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详细记载了齐庄公因为通奸大臣崔杼夫人而被大臣杀死的全过程,当然,此次我们的重点是庄公死后的引起的故事,庄公我们之后再谈,这又是一起“甚美必有甚恶”的典例。
庄公之死,引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夫---晏子。提起晏子,想必诸位在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晏子使楚》,这个故事主要展现了晏子的不卑不亢、有勇有谋的外交官形象。
晏子像史评对晏子的评价极高,更有一本《晏子春秋》,记载了很多晏子直言纳谏、重视礼教、善于言辞的轶事典故,如二桃杀三士、挂羊头卖狗肉等等。司马迁对晏子更是尤为推崇,在《史记·管晏列传》中直言不讳他对晏子的崇拜,甚至甘愿为晏子持马鞭驾车。
晏子··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让我们回到襄公二十五年的《左传》记载,齐庄公被崔杼杀了之后,晏子赶去吊唁庄公,在门外,晏子跟其随从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其人曰:「死乎?」
(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
(晏子)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曰:「归乎?」
(晏子)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随从询问晏子,国君已死,是否要同死明志,亦或者逃出齐国,晏子都没有选。国君不只是晏子一人的国君,国君之罪也不是晏子的罪行。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晏子想到的是齐国的社稷和百姓。
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晏子以为,为君者,不可欺凌百姓,应以社稷为主。而为臣者,也不是为了国君的俸禄,而是要保护社稷。从晏子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怎么样,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章句下》
社稷,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如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另一个指国家的代称,如
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
晏子的社稷指的是整个齐国,孟子的社稷指的是土谷之神。但是晏子和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用孟子的说是“民贵君轻”,用晏子的话说是“主养社稷”。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是死难一位因为自己过错而亡的君主,还是要保留己身保护社稷,对于晏子来说,这并不难选择。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还不是秦汉后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是一种“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的关系。君和臣都应该以民为主。
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尚书》
当然,这种君臣关系也有很大的弊端,春秋屡屡发生“以下犯上、以下弑上”的事情,也是因为君权很容易被大臣瓜分。这也难怪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在被问到如何为政的时候,发出“必也正名乎”的感慨。也更难怪始皇帝之后历代帝王都在不断加强君权,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总是在不温不火的诉说过去的种种,至于不同人会选择怎么的做法,也会成为后人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