩罚还是对她的放弃?如果她母亲现在还是能像以前那样 “唠叨”她,50岁的她会有更大的改造动力吗?
做母亲的,不是不能唠叨,就怕在错的时间、错误的唠叨。
“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好?”
“我凭什么非要听你的?”
“为什么非要按你说的去做?”……
孩子们这样的言语,当母亲的想必都不陌生吧。孩子小的时候,当妈的觉得他们不懂事,怕他们走弯路,总想着给他们指出“正确的道路”,极力的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唠叨的方式不停的传输给孩子,可孩子却越听越烦,越听越偏离母亲的“轨道”,就算暂时被迫接受,也不一定是“心服口服”。
事实上,当母亲的,就应该在孩子不想听的时候闭嘴,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母亲的唠叨中接受世界。当孩子自己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母亲及时地去关心受挫后的他们,孩子反而能听进去一些母亲的唠叨,从而记住事情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会“三思而后行”了。
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如今两三岁的孩子都会背,可这个“教”真的是太深奥了!“不教”固然是有“过”,可怎么“教”却更重要。现在“不教”的父母难找,“过多教”的父母却一浪高过一浪。父母若不注重“教”的方式和结果,不仅有“过”,还将如那个不愿再唠叨的失败母亲一样,承担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各种情绪。
父母真正的成功,是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尊老爱幼、品尝兼优、能力出众、爱人爱已、豁达乐观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