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那些饱睡的夜晚

作者: 暖妈日志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6:47 被阅读65次

我小时候的农村人,大概最不发愁的就是睡眠问题。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冬天和夏天我们一家人的睡前时光。

那时候我们那儿的房子都是这样的,三间红砖或青砖瓦房,坐北朝南,中间是堂屋,开一个总门,从堂屋门进屋左手边山墙开一个门,西间,右手边开一个门,东间。讲究的会给东间西间的小门加个布帘子,我不记得谁家有,反正很多人家都没有这个隔山门。我家当然也没有,这样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无论你睡在哪一间,聊天都特别方便。

记得冬天黑得早,大家也睡得早。我姐上初中了,住在二姑家,我一个人睡堂屋,爸妈和我弟睡东间,西间是我爸的医疗室。一钻进温暖的被窝,我就朝东间喊:“大,讲个故事。”我们那里称爸为大,这个称呼很有意思,大概是说家里的地位他最大。

我爸一般会讲一个类似于现在的童话故事,但是要比我后来书上看到的精彩得多,比如一个没分到家产的小男孩偶然得到一个宝物,只要向这个宝物提要求就会给一桌好酒好菜。后来男孩的兄嫂也想要这个宝物,结果反被报复。情节曲折神奇,善恶有报,大快人心,听着好过瘾。

有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时候还很精神,就一再央求我爸再讲一个。冬天的夜晚,外面有时安静干冷,有时狂风呼啸,但屋内总是那么温暖,那个听着故事入睡的小女孩,睡得安稳香甜。

夏天的夜晚,屋内闷热,蚊子黑压压打脸,嗡嗡声不绝于耳,我爸妈把堂屋和西间两个一米来宽的木板床抬出去,再把架子车下盘去掉,往院子里一放,就有了三张床。

说是院子,其实没有围墙,几棵楝树在凉风中哗哗私语,皎洁的月光洒下来,蟋蟀一阵一阵鸣唱。我躺在车架子上,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渐渐夜凉如水了,身下铺的小薄被子不太顶用了,赶紧裹个单子,有时还得再盖条薄被子。大家聊天的声音越来越稀小,我困得接不了话了,侧个身就睡着了。

睡外面有时会发生点意外情况,突然雷声大作,我爸妈赶紧起床,俩人一边往屋里抬床,一边喊我,我假装听不见,我爸只好把我抱到一个木板床上,这时大雨点已经往下砸了,我也不动,随着床晃悠着到了堂屋,感觉像是在坐轿子,心里窃喜。不过床一落地,屋里又闷热又有蚊子,根本没法睡,我开始抱怨蚊子咬死了睡不着,东间大床上有蚊帐,我妈给我弟赶完蚊子,又拿着扇子到堂屋给我扇风,我辗转反侧,一会儿竟也睡着了。

鸡叫三遍,枝头传来鸟儿的啾啾声, 父母起床忙活了,我翻个身,瞅一眼,天刚蒙蒙亮,接着沉睡。

我妈用手捅捅我,“华,我下地干活了,一会儿你起来烧点茶馏点馍。” 我妈的意思是隔水把馍热热,我哪里起得来,只迷迷糊糊地嗯了几声,我妈便走了。等我妈干一歇活回到家,看我还在床上睡着,她并不责备,一个人烧锅做饭去了。

怀念那些无忧无虑饱睡的童年夜晚,在这个天还没蒙蒙亮的四月早晨敲出这些字,中年老母亲在疲惫的家长角色里,重新做回一个幸福的小孩。

相关文章

  • 朝花夕拾之那些饱睡的夜晚

    我小时候的农村人,大概最不发愁的就是睡眠问题。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冬天和夏天我们一家人的睡前时光。 那时候我们那儿...

  • 分房睡的那些夜晚

    “晚安。” 和张先生在客厅互道晚安,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分别去睡觉。 床有些小,三个人慢慢变的拥挤,睡眠质量都在下降...

  • 饱睡的日子

    回想上周,自己简直是超人一般滴存在:上午打针,下午上课,调养和备课,晨练和带娃,啥也没落下。 但是今天...

  • 上午的饱睡

    今天早上,六点十五就被闹钟叫醒了。起来洗漱一下开始上早自习。边督促早读,边做早饭。 早读结束,吃过早饭,摊开书打算...

  • 睡不饱

    他醒着时我困着他睡着了我醒着几夜里来醒着困着脑壳里的小零件松了转起来咔啦咔啦连说话都变温柔

  • 短篇||龙头拐(9)

    “我家有个小宝宝,白天吃的饱,夜晚睡的好,吃的饱睡的好,我的小宝宝……” 第二天,淑妃登上仙台,唱着这首小曲西去。...

  • 好吃不如饱睡

    很久没写养生类的文章了,我在这类文章中分享的基本都是干货,都是经过我多方阅读、考证得出的方法、经验和总结,而且按逻...

  • 天天睡不饱

    以前的室友是晚上不睡,现在的室友是不仅晚上不睡,早上也不睡。晚上快一点睡觉,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噼里啪啦的吃早饭,吃面...

  • 夜晚,睡不睡

    上学期间考试成绩下滑,家里长辈是苦口婆心良言相劝再加以归结---睡觉太早,别人家优秀的孩子都学到凌晨一点。而我后知...

  • 童年回忆之不敢睡的夜晚

    文\龙女那伽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过害怕黑暗的经历,反正我有,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怎么越看越像是恐怖故事的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朝花夕拾之那些饱睡的夜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q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