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地板有点滑,小伟摔了一跤,正在那里哭,你快去看看吧!”同事着急的跑过来说道。
对于学生安全一向重视的我立即冲到了小伟身边。平复下自身心情,我语气平和的问小伟:“小伟,有没有摔疼?”并用手抚摸他膝盖磕碰到的地方,小心的察看有没有伤口。
孩子摇了摇头,但眼泪止不住的流。
“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孩子抽噎着说道。
看孩子情绪没有缓和,我抬起手拍在地上,嘴里说道:“都怪你,这个坏地板,就是因为你我们小伟才摔跤了!下次你再敢故意让小伟摔跤试试!”
小伟似乎得到了心理安慰,停止了哭泣,委屈的看着我。
看他情绪有了转变,我立马接口道:“小伟你看,老师训斥了这个坏地板,小伟不要哭了。坏地板表示再也不欺负小伟了。”
小伟模仿着我的样子,也用手拍起了地板。我们两个比赛着打地板,其他小朋友看到,也纷纷加入我们打地板的队伍,不一会儿他就缓和了情绪,开心的和其他小朋友玩。
在学校里,孩子磕到碰到是特别正常的事情,我处理的方式一般就两种,一种就是关心孩子,检查他的身体情况并询问他目前的感觉,没有闹情绪就转移他注意力,鼓励他坚强的自己站起来,如果孩子情绪很激动,会采取第二种方式,就是用手去打“肇事者”,嘴里说着“就怪你,弄疼我们宝贝了!”
今天读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自己带来了新的视角。
责怪“肇事者”的做法其实不正确,这会让孩子养成推脱责任的习惯。
作者认为,“打‘肇事者’”其实是一种报复行为。它教给孩子如果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报复别人,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去安慰孩子,待孩子情绪缓和后再教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弄疼他的“肇事者”。应该像对待他一样,安慰“肇事者”,告诉“肇事者”:“ 我不疼了,你也马上就不痛了!”
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当安慰“肇事者”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里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他人。
不禁想起国庆前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几个孩子在用红领巾和红旗做玩具来打闹,我上前去制止他们,并告诉他们革命先烈是如何用鲜血染红这面红旗的。孩子反问我道:“老师,你亲眼看到他们死了吗?这关我什么事?”当时我沉默了。
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要如何让他们学会尊重历史、尊重国旗。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家里的那个小宝贝。如何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最基本的换位思考与尊重理解是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也许,教育并不在课堂,而是在生活里发生的每一件小事。
认真的对待学生生活里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尊重一切事物,无论这个东西有无生命,可能比强制他们上课学习尊重更有价值。
很多家长和我抱怨,家里的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那么当孩子摔倒的时候,教会他如何正确对待“肇事者”,教会他疼痛是双方的事,我很痛,那么地板也痛。下一次,孩子也能在吵架时理解父母,我很伤心难过,爸爸妈妈肯定也很伤心难过。
当“给地板安慰”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