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园叟》的写景启示

作者: 平凡的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21:59 被阅读153次

《醒世恒言》里头有一篇故事叫“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典名篇之一。这则故事不论是文学艺术价值,还是思想价值都有很高水平,值得认真品读、思考、学习。我是常读它的,深感这篇小文虽然说不上情节离奇,紧张刺激,却从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一切人群共有的价值观念,足以提现中国人最正统的民族心理。这个故事表面上讲弱者与暴虐势力的斗争,意喻正义必胜,人民必胜;而事实上却意图告诉人们:我们应该怎么活?我们应该向何处去?我们应该怎样使人生升华?——它寓教于乐(此处的乐指一切思无邪的文艺),揭露出了哲学真理,关乎着人们的福祸荣辱,生死大事!

现在,我不准备就其思想性、教育性展开论述,而仅对其写景手法作一总结。从文笔角度来看,作者单独写主人公秋老小院景色的一节,是最体现其文学水平的部分。作者极尽华笔美辞,墨描出了一块神仙福地!

我们一般人在写景时往往会没有条理,理不清文路,东写写,西说说,难以贯通一气,使之章法俨然,逻辑通达。我们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读者看的时候,要么会一目十行,含糊的略读过去;要么是看了半天,还是看不明白,他们无法根据我们的描述想像出景观的样子。而秋老小院一段以通用法则剖画分明,文笔不乱,百景有序,读者容易根据他文字画出小院草图。

作者主要是用空间逻辑组织景物,并局部的加入了时间逻辑(同一景观不同节令里的特点)这都是最基础的方法,却简洁有效。

其空间逻辑可以概括成:从外到内、先近后远;从整体到局部。首先,作者把我们的视角放到了小院外面,让我们沿着小院外面走一圈,看看有什么发现。

“那园周围编竹为篱……”,我们看到小院没有高大气派的院墙,而是寻常百姓家的篱笆墙。给人以亲切、幽静、恬闲的观感。接下去,作者先写了篱笆上的花(藤蔓一类为多)继下篱笆墙下有什么花(常见的美花)后写离篱笆墙几步以外种着什么花(多是名花异卉)既符合人的生理视线特点(先近后远)又巧妙的写出了花园主人惜花、爱花,唯恐有人多手乱摘的复杂心理(寻常的靠近篱笆,特别出彩的离篱笆远一点)这就叫有层次,层次分明,不是一锅烩菜。

以上像说明文一样严谨细致,逐一介绍过了,作者总写其美,称:遇开放之时,烂如锦屏……一花未谢,一花又开……

在外面看已被打动,自然要登堂入室,一探究竟的。于是,我们找到了小院的大门。“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门是柴门,很天然,很质朴,很农家的感觉。因为满院是花,几无落脚之地,故秋老特意种了两排竹子和柏树。从园林景观的设计法则上来说,这符合运用遮景分割空间的艺术理念,不把主景直接暴露于人前,用景墙等方法对主景进行遮掩、妆点,务使主景层次更丰富,意境更深远,使之如美人遮面。人们方可获得更多的观赏体验。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情节而言,塑造人物而言)仍然是强调秋老的护花之情,用竹径、柏屏隔开满院花海,只是不想让外人接触到他爱如性命的花卉。

我们继续往里面走,转过柏屏,便看到三间草堂。“便是三间草堂,房虽草覆,却高爽宽敞,窗槅明亮”,进草堂一看,里面的布置很简单,没有什么室内装潢,没有什么家具,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我们能够想像秋老肯定常常坐在草堂里对花痴望。

草堂的布置,简单的家具,洁净的环境,此突显秋老的勤劳、质朴、爱美,他内心是安静祥和的,是纯素的。有此可知,他爱花爱的很真,他不是把花当宠物,当玩赏之物,虽然护花如斯,却不以花主人自居。他不认为他是花的拥有者,他不想拥有任何东西。对花他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花独立于他之外,不是他的附庸。

到此为止,作者写了小院的大空间格局,后面则是用排比句式,对各种花的特点进行了写意式的描述。此所谓从整体到局部。

我们应当注意到简陋的草堂,简单的篱笆墙跟满院锦簇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此所谓该简单的地方要简单,还发力的地方要发力。次要处疏可走马,紧要处密不透风。不能主次不分,本要人看花的,却搞得喧宾夺主,人们更多的去关注其他事物了。而怎么写还跟你要塑造什么人物有很大关系,要写皇家园林,则将是另一种手法。写秋老是如此最好的。

花是文眼,小院是中心景点,故作者先聚焦于此。写完了小院,我们将跟着作者的文字去看小院周围的景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景:“篱门外,正对着一个大湖,名为朝天湖,俗名荷花荡”。其次是湖大堤。这也是秋老累年推土堆砌的。上面种着柳树,湖边满载莲花。可见,这段外景描写的逻辑是从大到小。

前面纯写空间格局和植被,没写人或动物。底下笔法一变,叙及人与动物:

1,小舟荡桨采菱,歌声泠泠。遇斜风微起,偎船竞渡,纵横如飞。柳下渔人,舣船晒网,也有戏儿的,结网的,醉卧船头的,没水赌胜的,欢笑之音不绝。那赏莲游人,画船箫管鳞集,至黄昏回棹,灯火万点,间以星影萤光,错落难辨。

2,芦苇中鸿雁群集,嘹呖干云,哀声动人。

这是作者集中写景的一段,可以独立欣赏的。

后文作者亦多次写景,则杂于人事了。小院的景一次是写不完的。单独写景是可以反映人物,而真正写人时仍然需要借景。故下文具体去写秋老怎样爱花、护花、种花时,还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写景,它要求避免重复,人景并现。人跟景的关系是要写好的。作者都做到了。

原文:大凡茂林深树,便是禽鸟的巢穴,有花果处,越发千百为群。如单食果实,到还是小事,偏偏只拣花蕊啄伤。惟有秋先却将米谷置于空处饲之,又向禽鸟祈祝。那禽鸟却也有知觉,每日食饱,在花间低飞轻舞,宛啭娇啼,并不损一朵花蕊,也不食一个果实。

这个画面非常和谐。秋老志诚感应,鸟亦解意。群鸟在花丛飞舞争鸣,又何其生动,何其有雅趣哉?

原文:秋先每日清晨起来,扫净花底落叶,汲水逐一灌溉,到晚上又浇一番。若有一花将开,不胜欢跃,或暖壶酒儿,或烹瓯茶儿,向花深深作揖,先行浇奠,口称花万岁三声,然后坐于其下,浅斟细嚼。酒酣兴到,随意歌啸。身子倦时,就以石为枕,卧在根傍。自半含至盛开,未尝暂离。如见日色烘烈,乃把棕拂蘸水沃之。遇着月夜,便连宵不寐。倘值了狂风暴雨,即披蓑顶笠,周行花间检视,遇有欹枝,以竹扶之,虽夜间,还起来巡看几次。若花到谢时,则累日叹息,常至堕泪。

事中有景,景中有事。

我不是一个爱花的人,却深以此景为美。

相关文章

  • 《灌园叟》的写景启示

    《醒世恒言》里头有一篇故事叫“灌园叟晚逢仙女”,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典名篇之一。这则故事不论是文学艺术价值,还是思想价...

  • 灌园叟与芍药

    这么多的芍药,白的粉的深粉的;这么大的花朵,一朵两朵,一簇两簇,置身于她们中间,我就像遇到了花神的灌园叟,我疼我爱...

  • 痴人

    读《灌园叟晚逢仙女》,灌园叟秋先痴迷花木,见到普通花木还好,见到奇花异木时,赏玩且不说,甚至脱衣典买,有人知道他的...

  • 灌园叟晚逢仙女

    当时学了这篇文章后,好想当仙女!

  • 关于灌园叟晚逢仙女

    这个今古奇观里的故事,应该看了很多回了,很有现实意义。 灌园叟爱花惜花珍花护花,是名副其实的花痴。可面对恶少欺凌,...

  • 故事 | 灌园叟晚逢仙女

    大宋仁宗年间,江南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中有个老者,姓秋,名先,原是庄家出身,有数亩田地,一所草房。妈妈水氏已故,别无...

  • 翻译《醒世恒言·卷四 灌园叟晚逢仙女》

    万物有灵,正如我们自身也是万物一般。为此,特意翻译一下《醒世恒言·卷四 灌园叟晚逢仙女》,与大家共赏。 灌园...

  • 苏幕遮 . 乙丑春日郊游

    苏幕遮 . 乙丑春日郊游 作者 一轮冰月 沐和风,拂醉柳。陌上人轻、陌上人轻走。艳羡灌园抱瓮叟,日日青梅...

  • 《灌园》

    《灌 园》 宋·陆游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 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 午窗无一事,梨...

  • 灌 园

    宋·陆游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 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

网友评论

  • 白桦林666:三言两拍,我都看过,却没有理解得真么深刻透彻,佩服!
  • 1f0b1dd543a9:还有很多中华传统名花在文字作品中出现,大多算作意象,被着重描绘的特质带了特定的文化意蕴。梅清,兰幽,茶韵,李秾,杏娇,菊傲,仿佛有着各自鲜明的独特的品格。玉树亭亭,莲花冉冉,一静一动。桂生月窟,蓉绽寒江,水天一色。梨与月俱白,桃与日争辉,光阴轮转。宝珠山茶,磬口腊梅,西府海棠,金边瑞香,以及木香、棣棠、凤仙、鸡冠,堪为传统名花大观。
    平凡的爱好:@亢父居士 写尽名目,写尽四时,写尽颜色,写尽特定品格。
    平凡的爱好:@亢父居士 此言得之!👏
  • 1f0b1dd543a9:秋公葬花、浴花、斥责折花之论,绝对出自一个视花命为己命、唯美丽鲜活的生命是视而心肠极柔软的人。写他与花的关系,就是写他纯粹到极致的精神世界。
  • 1f0b1dd543a9:风和花的关系很有意思。前面玄微用朱幡保护园中花不受狂风摧折,后面牡丹花仙用风为武器击杀了张委张霸。
    平凡的爱好:@亢父居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非仅摧花者耳。

本文标题:《灌园叟》的写景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cjhqtx.html