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很清楚自己仅凭现有的文学功底是很难去勾勒那些爷爷辈年代的战火漫天飞舞,
但即便是如此,我想自己也还是会认真的去记录,去还原,去缅怀逝者,去崇敬生者。
本文的标题和内容相信没有那么沉重,亦没有那么鸡汤,只是相信通过如下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生及职业生涯两方面的启示。
若,伙伴,你正在此时迷茫不知所措,千里巡回仍旧迷惘难知,笔者相信你定有所获,
回家的故事少小离家,老大归
高秉涵老先生,祖籍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出生于1936年,比我爷爷小了3岁,
1947年父亲因病去世,因生逢战乱年代,家中一贫如洗,母亲眼看着现下的战乱时节,
“活命”是为先,
于是断然对他说到:“孩子,快逃命去吧,咱得好好活着,将来要是能回来就再到家里看娘一眼,娘没事,路上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那时,他才13岁,并不懂得啥叫生死离别,并不知道自己这一去需要多少年才能返回故里。
13岁,
我在做什么?我在念小学升初中,贪玩好斗
你在做什么?跟长辈顶嘴还是开始了早恋?
然而13岁的他,却在一路逃亡
在瓜洲,一场急性肾炎差点与死神谋面;
在安徽,亲眼目睹一度搭乘的卡车坠落谷底;
在闽南,若不是一位仁慈的奶奶,他早已在屠刀下丢了性命
敢问,相比之下,你还会觉得自己
因家境缘故,耽误了前程
生不逢时,恨不能和马云比肩?
感情受挫,想着轻生
生活工作迷茫,放弃自己的希望
……
然而这些所谓的人生不如意,与他的九死一生相比,我想已见分晓,无需多言。
最大的敌人是狗
再后来,经过了不断地辗转腾挪,终于—初到台湾,
最大的挑战是生存
虽然这里已远离战乱的惊恐,可对于一个年仅13岁举目无亲的孩子来说,能够活下来,实为不易
“当时到处都是逃难的同胞,谁帮得了谁呢?
没有住的地方,就露宿在火车站,
没有吃的,只好去翻找垃圾场,
就是在那里碰到了当时最大的敌人—狗,因为它也要活命。
后来老先生回忆的时候说:
我那时候还小,也不知道啥叫幸福,更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办,
也有因为太饿活不下去的时候,可一想到临行前,娘对我的嘱托:“孩子,咱得好好活着,将来等不打仗了,再回来看看娘。”
我就告诉自己:“不怕,好好活着,因为娘还在等我回家。”
凭着这份执着的意念,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
恩师、校长李学光,既是同乡又是师生
以及恩师的世交刘泽民夫妇一家人
就是在的资助和关怀下,他考上了夜校初中部。
那时的伙伴大都都是当兵老大哥,和他前后一起进入台湾,可能大家基本都是北方人的缘故吧,相处的还算融洽。
老大哥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枯燥,相对的军旅生涯在当时已无仗可打,所以每个人都显得比较松散,
聚在一起常是打牌,喝酒,聊天,图个乐子
开始的时候他也跟着凑凑热闹,不过后来就不再参与了,无论战友们怎么去逗他,他都不上钩。
那么他去做什么了呢?
接下来的自己经过几年半工半读的艰苦岁月,
考上了当时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
毕业后接连又考上了法官。
十年法官生涯之后他辞掉职务,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成了台湾著名的律师。
我的目标很简单:早点回家
然后老大哥们,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还是无所事事,觉得不如他的比较多,和他一起努力前行的人几乎没有,
再到后来,大家都集体住进了——台湾专属的“养老院”, 基本上也都没有结婚,
因为在当时的台湾,你得有钱,有房,有资产,同样的丈母娘经济,不同的时代,
可见,财商是跨时代的高效产物,并不专属互联网时代。
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不同样的结果。
高老先生,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前行,
据他讲:“自己在当时的老乡堆里并不算聪明,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因为自己时时刻刻想着回家!”
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回家呢?
一无背景,二无家财,只能靠自己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前行的道路,一条道走到黑,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
苦算什么,只要能早点回家。
目标如一,坚持努力,小伙伴你是这样做的么?
如果不是,还等什么呢?
走,咱一起回家
再到后来,娶妻生子,等待时机,终于如愿,回家!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歇,而是继续帮助自己昔日的战友伙伴回家,
那时节的老伙伴听到他能帮助自己回家的时候,都纷纷来找到他,无论是谁,都是离家的游子,
就这么他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毕竟落叶归根,怎么着也要送他们最后一程。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他开始是双手捧着战友们荣归故里;
后来是自己捧着,让家人搀扶着带战友回家。
一份承诺,一份赤诚,送战友回家后,望着墓碑上的照片,他伸出手总是不舍得拍拍他们,说道:
“老哥几个,咱们到家啦,到明年我再回来看你们啊!”
—— The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