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里,总少不了叮叮当当的水桶碰着水瓢的声音。清晨,天还蒙蒙亮,小孩子还在被窝里懒洋洋的纠结要不要起床时,院子旁的小路上,便想起了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和踢踏踢踏的脚步声。这声音,像清晨的闹钟声,将我们从睡梦中,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爷爷是个勤劳的人,每隔一两天,都会早早的去水井担水。水井离我家并不远,大约五六分钟的路程。这口水井养活了一个村子的人,清晨或者傍晚,总看到大人们挑着水从家门口路过。
这口井来源之久,我们并不清楚。现在对他的印象也只是有一个拱形的房顶,下面搭着一块平整的石板以用来放水瓢或者一些小物品。石板的下面就是一个长方体的陷进地里去的井,井口向外流着清凉的井水。这水夏天十分凉快,下坡割草回来,掬一捧水搓洗一下脸,顿时神清气爽。石板上常年都有一把木质的水瓢,因为大家都用右手舀水的缘故,水瓢的左边已经磨的光滑且薄。舀一瓢水出来,哗哗地冲在身上,脚上,舒服极了。别看这井夏天满满当当的水,一到了冬天,就完全不够村子的用度了。所以,就出现了等水这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可能觉得比较有趣吧!)
等水这件事情,于大人们来说,可能是件十分浪费时间的事情,他们往往就会将这样的不费力气且无聊的事情交给孩子们去做。孩子们一扎堆,却将这无聊的事情变成了一件趣事。明天清晨,大人们就将空桶提到水井边排着长队,待孩子们醒来,吃过饭,就到井边去等着,等到轮到自己水桶的时候,就提着桶到水井的边上舀水。这水呢,是一点一点往外浸的,需要花时间等待。这段时间是一个漫长且无聊的过程,女孩子们就拿着一根跳绳到井旁的空田里跳绳,男孩子们就喜欢在空田里疯跑或者滚铁环。久而久之,这块空田被我们踩的死紧,这家的老头是个不好惹的人,常常拿着扁担跺着脚骂我们这群孩子没天良。他过足了嘴瘾,也就离开了。我们这群孩子可不依他,常常背着他使绊子,不是将他家的水桶藏到沟里就是把他的水桶提到最后。他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会狠狠的骂一句该死的老天。不过想起来,现在我却十分的怀念这个老人。他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我们常常和他斗智斗勇,虽然免不得家长的一顿呵斥,可那段时光,竟如此美好。记忆中,这老头不是在和邻居吵架,就是在去吵架的路上,一个院子的人得罪光了,后来竟也得罪了整个村子的人。大家提起他,都摆头。老了老了,更蛮不讲理了,事事都要占赢头,更是得罪了自己的儿子。
后来,我们搬了家,再也不用大冬天去等水了。却感觉生活少了很多的乐趣,可能是再也听不到那叮叮当当的碰撞声,也可能是再也听不到那踢踏踢踏挑水过路的脚步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