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敦刻尔克》:不同于以往战争片的高概念高体验电影

《敦刻尔克》:不同于以往战争片的高概念高体验电影

作者: 娱观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15:55 被阅读43次

    不得不说,诺兰这次玩得有点绝。《敦刻尔克》不仅不像我们看过的任何战争片,它甚至不像常规的故事片,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部纪录片。

    影片完美地实现了诺兰的初衷,也即摒弃一般战争片常用的全局与局部视角交替的展现思路,基本上全程将观众的视野、牢牢锁定在几位主角身上。除了片头字幕简单交代的背景,有关战事双方动态等大局信息,全部零展现。

    纪录片也可分为很多类型,特别是对于历史题材,主流还是热衷以各种影像和图文资料、来还原当初事件的完整过程。《敦刻尔克》展现的,是纪录片的另一种风格:摄影机引领观众,既充分融入到故事中去,又维持一种“冷眼旁观”的间离感。如果能在IMAX胶片或激光放映厅观赏1.43:1那种顶天立地的完整画面,更如同《发条橙》男主角经受特殊治疗的经历——那种“体验”之强度,可谓前所未有。

    可能有朋友会质疑:别欺负人没看过《发条橙》!那里面男主角的治疗经历变态而残酷。《敦刻尔克》居然给人以那种体验,显见是难看之极了。

    其实呢,如果抛开后面由于边际效益急速递减、乃至过犹不及的过程,至少那“头一次”的体验,应该是非常强烈的;阿利斯那被强撑开的眼睛,在看“猛料”时,没准还会有比以往更强烈的体验。这种“初体验”,才是我对《敦刻尔克》的正确感受。

    确切地说,在看此片之前,敦刻尔克大撤退,只是中学历史书上需要背诵的一个事件,它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只是发生的时间、结果及其历史意义这几个“考点”。在看《敦刻尔克》之前,我特地查了些资料,中英文的都有。但收获大量信息后,我还是有不少困惑,比如还是不大理解为何诺兰说那是二战的转折点。“转折点”这种事,各国是有不同说法的,比如美国人可能认为“珍珠港事件”是转折点,前苏联人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之类的才算转折点;而且,像“二战”地域与时间范围都很宽广的事件,有不止一次“转折点”也很正常。只是,在身为英国人的诺兰心里,“敦刻尔克撤退”中,到底有什么因素让他觉得需要重现、需要激励对战争已毫无印象的当代观众?

    从电影院出来,我最直观的感受有两点:一是在当时情境下,能逃出生天真不容易;二是即使在丢盔弃甲的撤退行动中,也有英雄主义的光芒闪现,足以在绝望中温暖人心。

    说实话,在看之前,我没预期会有那样的感受。当纸面上的认知,化成影院里的冲击时,我更感兴趣的,是诺兰是如何利用视听语言、来传递、并强化我的那些感受。

    这么一想,我就觉出诺兰的“狡猾”来。在此前的宣传中,他自己都表示,这次会放弃所有在故事架构、叙事手法上的花招,而专注于还原真实的体验。如果各位过分关注“真实”二字,以为他的意思就是“客观”,那就大错特错了。《敦刻尔克》其实是部很“主观”的电影。

    从表现对象与内容的选择上,该片就很主观,由此也导致了一些争议。比如那句朗朗上口、颇具震撼力的宣发语:“当40万人无法回家时,家,主动来迎接他们。”这个句子,其实有很大的史实错误:被德军包围的,是英法比荷联军,其中英国官兵只有22万左右,法国军人有小15万,来自比利时的军队也超过3万人。所以,真正能够与敦刻尔克那边的“家”联系起来的,只有那20多万英国军人。对其他三国军人而言,撤退行动不是回家,而是离家。

    让法国等盟友更不爽的是,诺兰压根就没想着去表现盟友们的贡献,包括那因担任殿后来不及撤退而被俘的4万法国官兵。从宣传到正片,诺兰似乎极为“自私”地——或者说“爱国”地——将他的镜头、仅仅局限在英国人身上。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作品,这真的靠谱么?

    可是,诺兰的创作意图,原本就不是“全景式”反映历史事件。表现盟友的英勇贡献,可能更加“政治正确”,但无益于加强他想要的表达,甚至可能会拖累。反过来,关注英军士兵,才能让那种“家在咫尺天涯”的绝望感,渲染得更为强烈。影片需要向观众传递这种绝望,以此来烘托“安全撤退”也算是一种胜利。

    影片的时间线,也被诺兰“扭曲”了,以便传递一种递加的紧张感。发生在陆地(海滩)、海上(救援船只),和空中(“喷火”战机)的三段故事,按照片头字幕提示的时间线,分别历经一周、一天和一个小时。在每一条时间线之内,故事都是按先后顺序展现,是线性的。但由于全片演进的方式,是在三条支线间交叉剪辑、直到到达时间汇合的那一点,所以,在某一条支线已展现结果后,接下来在另一条支线,没准会看到同一事件的过程。这让影片整体的叙事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非线性跳跃。

    不过,和《记忆碎片》《盗梦空间》等玩弄时间的前作相比,《敦刻尔克》算是相当节制的。影片在剪辑不同时间线故事时,更多考虑的是叙事节奏的变化、以及引导观众情绪的变化,而非设定具有机械形式美感的时间演进方式;加上每一条支线内部的时间线都是有序的,所以对跟随剧情的进展不造成任何困扰。就个人的体验而言,只有两处交叉剪辑,让人对时间产生小小的困惑,但都一想而通,不需要开脑洞。事后仔细一想的话,那两处其实充当着让三条支线“暗通款曲”的功能,让观众意识到,原来在最终的汇合之前,三条线的人物命运,就已经有重合。

    剪辑其实是主创对于影片主观意愿的最明显表达。《敦刻尔克》的剪辑,在三条时间线之间、创造了一种大致走向一致、但又不失灵动呼应的结构。观众们基本了解它们会于某一点汇合,但在什么情况下汇合、汇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则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悬念。作为历史事件,观众已经知道敦刻尔克撤退的结果,但具体到片中每一位具体角色,他们的命运,在编导揭示之前,则让人捏一把汗。

    比起叙事结构和剪辑模式来,观众直接感知到的信息,能透露更多导演意图。

    比如说在声音的处理方面,在诺兰用IMAX地包天画幅充斥观众的眼眶前,他就先让我们从听觉上震撼了一把。影片一开始的那几声枪响,在个人的观影体验中,是音量最响、划破空间的锐度最高、同时在表现打击力度方面最强的,尖啸的高频,和突突的低频同时发作,让整个影院的观众都吓了一跳。

    其实,现实中的子弹效果,并没有这般震撼;《敦刻尔克》表现的,是一种“强化版的现实”(Heightened Reality),或者说就是角色主观感受到的“心理音”:在那一刻,他直接感受到死神最贴近的威胁;通过加强版的声音设计,诺兰也让观众感同身受。

    影片对声音的主观性处理,不完全是通过“加强”效应,有时也会有变化,有时甚至会通过“弱化”声音,来让观众理解角色的内心感受。比如在主角在海滩遭遇德军飞机轰炸时,第一声爆炸很响,但接下来的爆炸——至少在观众听来——音量其实是减弱的,配合主角保头埋地的动作,诺兰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死神临近那一刻你的恍惚,心理的恐惧盖过了感知。

    这种通过强化的“心理音”、来凸显周遭环境险恶的处理,在片中还有多处。最突出的比如几位士兵在小船船舱那场戏,且不说时不时被敌人洞穿船舱的子弹,就是舱木结构在涨潮时由浮力激起的各种轻微呻吟,都被放大到很显著的程度,折磨着已成“惊弓之鸟”的士兵们,成为压倒他们理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对于多变的声音处理,汉斯·季默老师的配乐,倒真的是轰隆隆到底,全程高能。尤其是这次听了诺兰的“蛊惑”,基本上在每一段乐曲中,都采用了所谓“谢泼德音阶”(Shepard Tone),造成一小段主旋律音调不断升高的幻觉,让人越发怀疑《敦刻尔克》的音乐、是否喧宾夺主了。

    就个人而言,季默老师的音乐不是问题。片中的配乐很独特,因而辨识度也很高,看过影片后就不可能听错,这点和季默与诺兰此前的几次合作是一样的。稍有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对白很少,因而在很多场景中,音乐其实是代替了语言,或者说是作为一种心理语言而出现,以传递特定场景应有的氛围。比如说,主角首次带领观众的视线、来到海滩时的场景,没有对白,但此时暗流汹涌的配乐,分明凸显了人物内心的恐惧与担忧:这么多士兵,如何能安全回家?

    我对《敦刻尔克》配乐的主要抱怨,集中在片中一小段,也就是全盘OST中最先公开的那首《Supermarine》对应的场景。试听过的人都了解,这一段乐曲简直可以说是狂飙突进、排山倒海;那一段对应的情节也可以说是影片的第一个高潮。不过,我总觉得配乐与三条时间线各自的节奏不够对应,画面上的动作,并非全部是高速度高度紧张,音乐一味的紧张,让某几处剪辑显得有些“脱轨”,反而令人出戏。

    出戏就出戏吧,我敢打包票:即使在那种状况下,你也很难从IMAX银幕上移开眼睛。就视觉表现力而言,诺兰这次表现堪称完美,至少个人找不到可以吐槽之处。

    就影迷们最关心的IMAX胶片拍摄的1.43:1的原生画幅而言,其包围效果,真的足以取代3D眼镜。 特别是其中的空中场景,看过IMAX影院看过纪录片《蓝天铁翼:红旗军演》的,应该深有体会,辽阔而深邃的天地,就是那样刺激。片中汤老湿驾驶飞机每一次转向,我都需要忍住身体跟着倾斜的冲动;而他每一次俯冲,我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抓紧了座椅扶手。加上是带剧情的空战,真实感会比纪录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诺兰并没有利用IMAX摄影机来渲染刺激,如同他对全片各个元素的处理一样,《敦刻尔克》最强调的,始终是悬念和紧张。反映到空战场景的拍摄上,诺兰摒弃了利用快速剪辑、来突出战机风驰电骋、交火迅猛刺激的做法,而仅仅利用固定在飞机上的摄影机拍摄空中长镜头;单纯是追寻敌机的过程,就能将人逼迫得手心出汗。通过此片,观众应该能深切感受到战斗机飞行员的不容易,特别是那个时代,基本山完全依赖视觉追踪,要打落一架敌机,技巧、运气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单纯从画面观赏的话,你能感受到摄影的优雅,但融入剧情的话,那种优雅,又笼罩了一层死亡的阴影;这种多重心理感受,不仅没有降低观感,还大大加强了影片的魅力。

    不过,我还是最爱片中的人物特写。自己都觉得这点不可思议,因为在此之前,我是挺不理解、甚至不待见诺兰用IMAX摄影机拍人物的。我原来觉得大格式胶片、就得再现壮美的自然景观才算恰当;像《黑暗骑士崛起》中,有几处忽然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人物中景或特写,让我觉得很膈应。但《敦刻尔克》的处理,改变了我的偏见:片中IMAX原生画幅中的人物近景或特写,实在是太棒了!

    我不是说清晰度的问题,而是说在1.43:1的画幅中,人物的脸孔会充斥你的视野,那是你唯一能注意到。对于一部少靠对话、多靠神情或动作来表演的作品而言,这种画面,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人物内心展现给观众。特别是配合浅景深镜头的话,周围虚化的画面中,特写的人物表情,如同梦魇一般,在观众的脑海里萦绕不去,留下深刻的印象。典型的有如士兵们在涨潮船舱中的争论段落,那一张张因紧张、愤怒、恐惧而变形的面孔,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有压迫力的画面。

    除了“大”给观众造成的视觉冲击,IMAX的1.43:1画幅,在本片的运用中,还有个适得其所的副作用:很多时候,接近方形的画面,完美地模拟了人在极度恐惧或危急时的“隧道视野效应”。在那些情境下,人的视野会缩窄,部分或全部丧失周围视觉,只能看清视野中心对象。此时被IMAX画幅框住的画面,能让观众更多体会到角色内心被放大的恐惧。

    除了将IMAX摄影机架上了飞机,诺兰和摄影指导,还将笨重的摄影机,玩成了大号版的“狗破”(GoPro),在起伏不定的小船上,在逼仄潮湿的船舱内,乃至完全浸入水下拍摄,让本片的纪录风,更为浓厚。但要论个人最爱的几个镜头,多数还是机位简单、构图有韵味的画面,比如海滩上三位士兵默默地看着一位归心似箭的战友扑向大海,比如火光中汤老湿那疲惫而满意的微笑……

    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敦刻尔克》有很多场景、或段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我只是有点怀疑,离开了能完整还原1.43:1画幅的IMAX胶片或激光影院,影片的震撼性,是否会大打折扣。在普通数字厅二刷后,我觉得它最多保留了IMAX版75%的震撼力。

    诺兰此次的确将IMAX胶片格式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也间离了占据大多数的普通数字影厅。从这个意义上说,《敦刻尔克》其实是部实验电影。历来有种说法:好的电影,不管在哪看都是好电影。但如果从创意阶段、就将硬件格式内化为电影形式最大的特征之一,进而与内容结合、演化出独此一家的风格来,那正确的放映格式,就成为完整体验风格不可或缺的条件。《敦刻尔克》,就是这样一部“体验为大”的电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刻尔克》:不同于以往战争片的高概念高体验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ye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